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這句話其實很早以前就聽說過,也看到其他人以身說法,自己某一篇十萬加的爆款文就是經過了多少多少遍的修改,嘔心瀝血才打造出來的,也曾心有戚戚,但遷移到自己身上,就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一是沒有修改的習慣,二是改的時候也不知道該怎么改才更好。
今天在時間極其緊張的情況下臨時寫一個聲明,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體會。一開始我寫了一份初稿,然后眼看著這份不到400字的聲明怎么樣在兩個領導的手里完成蛻變,主謂賓的選擇、是并列還是遞進等等,半個多小時內,上了極其生動的一堂寫作課。
仔細想想,我改不出來好文章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自己的審美標準還沒完全建立起來,無法自行判斷自己敲下的文字到底是好是壞。沒有行成自己獨立的審美體系,也許是自己讀的就不夠多,受到優質文字熏陶還不夠。自己也許認為寫出來已經非常不錯了,而實際上站在讀者的角度來看也許邏輯還有瑕疵,用語還不夠準確。
第二,自己本來就寫的少,詞匯量和語法等基礎知識不夠扎實,下筆的時候不是下筆如有神,而是受困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寄希望于讀者能與自己心意相通。然而,誰也不是誰肚里的一條蟲,再加上作者和千萬讀者(實際上并沒有千萬-_-||)千差萬別的知識背景和過往經歷,一千個讀者心理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事情時常發生。
第三,自己默默改完也就改完了,沒有人給出反饋是改得更好還是更差,尤其沒有高手的指點。
既然知道了原因,對癥下藥也就有了思路。
首先,先寫起來再說呀。
任何行動的起點都可以設置低一點,別想著憋大招,非得一開始就整一篇完美的好文章,先寫出來再說,都沒寫出來也無從改起不是?;氐轿易约荷砩希褪沁@樣,甚至已經開始半個月的打卡活動卻一次都沒有參加過(淚目)。
其次,多讀書,讀好書。
加強閱讀,而且要多讀好書,好書的標準是文字簡潔、準確,邏輯清晰,觀念正確。
再次,多練基本功。
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詞語有限,之所以常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感,恰恰在于對于這個問題要么沒有想清楚,要么詞匯量太小,而詞匯量小本身也會影響人的思考能力。要想解決詞匯量的問題,可以平時有事沒事翻翻詞典,還能順帶提升用詞準確度。
最后,抓住機會快速獲得反饋。
鯨打卡活動其實提供了特別好的機會,你每天寫出來的東西都有人會看,你會收到貓群小伙伴們的反饋,或者是一個贊,或者是幾個字的簡短評論。而且你每天都可以看到其他小伙伴的獨立思考,比如由小黃車管理員引發的行為心理學,有表現形式獨特的隱喻雜文,暗諷追求欲望和最終被欲望吞噬的現實。
嗯嗯,第一篇打卡完成啦,四步改出好文章,分別是:
1.先寫起來再說其他的;
2.多讀書,讀好書,樹立標準;
3.勤練基本功,提升用詞準確度,擺脫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困局;
4.別憋大招,抓住機會獲得優質反饋。
以上,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