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晴

知行合一是很難的一件事,知道了,做不到,也很痛苦。《論語》上的“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說的就是這種痛苦。從知道道理開始,到習慣成自然,功夫上了身,這個過程千難萬險、百折千回,遇到困難怎么辦?心里要“抱定道理不放松”,其它的想法都顧不上的狀態,就是為了這個道理不顧一切,這就是“勇”!要靠這種勇氣來攻堅克難。

而這種“勇”是從對道理的堅信而來的,如果我們東想西想其實是覺得自己想的各種東西在價值上差不多,在同一個層次上。若一個道理我們確認它是真理,對它產生了深信,那么其它的道理就和它判若云泥了。因此,可以認為由真知產生的“勇”是慧力。

佛說“戒定慧”,儒說“仁智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