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制定的學習計劃總是無法完成。年度目標總是不能實現。為了杜絕誘惑、防止外界干擾,電視劇不看,微博不刷,還關閉了朋友圈。為了利用碎片化時間,在通勤的時候聽英語、背單詞、刷題庫等等。

結果呢,好像有一點魚卵用。不過代價是:朋友聊天總是一臉茫然,看著他們談笑風生什么事都知道,做什么事都很成功一臉輕松,你不由得懷疑自己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啊不,你說不定連社交的時間都沒有。因為你除了上課上班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單位學校家圖書館幾個點一線,朋友聯系越來越少,你不由得懷疑人生,犧牲了這么多是否值得。

如果你真的開始懷疑人生,不如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這么拼命為的是什么?值不值得?如果回答是“值!”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現階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只要直奔著夢想的方向就好了,不要去在意別人的風光。如果你再三猶豫也說不出一個“值”字,那就真的需要你去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了。

如果你確定人生方向沒有問題,懷疑是自己的智商有問題,不如先檢查一下自己是真的很努力,還是看上去很努力,欺騙別人欺騙自己。如何檢查?幾個簡單方法如下:

1.記錄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有哪些時間是做最重要的事,有哪些時間是做不得不做的事(比如吃飯上廁所上課上班),還有哪些時間是沒有計劃地浪費著。喜歡用手機APP的話,安卓用愛今天,蘋果用Time,其實最好的記錄方法是紙和筆,手機容易分散注意力。連續記錄一周后做個總結,看看自己專注工作的時間有多久,是否還好意思說自己努力。

2.如果你真的很努力了,但效率不高沒有成果,那就再檢查:做最重要的事的時間安排在一天的哪個時段,那段時間的效率如何,效率最高的時段在一天的什么時候,能否將這個時段留給最重要的事。

其實文章開頭的那段是我的真實寫照。為了實現目標,我可以排除外界的很多干擾,但因為平時工作瑣碎經常被打斷,我每天花在最重要事情上的時間平均只有兩個小時,還是工作后的時間,自制力、專注力、判斷力都幾乎降到了最低。我在通勤時所利用的二十分鐘真的沒有起到很大作用,除了給我一個“我很努力”的錯覺之外,還讓我覺得特別疲憊,所以通勤回到家后,我為自己接下來的偷懶找借口:我已經很努力了,不如就先休息一下吧。這樣下去反而浪費了大塊的時間。

書中提及的兩個要點給了我放棄碎片時間的勇氣:1、不必成為一個完全自律的人;2、每次培養1個習慣就好。

養成一個習慣平均需要66天,有人快有人慢,最直觀的方法是:每完成一天的任務就在日歷上用醒目的記號筆在這天上打一個大大的×。當然也可以用APP做輔助記錄,我用的是Strides,功能很強大,免費版就完全夠用。

#7504-撫耳摸貓-Holmew#橙子學院碼字島第14篇作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