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去旅行,曾是我的一個夢想。這個夢想,不知道何時萌生,卻從未泯滅。在我失意的時候,它是魔鬼誘惑之眼,將我放逐在千山萬水之間。
我坐著喧鬧而陳舊的綠皮火車,穿過高山,路過湖泊,像夢想這匹老馬一樣,不急不緩地踏過平原和山丘。我在美好的地方駐足和發呆,讓生命有時間浸染不一樣的色彩。我遇見和善與笑容,它告訴我,生命雖然苦痛,卻仍有值得擁抱的理由。
我漫無目的地流浪在山巔,讓流云為衣,揮袖成霧,捧起最美的落日,細數灑落蒼穹的粒粒星子。在某一瞬間,我在這盛大而神秘的自然里彌散、消失,與時間一起失去意義。
我漫溯溪流探尋小魚歡快的原因,去尋找古老的村落和那里同樣古老的陽光,去血染的楓林靜聽落葉的聲音和偶遇靈鹿如水的眼睛,去尋找幻想的天際之后無法預知的美麗……
幻想滿溢,流至現實,我滿懷驚奇和興奮踏出了一個人旅行的第一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昆明
凌晨五點多起床,婉和安還在睡夢中。輕吻他們之后,背起一身行囊,來到寶安機場。
飛機起飛。山河湖海漸漸模糊了面目,對陸地上的蕓蕓眾生莫名地生出一種慈悲。痛苦而掙扎著的靈魂,在另一種視角中暫時獲得了解脫,那些煩惱和憂懼都渺小而沒有存在感。飛至云端,思緒已化作幼童,在云海翻騰,在棉絮之間翻滾,在無垠的鹽地奔跑,去放浪,去觸摸天際。我想,在云的縫隙中會不會有白色的村落,住著一群人,正趴在云端觀望著地上的人們。他們歡樂著,也煩惱著。可是,人的心要有多輕,才能在這圣潔的云端行走。
早上九點,飛機降至昆明。這個未曾謀面卻聽聞四季如春的城市。未待見其面,一股清冽的氣息已撲面而來,為你褪去仆仆風塵與來自另一個城市的燥熱。我來時穿著短袖有領藍色T-Shirt和牛仔褲,再披上一件運動外衣,不厚不薄,恰到好處。
然而,面對著陌生的,注定只是路過的昆明,我木訥的天性又展露無遺。談話不知從何而起,甚至不敢貿然問候。我淡定淡定神情,搭乘大巴,輾轉公交,意起而發,興至而停,走街串巷,觀望風土和人情。所經街道干凈分明,柳綠成行。稀稀落落的車,三三兩兩的人。灰頭土臉的大媽用簡陋的設備油炸土豆,悠閑淡漠的大叔靈活地削著菠蘿售賣,本地特色食品隱匿在難尋的角落,反倒是異地的飲食氣息更濃,但卻并不興盛。
我是一個注定要在天黑之前離去的游人,對它只能駐足遠觀,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走馬觀花地行走,攫取一片浮光掠影的記憶,然后選可供休憩的一隅去回味,等待再次出發。于是,我來到了滇池。這里并不像宣傳的那樣海鷗遮天蔽日地飛翔,池中仙氣繚繞,大概是我來的時機不對,但卻也是一片祥和愉悅的景象。滇池涼風徐徐,撩人心緒,偶爾會有一兩只海鷗展現優雅飛翔姿態。岸上有膚色黝黑的垂釣者,草地上細碎的白花如雪片飄落在不同的位置,孩子追著金毛犬大聲歡笑。我坐在岸邊的木椅上,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也許是孤獨,那杯我一直希望靜靜品酌的酒,如今卻回泛出一種澀澀的苦味。
與昆明的告別是無聲無息的,沒有不舍和依戀,是輕輕揮手,有緣再見的心照。大概是我已聽到啟程前往大理的火車轟隆隆的聲響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理古城
凌晨四點多,睡夢忽醒。火車在昏黃的燈光中默默前行,沒有人說話,不知道他們懷揣著怎樣的心情。窗外已是白墻灰瓦,泛著漉漉的茶色燈光。
是的,下雨了。這時,廣播響了,“各位旅客,火車即將到達大理,請您做好下車準備。”因此,與大理的相遇是在一場淅瀝的小雨中。
天亮之后,雨停了,霧氣尚未散去。我輕裝上陣,孑然一身前行。從大理古城的一端,沿著主街道散漫地走。因是清晨,幾乎無人,街道兩邊商鋪尚未開張,只有零星幾家早餐鋪子散發著溫暖馨香的食物氣味。偶爾有穿著正式西裝校服的學生,背著書包相伴而行,或是獨自帶著惺忪的睡眼,去往同一方向。不知道生在古鎮,活在古鎮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會不會也是牽念著別處獨好的風景。有時候,我會問自己旅行的意義到底在哪里。如不能享受當下此情此景,在他方難道就能尋得內心安定?
走到主街道的盡頭,是一座厚實古樸的巨大城門,甩在身后的是白墻、灰瓦、紅門、青磚,風格雷同卻又在細節之處才見真章的各種商鋪,以及難以被古風裝飾掩蓋的濃厚商業氣息。而這座城門堅守了自己的古韻,給了我一個出口。城門外是霧氣繚繞巍然高聳的蒼山,蒼山之下有我暫居的“曬時光客棧”。聽說大理古城只有在夜晚才會復活,但我沒有等到夜晚,便離開前往洱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洱海
洱海不是海。它沒有海的波瀾壯闊,也沒有湖的通透明澈。它水面之下是長滿青苔的碩大的石頭,水面上形態各異的枯枝上停歇著的白色水鳥,組合在一起卻是一幅簡約風格的畫。岸上亦有“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意,和“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生活情調。沒有規劃漫無目的的我,最終還是被洱海的畫面牽引漸行漸遠,以致迷失了道路。我一頭鉆進了旁邊的村子,在狹窄幽深的小巷穿行徘徊,路過本地人的家門,瞥見平平淡淡的生活和他們神情中與此地時光相同的律動。來不及羨慕,一種憂傷卻又浮上心頭。柳暗花明中,巷子下起了細雨。回過神來,明亮天色已經漸漸暗淡。我著急尋找出口,趕在天黑之前離開。有些城鎮在天黑之前一定要離開的,不然,你可能再也無法離開。像貓城一樣。兜兜轉轉中,我尋得通向大理大學的公交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理大學
因著一個朋友的緣故,我答應她去大理大學看看。下車的時候,已近傍晚時分,暮色慢慢降臨。眼前的大理大學給我的震撼卻甚于古城與洱海。大理大學背靠蒼山,靈氣四溢,面朝洱海,視野之內古城盡收眼底。其建筑整體呈環抱之勢,階梯式上升,大氣蓬勃,與自然相融,又相得益彰。不像學習之地,倒似修仙之境。我暗暗抖落一身陌生氣息,權當夢轉千回,化游子為歸人,重游故地。默默收回四顧的眼神,平緩紊亂的呼吸,放慢腳步,與寬敞齊整的馬路溫柔相待,與種種陌生植物頷首問候,甚而覺得驀然回首,會不會遇見熟悉的臉孔。恍惚之間,聽見不遠之處傳來授課之聲,我前去張望,熟悉的課室和老師,卻發現自己已是圍城之外的人。課室旁邊是一家書店,但是書卻不多,這是唯一令人遺憾的事。
暮色四合,燈光四起。下過雨的大理,氣溫也降低了。我穿上了帶來的輕薄羽絨服。晚餐是在大理大學對面小吃攤上買的炸土豆和餌塊,澆上番茄醬,別有一番風味。因離開得太晚,最后一班公車已經走了。我叫了滴滴快車,師傅等我上車安坐,問了一句:“你是這里的學生吧?”我欣然一笑說:“是呀!”
回到客棧已是精疲力竭,已無余力去逛復活的古城。睡到自然醒。然后收拾行囊,策車前往雙廊。同行者兩男三女,其中兩對情侶,一人獨游。我雖不怎么說話,他們卻仍有他們的熱情。這天陽光明媚透亮,我帶上了墨鏡。墨鏡給人一種奇怪的安全感,像是夜幕給人安寧的擁抱。我們沿著洱海邊緣,一路走走停停,路過薰衣草花田,路過蝴蝶泉,路過孤舟與巨石,路過水鳥與野鴨。心中安然,不悲不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雙廊
到了雙廊,又與他們一起吃了當地特色飯菜,觀望了面海而居的種種客棧,然后在道路盡頭的碼頭分道揚鑣。我灑脫地揮揮手,作別一生只會遇見一次的路人。我倔強地要找一家面朝洱海價格適宜的客棧落腳。想象著在落滿星輝的床上,枕著濤聲入眠,便能忘卻旅途的疲憊。我沿著洱海水岸一家家詢問和探查,不知覺上了玉幾島,在千轉百回的巷子里,找到心儀的住處——玉幾島第15號客棧。
客棧臨洱海而建,地處偏僻一隅,恰好避開了喧鬧的街市和霓虹閃爍的酒吧街,如無一道道標示牌,想必沒有人能輕易找到。我被路引至此。一個年近五十,膚色黝黑,穿著本地民族服裝的婦人帶我參觀了房間。她祥和的表情中有著與客棧同樣清冷的眼神。我跟隨著她的腳步,上到客棧最高的一層,木質地板吱呀作響,在安靜凝滯的空氣中,顯得悠揚深遠。在她打開房門的一剎,我想,就是這里了。
房中設備簡單齊全,竹條編制紋理粗糙的墻壁和天花,一輪古樸的圓鏡里是遠處的南詔風情島,是臨近客棧的灰瓦,是窗外陽臺幾塊已被雨水沖刷腐蝕的簡陋木板拼就的古樸自然的桌凳。最契合我意的是兩面大大的落地窗,它們是這間房透亮的眼,是呼喚我前來的冥冥之音。透過窗,蒼山巍峨沉穩,黛色如墨,洱海水面閃爍著碎金,云層變幻翻涌時透出明澈光束,如圣降臨。內心的欣喜無以名狀,貪心地想用照片留住這美好的時刻,卻最終放棄。
煮一杯咖啡,靜享這片刻的歡愉。此刻內心富足,卻又隱隱透著無人共享的孤獨,原來每一顆沉默的星,都需要彼此的頌贊。究其根源,不過是內心世界尚不夠完滿。
休息足夠,便換一身輕便服裝,上了南詔風情島。
島上風光旖旎,陽光正好,清風不燥。一人出行,不僅想象力天馬行空,連腳步也是肆意任行,或走或停,全憑心定。這有波光粼粼耀眼,那有風云變幻莫測,整個島有生命力一般在運轉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南邵行宮前的本主廣場上,看到耶穌光傾灑在洱海上,宏偉雄奇的建筑和雕像偶遇自然的天光云影,氣象萬千,令人感慨。
兜兜轉轉,天下起了細雨,最后一班渡船也要開動了。我舉著雨傘循階而下,卻又在不經意間看到另外一隅的石階之上,一樽玉白觀音高站蓮花石臺,神態安詳莊重,身后是濃云這擋不住的陽光,臺下是人群散去仍舊旺盛的香火。這清冷細雨下的神圣一刻,唯有我一人獨自站在菩薩前,心念轉動,暗暗祈禱。頃刻,云散去,又是一片陽光普照的祥和景象,似是一種昭示,便心滿意足地渡船歸去。
當晚,又是一個人去走街串巷。窄窄的街道擺著各色蔬果和特色小吃,有人吹拉彈唱,有人沉思冥想,各種質地的生活在此均坦然正當,還有人只能是匆匆過客,瞥一瞥迷茫苦悶的都市生活之外還有如此異彩紛呈的可能,然后保存在記憶中,好讓夢回之時也有別的去處。我從街頭走到了巷尾,從巷尾又回到了街頭。買了明信片,用心書寫,寄給家人、朋友,還有自己。寫完明信片,一個人坐在客棧天臺木凳上喝“風花雪月”啤酒,天上月光皎潔,遠處燈火在渾然一色的暗夜里描出金色的彼岸,而空氣是靜寂停滯的,我幾乎懷疑整棟客棧就只有我一個住客。住在頂層,卻如置身山巔。
現在想來,那時如有毛不易的《消愁》響起,是最貼切的了,“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鄉, 一杯敬遠方;一杯敬明天, 一杯敬過往;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寬恕我的平凡,驅散了迷惘,好吧,天亮之后總是潦草離場,清醒的人最荒唐……”
天亮之后,接到朋友瀟瀟的電話,說是昨晚大理某一處發生了5級地震,那個地方離雙廊不遠。人們半夜都跑到街道空地上避難,微博上都在轉發,問我有沒有事。我心中一驚,第一次與天災距離那么近,床上鋪陳的明亮陽光給人一種劫后余生的錯覺。
再無心睡覺,收拾行囊,去麗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是此行主要目的地。
第一次獨自旅行便選擇去云南,是因為麗江古城。麗江古城,似是一種魔咒,根植于久遠的意念中。前行之前,并未做任何的攻略,甚至沒有進行任何的了解,對其模糊印象源自很久以前讀到的一篇文章中“雨后的青石板路”的描述。
下了車,麗江古城的真實面貌,如游戲中開疆拓土一般從無明地界中層層顯現出來。一入古城深似海,各種客棧和商鋪星羅棋布,街巷縱橫交錯,一溪清淺的流水穿城而過。
按預定的客棧老板的指示和百度地圖,千轉百折后來到地圖上標示的目的地,卻發現客棧并不存在,再打老板電話也無人接聽。四周摸索和詢問,依舊尋不得,就此作罷。倒不如溯溪而上,找一隅安靜客棧枕著溪水入眠。但經詢問,臨溪客棧大都偏貴,因此最終找了一家離溪水較近的小客棧落腳,客棧名為“彼岸花開”。客棧老板娘來自東莞,幾年前來此經營客棧。現在老板外出采購,老板娘在客棧看管,還能陪著孩子玩耍,想必此處就是她的“詩和遠方”吧。老板娘很熱心,但我不善攀談,也因此錯過了不少美麗的故事。
放下了行囊,又開始信馬由韁地四處閑逛,八方迷走。不帶任何期望,不作任何計劃。看到烙得香氣四溢的梅菜餅就吃一個,路過琳瑯滿目的特色小吃也停下來點幾盤,走累了便找一溪邊咖啡館喝杯咖啡、寫明信片。雖不是旅游旺季,但是依舊人群來往,如過江之鯽,夜晚更甚。
晚上的麗江古城是狂放的,而這種狂放與單獨的游人又是那么格格不入。一個人在酒吧街門前走一遭,能切身體會“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畢竟是俗人一個,在這樣熱鬧喧囂的孤島上,盡管我的足跡肆意汪洋,但內心越發感到靜寂了。沒有醉的麗江古城,或許是不完整的吧。好吧,晚安!靜寂的麗江古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玉龍雪山
天亮后,與一群人包車前往玉龍雪山。雪山雄偉壯麗,雪捧在手里,冰涼透心,山在腳下,遠景飄在霧里。心已從昨晚的靜寂中喚醒,變得曠達、寧靜。雪山腳下是藍月湖和玉液湖,湖水澄澈微藍,兩岸樹木筆直蔥郁,其間有紅葉燦爛,也有鮮花盛開,空氣仍有雪山的清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束河古鎮
從玉龍雪山回到麗江古城客棧,已是傍晚時分,白月高懸,然而天色卻依舊明亮。
退了房,跳上前往束河古鎮的公交車。公交車上座無虛席,當地大人臉色黝黑,眼神有些許麻木,孩子臉頰干裂,帶著淡淡高原紅,唯有游人眼神跳脫,滿懷期待。而我疲憊的身子,在搖晃的公交車上已是昏昏欲睡。
到了束河古鎮,天色漸漸暗下來,涼風陣陣吹起,樹葉沙沙作響,腳步聲也是沙沙作響,是這樣安靜。這就是安靜的束河古鎮了。盡管安靜,客棧收費卻比麗江古城普遍要貴。幾經輾轉,方才尋得合適的住處“三寸日光客棧”。
安頓下來,天已經完全黑了。在一個大叔店里吃了一碗米線,又走到一家清吧點了一杯酒。然而歌聲未起,酒罷離場。這樣清冷的夜,又是另外一種味道的孤獨。回去客棧的路上,買了一包煙。這不是我第一次抽煙,卻是第一次想要抽煙。
忘記了是如何入睡,如何醒來,只記得起來的時候日光照在回廊,不止三寸。溫暖鮮亮的觸感,讓人心情大好,決定不負時光出去浪。遂去走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看雪山水流經的溝渠里鮮活的魚,聽客棧前的音樂人自娛自樂地低吟淺唱,感受無人經過的回廊里吹起落葉的風,也一時興起踏馬古道,登山遠眺,睥睨古城。
下午,回到客棧,拿起一本書慢慢閱讀,等待歸程的車,旅程就此結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語
此次旅程,始于2016年5月15日,終于5月20日,歷時6天。我一個人游走山水,穿越人群,與自己對話。時隔一年,經過記憶的篩選,敘事也化繁為簡,留下更多的不是見聞,而是當時的心情。如今,再讓我一個人去旅游,我是既害怕又向往的。害怕的是不知如何更好地去面對內心的貧乏,向往的是更加廣闊的天地和悠閑靜好的時光。我想,旅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自己從以往的人、事中暫時抽離,以旁觀者的眼睛去觀望端詳你原本的生活,審視你自己內心吧。
是以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