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最近和我說起她的一件煩心事:
我那漂亮的女兒,從小女兒比較聽話,成績也不錯,我工作比較忙,但是想著孩子平時看著比較乖巧,并沒有想過女兒會讓我擔心。近一年來,由于公司開了很多分公司,我就免不了多出差,漸漸的我發現女兒很愛打扮,回來也沒想著做作業,一直拿著手機,看表情應該是在聊天,有時候也會看小說,晚上很晚了卻發現孩子卻通著電話,她越來越少與我們交流了,甚至眼神也是刻意在回避。成績也下滑的厲害,最近一次考試居然是倒數第九,我很失望,狠狠的批評了她,她答應改。就在上周,我出差去了趟廣州,晚上回來,想著女兒肯定在家,可是她居然不在,我蒙了……后來聯系了老師,原來女兒早戀,經常和男孩一起,有所謂的男朋友,有所謂的男女閨蜜,一起曠課,一起玩游戲,一起進KTV……我沒想到我心中的乖女兒就這樣不見了。
為這事朋友沒少和她閨女吵。當媽的怕閨女吃虧上當,對女兒的早戀強行干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起來什么都聽不進去,她女兒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我行我素,頻繁和所謂的男閨蜜出去。因為這事,好好地家弄的雞犬不寧。朋友還去找了那個和女兒來往密切的男孩,沒想到她女兒知道后,惡狠狠的摔下一句話:“你越反對,我越要和他在一起!”養了十幾年的孩子居然還不如一個男孩重要!朋友著實心寒!
喜歡和愛是人的天性。我閨女從3歲去幼兒園上學的第一天,就每天回來念叨同一個男孩的名字,更不用說是青春期的孩子了。愛情,是每個青春期孩子都會遇見的“美麗哀愁”。但家長、老師聞之、談之“早戀”無一不色變。在父母眼中,只要影響了學習,就是朋友也沒得做!我是個女孩的媽媽,特別理解朋友的心情:如果只是單純的喜歡、一起學習進步倒也沒什么,就是擔心孩子們年紀小,處理不好感情問題,既耽誤了學習,又怕孩子們相處的時候把握不好尺度。現在的社會風氣這么開放,各種未成年少女懷孕的新聞也見諸報端,說真的,我現在真的是看哪個男的都像流氓!
那么什么是早戀呢?百度百科說:早戀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戀愛關系或對同性或異性感興趣、癡情或暗戀。“早戀”一詞帶有長輩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并且世界范圍內只在中國內地被廣泛使用。早戀一般指未進入大學以下的青少年之間發生的愛情,特別是在校的中小學生為多。
早戀危害大,但是現在的青少年早戀的傾向越來越嚴重,年齡段越來越小,女孩尤其要讓家長擔心著急,除了打罵卻又無計可施,孩子反而越來越不受管制,打得越兇,叛逆地越厲害,家長在責怪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太過強勢,讓孩子產生了反感呢?孩子早戀是需要正確引導,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的道路上來的,那么應該怎么做呢?
先來看一看孩子為什么會早戀吧?
有的家長一定會說“那還用問嗎?缺少家庭關愛、溫暖唄!”但從心理學角度上說,早戀是因為愛的能量無法流動。
父母愛孩子,是母雞都會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耐心卻日漸成反比。明明是心里是愛孩子的,卻面目可憎的吼孩子。我們滿嘴是愛卻面目可憎,孩子接收不到愛的信號,接收到是父母責罵。而孩子有時滿懷期望的幫父母洗衣服做飯,想減輕父母的勞累,卻被父母粗暴地說“有這時間,還不快去學習!”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愛,彼此之間流動不起來,被隔閡堵住了。愛,就像水一樣,流水才不腐。流動不起來的時候,孩子的愛就需要流動到別的地方。各位家長,您琢磨琢磨是不是這個理兒?
知道原因了,接下來的這四個方法,如果您照著做,孩子早戀的苗頭一定會有改善:
一、增加對孩子的關愛和親密度
這個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增加異性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比如,媽媽對兒子,爸爸對女兒。美國的一個著名心理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爸爸是什么樣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目的爸爸是什么樣的人。”爸爸對女兒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比所有的老師對她的影響都大。一個好爸爸會讓女兒更加自信,處理事情也會更冷靜,所以說稱職的父親是女兒最好的老師。
一個慈母對兒子的影響同樣意義深遠。演員孫紅雷的母親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硬漢孫紅雷談及母親就無比柔軟,他說:“不要哭,要快樂,要堅強;要像母親一樣,即使在最卑微困苦、最悲傷的境地,也能笑著將橙汁涂在臉上,如同用希望映照著生活……”
二、多多出席家庭聚會,感受大家庭的溫暖
家庭聚會很有必要。往小的說,就是一個家庭的聚會、聚餐,能讓家人感覺到溫馨,對老人來說是安慰,人老了就是喜歡兒孫圍繞陪著聊聊天、說說話。對孩子來說,健康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影響巨大;聚餐,飯桌上家人們的對話和語境,對孩子的語言技能的發展能產生影響,并扮演著極為積極的作用。也能幫孩子從小情小愛的格局中走出來,感受大家庭的聚會溫暖,讓孩子知道你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三、同性父母多和孩子聊聊異性
這可不是繞口令。爸爸和兒子聊聊女孩,媽媽和女兒聊聊男孩,可以這樣說"來,讓我們聊聊女/男孩吧!有句話說的好,“男孩要多進行陽光教育,女孩要多進行底線教育”。有個爸爸為了測試女兒到底能能喝多少酒,把女兒帶到酒吧,當看到女兒喝了四瓶啤酒就醉的不省人事時,把女兒帶回家。等女兒醒來時,爸爸對女兒說"閨女,你的底線就是4瓶啤酒。以后不管你在哪里,都不能超過這個量!”
也可以通過電影來了解異性。比如印度人已光明正大把這些難以啟齒的話題拍成片子,它就是印度的性教育啟蒙神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最后,多讓孩子在家庭中、班級里承擔管理工作和責任,多去做社會公益事業
早戀的孩子,格局是不算大的。如果能把精力釋放在責任上,在班級里多承擔管理工作,多為家庭付出一些,父母也要適當示弱讓孩子有機會相信很快就能從小情小愛的小格局走出,為著自己夢想和目標而奮斗。責任會讓孩子成熟、有擔當。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是錯不到哪去的。家長們您說是嗎?
很多孩子不抗事,就是因為父母為孩子抗了太多。當孩子到青春期后,如果家里有什么稍微重要的事情,無論是征求意見,還是需要跑腿的,還是需要獨立完成的,都要讓孩子去做,哪怕你明知道孩子做不好,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從現在開始就懂得為這個家庭付出。
青春期,花一樣的年紀,多么美好!我們也曾經年輕過,能理解青春期愛的萌動。愛情是美好,但同時也需要生長在合適的環境和溫度。在應該努力的年紀努力拼搏、多承擔責任、努力提升自己,相信將來收獲的愛情也是甜蜜的。
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四個方法您學會了嗎?有什么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我會及時回復!
作者簡介:
7歲女孩媽媽,實戰派教育工作者、阿德勒心理學推廣者、思維導圖講師。左手柴米油鹽醬醋茶,右手寫作陪娃不停歇。多年來筆耕不輟,在多平臺發表文章,曾獲今日頭條“青云計劃”獎。聽說有格局的爸爸媽媽都關注了“甜甜媽正面管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