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網速不行,但你好奇心還在

這些年很少認認真真的看國產劇了,好久之前就熱了的《瑯琊榜》、《北平無戰事》、《偽裝者》等等這些我都沒有看過,之所以不看是因為覺得存在一種觀念就覺得這些都是劇拍攝出來真的好狗血,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

最近忙里偷閑把《歡樂頌》這一部長的電視連續劇看完,看這個電視劇主要還是因為覺得最近剛入職場,說不定看完這一部分電視劇對以后的我多少有點啟發。

這一部電視劇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生活環境和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又有一部分是由環境造成的。


《歡樂頌》這部電視劇主要是講述都市女性劇,5位性格迥異的女性,5個原本不同的人生軌跡,在命運的安排下住進了同一個小區同一個樓層,從兩看相厭,吵吵鬧鬧到互相敞開心扉,成為比親人更加珍貴的朋友。

她們在上海這座欲望都市里力求生存的女性;踏實奮進卻在經歷著職場不公的女性;單純天真卻在愛情中被欺騙辜負的女性;精靈古怪、魅力超群卻家庭關系復雜的女性;瀟灑成熟、精準干練卻因為不擅與人相處而感受著孤獨的女性。

電視里面的她們就像現實世界中你我的真實投射,幾乎每個觀眾都能在她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不知不覺地跟著角色同哭同笑同敏感同生活。

看完了以后不可否認的是,最為感觸的是《歡樂頌》描寫的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女孩生活很現實,剛畢業的小姑娘,拿著四五千的工資,面對大城市昂貴的生活成本,不伸手向家人要錢的話連自己都養不活的局面,

在回到現實中的我們一樣面臨這個尷尬的局面,出來工作6個月了,然后看了一下日歷今天是12月13日了這一年就這樣跌跌撞撞的過去了,這半年的時間里身邊不知有多少同學借著親朋好友的錢在大城市租房落腳之地,很多同學卡里面總有用不完的零花錢,現在變成了每個月刷信用卡過日子的那些人,每個月把工資交給了房東我們就成為了“月光族”慢慢的開始接受現在一切,慢慢的挑戰那些不知的困難。

以前我也會羨慕電視劇里高大上的三十一歲的外企資深HR。

可是電視劇里面樊姐,一位非常典型的“鳳凰女”,刷了我的三觀,她出生在極端重男輕女的小縣城家庭,依靠自己的努力拼到了大城市一隅的一個位置,一個人自認為可以扛起全家的負擔,原生家庭也是沒皮沒臉的把她當做了正版搖錢樹,沒錢找她、沒工作找她、出事了找的還是她。

類似這種故事我們現在看不懂隨便在網上的八卦論壇找一個鳳凰男的帖子,女方發帖說男方如何把自己賺的錢拿去養家男方親戚如何極品的那種,一抓一大把,但是,當看見樊姐這兒我莫名其妙的感覺有點心酸。

不僅僅是因為她貧寒,而是因為覺得她多年在外面打拼無房無車,但又想要進入上流社會的悲哀,明明可以不用怎么累的,可以把自己的人生過的簡單一點的就非要這么痛苦的裝下去。


或許這是每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或許是我們每個人經歷的東西有太多的不同了,反正我是覺得在深圳這個瘋漲的房價的城市,按照電視劇的情況我不出意外的話三十一歲的到時候在深圳肯定也買不起房。

而電視劇里的富二代們在剛畢業就可以在寸土寸金的高檔小區買房,這種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可以去做比較的,個人覺得在大城市把錢賺了回老家去享受還是一種比較靠譜的做法。

精英金領不僅出入開著豪華跑車,在不爽鄰居時一個電話便有人可以幫她重新買下一套黃埔江邊的房子入住的任性,總是感覺這些描寫的有點浮夸,但是也覺得有些土豪肯定是這樣做的。


電視劇只是我們生活的反映,有些故事情節難免會一些不同,劇中對富人階層各種跪舔式的詳細刻畫,并且頻繁地借精英階層之口對普通階層的女孩無情的嘲笑和抹黑多少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人性是復雜而多面的,就像馬東在《奇葩說》的節目上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很好,多角度的看待一件事情,至少能夠讓人不那么容易被煽動。

《歡樂頌》這一部小說原著是一個很有趣的成年人世界的故事,它拿著針一個個的戳破小言情片兒給你吹出來的夢幻粉紅色泡泡,旋轉跳躍式的啪啪打臉告訴你這個世界有多殘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