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到底有多難呢

文/LILI

你是不是也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心血來潮就立下一堆誓言,激情褪去誓言也就淡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PART 1

曾經想學吉他,從學姐那兒買來一把二手吉他,咬咬牙報了一個周末班。

每周六背著大大的吉他穿越馬路去創業孵化中心上課,想著自己的手也能彈出動聽的音樂,想著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抱著一把吉他安靜坐在草坪上,彈著自己喜歡的民謠,陽光正好,長長的頭發散落肩頭,像極了一個文藝青年的夢。

教我的是大我一屆的學長。我本沒音樂細胞,沒有任何基礎,學得比較慢,大概是因為老是沒長進,學長偶爾會多教教我。我也很認真地按著和弦,努力地使其發出正常的聲音,回宿舍后繼續練習,那段時間特別勤奮,每天幾個小時幾個小時的練,手指按琴弦到紅腫去皮。其實我知道,那算不了什么,就像每一個很牛逼的人背后必定都有些鮮為人知的艱辛。

和學長聊過幾次天之后,漸漸有了些了解。他不是那種我想象中彈起吉他文文弱弱的男生,反而他喜歡健身,每周堅持去健身房,還染著有些非主流的黃色頭發。他給我們上課也算不上專業,每次隨便教了幾個和弦后就開始自己的吉他彈唱,問我們想聽什么歌,也喜歡自己在琴房里彈鋼琴。雖然他唱得老是跑調,但他絲毫不在意,對自己的水平十分自信。

我發現他是個比較自戀的人。

他經常提醒我讓我好好練習,偶爾夸獎一下小進步,我便大受鼓舞。五一時候他去了武漢,每天都和我聊天,回來還給我帶了周黑鴨,周五晚上讓我去琴房自己拿,我坐在那安靜地聽他彈鋼琴,然后他送我回宿舍。他說我欠他人情得回請他看電影,后來某一天就一起去看了《速度和激情7》,雖然我從一到六都沒有看過。這起聽來滿滿都是套路,你或許以為這是個愛情故事,當初的自己差點都這樣以為。然而,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這樣比較好的關系維持了幾個星期,我繼續努力的練習著。他經常說別人蠢,當然也包括我。其實,我大概是學生里面最蠢的,但是我想證明給他看,不要輕易地小瞧人,我也可以彈好,也沒有想過放棄。

從某一個周六開始,他開始讓我重復的練習掃弦,我總是掃得亂七八糟很難聽。他去教別的學生彈唱,說他們學得比我慢多久但是學得有多快,然后把我扔在一邊不管我。后面的幾節課都是這樣的情景,期末也來了,課也快結束了,他似乎對我已經放棄了,說著,沒事兒,你學不會就算了,反正他們有人學會了,說明這不是我的問題。

我特別來火,他自己教學態度就不好,也不負責。我確實學得不好,但是我當初也是帶著很大的熱情很堅定的信念來學的,一個學期結束了我連掃弦都沒有掌握,很多還是自己在宿舍時室友教的和網上學的,而他作為一個收了學費的老師,其散漫敷衍的態度著實讓我生氣。

后來,一邊發現自己的確缺少天賦,一邊也不夠勤奮越來越疏遠練習,堅持就離我遠去了。第二個學期,我把那把吉他賣給了學妹,從此告別了我的文藝青年夢。

PART ? 2

上學期開學時候,參加了一個21天晨讀習慣養成計劃,每天早點6點45之前在微信群里打卡。因為要準備考六級,覺得趁著這個機會背背單詞,呼吸新鮮空氣,養成早起的習慣是個很好的改變。從開學第一天起,我便成為了宿舍最早起的那一個,為了不吵醒她們,我盡量輕手輕腳,燈的亮度也調得很暗。

正是這樣,我才知道,原來每天都有那么多早起的人,在宿舍樓前面的小廣場上讀著英語或者別的,原來每個地方都有那么多勤奮努力的人,從大一入學到大四畢業都不失自我。整天呆在宿舍只會吐槽的我,是永遠不會知道這些

我會在7點半的時候去食堂坐在大屏幕前安安靜靜地喝一碗白粥,看著早間新聞,看著食堂里流動的人群,看著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我有著從未有過的安心和平靜,以往這時候才剛起來,急急忙忙洗漱,急急忙忙出門,隨便吃個包子敷衍了事,急急忙忙踩著上課鈴聲趕到教室。

我下定決心,以后每天都要像現在這樣,準時起床,認真吃早餐。

21天結束了,我仍然繼續保持著6點10起床的習慣,那段日子讓我感覺大學是如此的充實,我把每一天都填的滿滿的。早起晨讀和夜跑,成為了我大三上學期最大的改變。

然而,缺乏毅力的人比如我,這種好習慣終究沒能一直保持下去。冬天天氣越來越冷,被窩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六級考試也呼嘯而過,雖然學期末的時候我仍然是我們宿舍最早起的,但比起從前有時候會推遲將近一個小時。

讓人興奮的寒假就來臨了,一個假期讓我的惰性放肆生長,在家的日子過得太輕松也無聊到無所事事。每天睡到快10點,被叫著起來吃早飯成為了我的常態,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管,這就是家的魅力所在吧,總能給我們最溫馨的庇護。壞習慣似乎總比好習慣生命力更持久,更頑強,以至于下學期開學這么久,除了非得上課,還沒有一次早起。

這有點像愛情里曾經信誓旦旦的誓言,過不了多久就會發現它的脆弱不堪,自欺欺人。還能不能找回已經過去的呢?我也不知道。

PART ?3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寫日記,字里行間無不顯露著那時的單純及幼稚。幾乎每學期都要用掉一個日記本,初中高中晚上打著手電躲在被子里寫下那些青春,莫名的情愫,暗暗的憂傷,學習的苦惱,班上的八卦。那時很害怕被父母他人看見,中考后決定自己某天悄悄燒掉,但最終也沒能舍得,是那一本本寫滿了的日記見證了我的年少時光,沒有它們,我實在想不出除了讀書考試我還有過怎樣的青春。我把每一本都視為珍寶,現在依然。

但電子產品的浪潮一波又一波,讓人對紙筆越來越生疏,大學之后,用筆在日記本里寫下些許心情的日子越來越少了,手機替代了它們。更讓我難過的原因是,好像生活已經沒有什么可以記錄的了,每日每日的枯燥重復,連紀念都不知該紀念什么,便漸漸失去了當初想用筆把生命里一切重要的不重要的事記下來的心情。偶爾實在閑的無聊,才會打開許久不曾翻開的日記本,寫上幾句沒有多大意義的話,經常是把其冷落在一旁不去問津。

未來的某一天我會不會把它完全拋棄呢?不再繼續有屬于自己的日記本,不會再留出等老了再拿出來看看的機會。

PART 4

誰都想得明白的簡單道理,沒了堅持還能指望做出什么大事呢?其實很久之前就開始寫這篇文章了,寫了第一段卻放在了這里,一放就是幾個月。有時候對自己會真的很失望啊,盡管都渴望著變好。可堅持一件事究竟有多難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