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注慧盈“一葉心香茶書會”有一陣了,看到她一直專注地和大家一起修讀濟群法師的《人生五大問題》,也看到參加的朋友們發的感想和場景復原,一直想親臨現場,聽她溫柔的聲音,體會她對濟群法師的解讀,今天,正值秋日融融,秋光正好,我覺得應該正是時候了。
? ? 作為一場茶書會,茶,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去之前,并不知道,今天的邂逅會是什么,包括我的同修們會是誰,誰讓我是那么好奇的一個另類“獅子座”呢?這種種的謎,更讓我期待。
? ? ? ? 熟門熟路地推開九公子雅室的門,輕輕挑開麻布門簾,一室的溫煦似春日的秋陽,和慧盈,九公子更勝秋陽的笑容,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歡迎,至于另外幾個同修,都有著年輕的臉龐,真摯的眼睛,顏值指數我就不一一呈上了,如果有興趣,就來讀書喝茶,親自認識他們,我可以確定,定不會讓人失望。理論上講,接下來,我應該按流程,說說慧盈和九公子精心準備的難得有緣一遇的他們朋友親制的彎弓生普,可是,因為今天的我,確是為解惑而來,所以,我想,這三款不同年份,不同季節,清甜柔和的生普,還是留給其他同修們說吧,至于我,就讓我再回味一下后面的相對嚴肅的讀書環節吧。
? ? 其實,促使我今天過來的,除了我的好奇心,還有我自己的一個自小不停自問的問題:死后的我,是否還有意識?或者說,我會在哪里?還會記得今生的我嗎?當然,這種問題,輕飄飄的說,也可歸入好奇心行列,但究其實,我覺得,是我,對死亡的恐懼,對未知的恐懼。作為已過不惑的我來說,把握當下,盡享當下,開心隨喜,說起來似乎已經不在話下,但對于生死之問,應該說我仍是一直執迷其中,而且由于無解而充滿無力感。恰恰今天,慧盈要和大家一起解讀的,是濟群法師書中第三章節:死往何處去,我想,應該是切中了我的內心,人類的內心。大家輪流讀了法師的文章,然后慧盈以她一如既往淡定,從容的語調語言,娓娓談了她自己的看法,從佛學的角度,引導我們理解佛教對于輪回的教義,對于生死的大解。同時,她也從其他各類宗教,哲學流派的不同角度闡述他們各自對于生死的各種見解,進行類比,雖然短短一個下午,要開解這個人類從未停止過追問的終極問題,以我們目前修為來說,的確不現實,但至少,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總算有了一個口子,得到表述和宣泄,并驚喜的發現原來不止我,我周圍的朋友們中,哪怕是那么青春的女孩兒如沐子,也有相似的迷惑和不安,這種相互的應和,讓我感到安慰,原來自己并不是那個怪怪的可笑的老是會想一些怪問題的唯一,同時讓我覺得格外慶幸的是,我總是會在適當的時候,有緣遇到那些對的人,就好像我和慧盈。我和她相識不算很久,可好像,我們就是那種注定相識的人一樣,一見如故已不能解釋,只能說也許是某世的約定吧。所以,在今天這樣一個平靜、溫暖如春的午后,慧盈親切的、發自內心的分享,她所描繪的她對于死亡的理解,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陽光灑在我的后背上,暖融融的感覺由心而生的舒適,清風掠過,似乎可以聽到果實成熟的聲音,我突然想問自己:生死還重要嗎?去往哪里還要緊嗎?不管這個宇宙有幾維,不管死后的我們是不是終究會忘記一切前塵往事,讓我們且修好當下,珍惜當下,才是真諦吧。
? 夜幕慢慢覆蓋天際,先生催請晚飯,前來接駕。他很好奇地問我,是什么有趣的事,讓我又要廢寢忘食企圖放鴿子了,我突發奇想的反問他:“你有沒有怕死過?怕死后不知去往哪里,忘記今生?”他幾乎不假思索的說:“我從來沒怕過,怕會怎樣?不怕會怎樣?沒有區別,生,不受控制,死,同樣不受控制,不能掌控的事情,就不要為難自己了。”呵呵,也許,這只是存在于女人心里的庸人之擾?我不知道。好吧,生死大問不問了,我就問問小問題吧:Gentlemen,對于死亡,你們是怎么看的呢?
? ? 寫完這些的時候,夜已深,我想,今夜的我,應該會睡的很踏實,也許我并沒有得到終極答案,但我內心深處,對于死亡和未知的恐懼,就像這淡淡的月色,雖是永恒,卻是平靜,令人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