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自己做主買衣服起,媽媽就開始了對我的不滿。她總嫌棄我穿的衣服不符合大街上女孩子穿衣的標準。她開始在我耳邊說:“你看街上的小姑娘穿得多好看,女孩子就該穿紅色的,粉色的,黃色的,亮亮的,多青春,多活力。你看你的衣服不是灰色就是黑色,要么就是白色。穿的像個歷經(jīng)歲月的老太太。”我會補上一句:“現(xiàn)在的老太太都流行老來俏了,等我老了就穿的俏了”媽媽那是又好氣又好笑。
她也常常憂愁道:“你怎么都不會打扮自己呢,這樣怎么會找到男朋友。”所以當她看到六子的穿衣風格的時就恍然大悟了。原來也是個黑白灰。
可是怎么辦呢,我就是喜歡黑白灰。總覺得穿上這些顏色的衣服才有安感,整個人也才有氣質(zhì)(雖然我并沒有很多)。衣服的款式我偏愛稍微復古些的。可能是因為我是大摩羯的緣故,保守得很。也可能是因為常常處于懷舊的狀態(tài),看到爸媽年輕時的照片,媽媽穿的白色襯衫就是我喜歡的類型。現(xiàn)在買衣服我都會挑那種獨立設計師品牌的輕復古風格。在我看來這些衣服不是太過張揚,也不會太過老舊,有它們自己的個性。
一直以來我都對歐洲傳承了手幾代人的手工作坊,家族小店充滿期待和想象。總覺得那就是我想要的,每個物件都不一樣,如果能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那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那種感覺也可以形容成: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正巧趕上了,那也沒有什么別的可說,唯有輕輕問一句:“哦,你也在這里嗎?”那時候你買的就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一個美妙的故事。運氣好的話還會遇到和你說上一堆故事的老板。
當然不只是衣服,對一切物品我都有這樣的想法。記得六子之前要給我買禮物,我是這么對他說的:“我希望那是一個手藝人用心用手做出來的。能夠讓我感覺的我和它的相遇是冥冥中自有注定”。有點矯情哈。
因為有時候我總有這樣的想法:現(xiàn)在制作東西也容易,買東西也很簡單,機器將東西批量的制作出來,只要有錢你想怎么買就怎么買。因此一切都顯得那么是那,么得不珍貴。人和物之間似乎少了點感情。小時候媽媽冬天都會給我和妹妹織毛衣,各種花樣,最喜歡的是胸前有匹小馬的衣服,配上爸爸在南京給我買的牛仔褲,簡直就是那個時候的時尚icon。媽媽說我穿上那件毛衣人人都夸好看。現(xiàn)在隨處都可以買到,媽媽也忙就漸漸沒有穿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