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時間是偷來的時間,這大概就是我現在與寫作的關系。
比如,躲在咖啡館的某個角落里,還是會被打斷,至少兩次:“請問,衛生間在哪里?”友好地右手示意,然后,繼續。
據說,J.K羅琳就是在一家咖啡館里寫出了哈利·波特的故事,歷時五年。那是,她還是單身母親,靠著政府的救濟金養活自己和小朋友。她總是選擇在咖啡館的一個角落里坐下,開始寫作。
有時凝神瞧著玻璃窗外街道的景象,若有所思,有時又會被嬰兒的啼哭拉回到現實的世界里,只好輕輕搖動著嬰兒車,讓小朋友安靜下來。
更多時候,她會拿起一支筆,隨便在順手抓過來的一張紙片上快速地寫著什么,仿佛不緊緊地抓住,就會消失似的。
是的,文字會消失,故事會消失,靈感會消失。如果此時此刻不寫下來,下一秒就忘記。
我只能安慰自己,可以學習J.K羅琳,在所有縫隙的時間隧道里,寫點什么。永遠沒有最合適的時間,永遠沒有最完美的文字,只能努力,速寫,讓文字盡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樣。
不要用A的話,也不要用B的話。開始仔細地想,心無旁騖,耳中的爵士樂調調,光線中的浮塵,搖曳的桃花,雪白的紙張,短途的游學、目遇成情的詩會,手有余香的禮物,閱讀過卻從未分享給你們的書籍........大片大片,未被記錄,未被忘記,只是隱沒于黑暗中,未得到一束光照亮的片段。
漸漸發現,世界的大小,時間的長短,意義的輕重,都是由你的感知能力所定義。我們三歲時吃到的那塊糖與三十歲時買到的那塊鉆是一樣的,它們帶來的微光般的喜悅是一樣的,因為你的心是一樣的。
所以,太多的答案不在外面的世界里,而在你的心里。你的生活也不是現實,而是想象與創造的作品。
“I decide who I want to be, and that is who I am.(我決定我想成為誰,這就是我).”正如CoCo Chanel,時間記載了她一生中為自己做出的每一次反抗和掙扎。黑與白、珍珠串項鏈、獅子、麥穗、山茶花,她將自己的重要的符號融入畢生的作品、不朽的風格與獨特的語匯中,導演并創造出自己的傳奇。
她就在自己創作的神話中生活,沉醉其中。至于故事是否真實,誰在意呢?我們早已得到了閱讀的樂趣。
三月書單
《你所不知道的香奈兒》?[法]伊莎貝爾·菲梅爾 ?著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開始讀人物傳記,選擇了我喜歡的一個人物——CoCo Chanel作為開始。關于可可·香奈兒的故事,可以有N個版本,這個女人如何親手改變整個時裝史的發展,她的設計如何解放了女性被束縛的身體,以及她是如何從愛與孤獨中汲取了創造了了力量....
然而她對詩歌與文學的品味、她對精神世界與神秘主義的興趣,她對朋友們的忠誠與無時不在的支持,她對自己的符號與重要事物的定義,她對美與創作的執著,在這本書里第一次得以窺探。
原來,她也熱愛讀書,甚至嗜書如命,什么都讀。最喜愛閱讀詩歌、經典名著、小說和短篇故事。沙發就是她廣闊深邃的港灣,即使所有愛的人都已離去,她總是在這里得到片刻的寧靜。
《愛是地獄冥犬》 ?[美] 布考斯基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愛是嚙齒動物,一旦招惹,它就會一直啃噬你的靈魂,直到你奄奄一息。
不要被詩集的名字騙到,以為他是多么斯文有禮、節制含蓄。第一次讀布考斯基的詩集,太烈,太黃,可以沖垮你對于詩歌已經建好的堤壩,你會發現酒瓶、香煙、女人、暴露、瘋狂皆可入詩(我使用的詞匯已經很干凈)。
很明顯,他并不是我鐘愛的那道菜,和一個流氓級的男人對話需要勇氣。但是他的松弛與懶散,可以讓上弦太緊的大腦,得到某種馳騁的自由。沒有什么是重要的,沒有什么不能并存,花朵與拳頭,成功和懶漢,鋼琴在喋血,相反的兩極可以并排站列在一起,這就是人生,種種荒謬與歡笑的可能性。
《時光列車》
[美] 帕蒂·史密斯 ?著 ? ?理想國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一次讀帕蒂·史密斯的書,我還不了解她,但是我喜歡她的那些想法,譬如“我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記住,為一件外套寫一首詠嘆調,為一家咖啡店譜一部安魂曲”;“我相信生命,而生命我們每個人某一天都會失去”
了解自己的方法之一,或許是記錄我在做的事,在讀的書,在想的念頭,在喝的咖啡,在踱步的地板,在游蕩的城市....在點與點之間,勾勒出我的人生路線圖。
列車點始發自伊諾咖啡館(Cafe Ino),一間她每天早上都會造訪的咖啡館里,她會啜飲著黑咖啡,和你聊天一般開始她的寫作,一切就像是在無目的的囈語,只是寫下當時在腦海里起起伏伏的思緒,“天花板上四片扇葉在頭頂轉呀轉”;“十一月底的天氣,小咖啡館里感覺有點涼”;“不著邊際的寫作可沒那么容易”;“我曾經也夢想過要開一家自己的咖啡館,我猜這個夢想是起源于當年讀了垮掉派”.......
一切都可以書寫,記憶、創作、文學、咖啡、冥想、哀悼、希望、書籍、時間、流逝.....二十則隨筆漫無邊際、難以歸類,但所有漂浮不定的站點,串聯起她生命中的那些重大事件,得以近距離看到一個人真實生活的日常,和她活著時奔赴的冒險。文字可以是證據,證明你的心曾經在哪一刻敏感沖動,曾經做過哪些不切實際但又美好的決定,曾經在夢境與現實,過去與當下的哪個片刻停留。
放下所謂的完美文字,好好記錄,多多書寫,和她一切在靈感之地與想望之原,帶著筆旅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3.30初稿 ? / / 2017.4.4修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