最近跑了半個月的醫院,作為一個一歲三個月孩子的媽,簡直是操碎了心。都因仗著寶寶體質好,一直帶娃太糙,對肺炎更是一點警惕性都沒有。為了其他寶媽和小寶少受罪,分享下我自己的經驗教訓。
一、小兒肺炎期間的護理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先說護理,因為已經確認患上了肺炎,在家和在醫院的護理都非常重要。
1.就醫期間最重要的一點是預防交叉感染其他疾病
我們這次帶寶寶去醫院治療肺炎,結果三天后就發現感染了輪狀病毒,上吐下瀉,那個愁人呢。隔壁床的寶寶治療痢疾,結果感染了肺炎。而這樣的悲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1)帶寶寶就醫的時候,盡量兩到三位大人陪同。一位去各個窗口排隊,一位帶寶寶在人少通風的地方等候。快到號時再去候診。盡量不要接觸其他生病的孩子和家長,特別是大醫院,您想啊,要是一般的毛病誰想往大醫院跑。
(2)勤洗手。我們這次就是沒有注意這個問題才感染了輪狀病毒。每次寶寶要喝水或喝奶,大人一定要去洗手,然后再拿奶瓶水杯給寶寶喝。醫院病毒很多,不要以為自己沒怎么摸其他東西就大意了。
(3)大人小孩都盡量戴口罩。小孩子生病的季節性很明顯,傳染性疾病較多,醫院的病毒也多,戴口罩預防為主是上策。我自己這次前兩天沒注意,到第三天就明顯感到嗓子痛,感覺吃藥壓制住,后面跑醫院都注意戴口罩了,雖然麻煩,但預防效果很好。
2.如果輸液,對留置針和輸液速度及是否進空氣要高度重視!!!
這次因為寶寶雙側肺炎,沒辦法,只能接受了輸液治療。但在輸液的這一周,我們真是經歷了好幾次危險的事情。
(1)留置針,醫生都會告訴你不要沾水,因為沾水容易污染血液!所以一旦沾水了,千萬不要大意,立馬拔掉留置針,止血,然后消毒,貼創口貼。因為留置針的針孔較大,而且是直接植入血管中的,如果長時間污染嚴重會導致敗血癥!
我第四天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打濕了留置針外面包裹的紗布,當時沒在意,只是把紗布取下來扔掉了。老公不放心,打電話咨詢醫生。醫生讓我們立馬拔掉留置針!醫生告誡我們,必須馬上拔下來,找不到護士,自己也要拔。我們不放心,去了社區醫院請護士拔了。想起后怕了好久,我這都是無知差點犯了大錯。
(2)輸液時,一定要注意,護士是否打開了輸液袋的開關。我們第五天去醫院的時候,就遭遇了這個悲劇。雖然這是一家省級兒童醫院,但是百密一疏,護士居然沒有打開輸液袋的開關就開始給寶寶輸液了!我們長時間排隊,當時也有點松懈,更何況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的確很低,但后果非常嚴重!幸好老公這人心細,他本來要去洗手間,但不放心回頭又看了一下,又詢問了下,才發現居然輸液袋的開關沒開,而輸液管上的開關已經打開了,幸運的是輸液管中有一點液體,空氣還沒有進到血管,就被老公發現了這個致命錯誤。連忙關掉了輸液管的開關,叫來了護士。護士一來,臉就白了,馬上去叫了護士長來。護士長連忙道歉,說幸好發現了,如果是空氣進入血管,一分鐘之內孩子就會休克,需要搶救!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啊,如果孩子或其他家人接受輸液治療,一定要注意輸液袋的開關是否打開了,輸液管中是否有液體,輸液快結束的時候要提前關掉輸液管的開關。
(3)輸液的速度,一定要注意!孩子輸液的速度較慢,可是有的護士不負責,調下就走,根本沒有仔細觀察速度。我們有天就遇到輸液速度太快,孩子難受,自行調慢了速度。熟識的醫生后來告訴我們輸液快可能導致孩子嘔吐,甚至其他病癥。
3.如果有全科醫生,盡量看全科醫生,防止被專科醫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二、預防肺炎的三個方面
預防為主才是對待孩子生病的最佳良策,其實不管是什么病,首先是要有所了解,才能談得上預防。
1.提前了解每個季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常見疾病,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更好預防。我就是一直仗著寶寶身體好,覺得肺炎這種疾病根本不可能找到我們寶寶,才從來沒有了解過。更談不上早期發現了。
2.勤洗手。特別是對于會爬、會吃手、會走路的孩子,洗手非常重要,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心重,哪里都要去摸一下,而又不知道危險,也沒有為生意識,想起了又吮吸下自己的手指或小手。而勤洗手能預防大量的常見疾病。看一個育兒文章講勤洗手寶寶患肺炎的幾率能降低一半。
3.早發現。這點非常重要。醫生告訴我們,孩子只要咳嗽就應該引起重視,而我們寶寶在診斷出肺炎之前,已經咳嗽了三周!孩子咳嗽,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然后是區分咳嗽的類型(上呼吸道感染還是下呼吸道感染)。如果咳嗽有痰的感覺,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要注意預防肺炎!這個時候一定不要用鎮咳的藥,因為會阻礙痰排除,加重病情,而是應該用祛痰的藥。如果咳嗽無痰,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是支氣管炎一類的疾病。當然,最好是發現了咳嗽就做霧化,這種方法既沒有什么副作用,效果也很好,畢竟是物理治療。可惜我們寶寶完全不配合,做了兩次都失敗。咳嗽一周自行服藥無效,就應該就醫。
但多了解下這些疾病常事很有必要,因為庸醫也很多,我們第二周咳嗽的時候,有痰的情況下,醫生還是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根本沒有對癥,導致越治越嚴重。
另外一大教訓就是,寶寶以奶粉為主,能走路之后,一定要注意,這時候是寶寶容易生病的高峰期。沒有了母乳,寶寶的抵抗力本來就要減少很多(這點我簡直是深有體會),而會走路后,寶寶接觸的東西更多,到處摸了又隨時可能塞嘴里,患病的幾率本來就非常高,這個時候做好監護工作很重要。
當然,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還是要讓寶寶多戶外活動,增強抵抗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