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感悟三下鄉,青春筑夢行#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 ? ?時間過得很快,暑期實踐的十來天轉瞬即逝。在火車上打開電腦想寫點什么卻又不知道該寫些什么。那些深入田間地頭的一幕幕,那些老人拉著我們的手向我們傾訴的場景,那些稚嫩天真的臉龐......仿佛放電影一樣在我腦中一遍又一遍重復的播放著。暑期實踐短短的十來天,我經歷了很多,收獲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有很多遺憾,有很多不舍。
不舍的,是鄉村情
? ? ?坐在去小甸鎮的面包車上,我的心是忐忑的。我怕做不好這次實踐,我怕實踐過程不想我想的那么順利,我怕我不能與老百姓們融洽的交流......而當我切身去做的時候,我才發現這其中的不同。
? ? ?來到村子里,我被這里的氣氛所打動,每一位看到我們的村民都向我們投來了和善的微笑,還不時地詢問我們熱不、累不累。那些熱情的農民伯伯還要拉著我們去家中吃飯,吃西瓜。走訪的每一位村民都熱情的招待了我們,一進屋就幫我們找板凳坐,幫我們開電扇,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著我們。農民們都是質樸的、和善的、親切的,他們有一種天然的親和感吸引著我們去與他交談。走訪多家的情況都是差不多的,不愁吃不愁喝,自給自足,無憂無慮的過著日子。我以為現在中國的鄉村都是這樣,每家每戶都能過上安定、和諧、幸福的日子,可事實并非如此。在一位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村里的貧困戶家中。還沒進門就看到一位老奶奶躬著身子在門口給家禽喂食,進一步了解中我們才知道,這位老奶奶有個高位截肢癱在輪椅的兒子,一個面部驗證燒傷的孫子,兒媳婦忍受不了困苦獨自跑走。家里的經濟來源全靠老伴在外務工掙得錢,而這些錢又怎夠一大家的開銷呢,跟不用說高額的醫藥費了。老奶奶拉著我們到一旁向我們哭訴“我能怎么辦啊,每晚還要給兒子換尿不濕,還要給他套塑料袋,孫子現在也不敢和其他小孩子玩,也沒媽媽......”說著說著奶奶就哭了。聽著奶奶的哭訴,淚水也在我的眼眶中打轉。村支書向我們說道奶奶被評為“最美媽媽”了,在聽到“媽媽”這兩個最簡單的漢字時,年幼的孫兒低下頭說了一句“她不要我了”。簡簡單單的五個字,透露出了多少辛酸啊。我想做些什么可又做不了任何事,我只能用我自己的真心話去安慰奶奶,去教導小孫兒好好聽奶奶的話,長大以后好好孝敬奶奶。
? ? ?的確,烈日炎炎下的實踐是很辛苦。我們體會到了真正的鄉村生活。我從小在小村子長大,可以說是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但小時候的生活和這幾天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樣的。小時候在家都是享福的,沒有體會到真正的鄉村生活,而這幾天,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才是鄉村生活??粗切╉斨胰赵谔镩g地頭務農的爺爺奶奶,我不禁聯想到自己的爺爺奶奶,他們那時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辛苦呢?我當時一個勁的頑皮,還沖著他們發脾氣,是不是該好好反思反思呢?好在,他們還健在,我還有時間去彌補小時候的遺憾。
不舍的,是朋友情
? ? ? 實踐的正式準備是在期末考試結束的那天,從那天開始,我們整個團隊都在忙著做實踐的相關材料。大家一起構思一起討論,漸漸地我們之間有了一種別樣的默契。前期準備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我們不停地修稿,不停地找老師,向他人求助。一次次的退回修改,一次次的熬夜找材料,我從中收獲了一種別樣的樂趣,那是一種認真去做一件事而產生的樂趣,那是一種別人不明白的樂趣。
? ? ?我永遠也忘不了,忘不了大家在樹蔭下吃著簡單的午餐,一碗泡面、一袋面包、一杯八寶粥;忘不了勞累了一天的大家在小餐館里搶著僅有的幾個菜;忘不了勞累一天的大家深夜在賓館里寫著稿子,匯總資料......短短的十幾天,我從隊員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這次實踐讓我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們整個團隊都有明確的分工,都努力將自己的任務完成;我們相互探討交流著各自的經歷,把團隊作用發揮到最大化;我們不曾想過后退,是一如既往的向前奔行。
? ? ?有時候,就是那么簡單,我們相遇在一起。因為剛好遇見你們,我的青春又添加了一絲光彩。
不舍的,是支教情
? ? ?支教,是我們社會實踐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我最向往的一個環節。大一整個一學期,我沒有機會去小學社區進行支教,所以我非常期待著這次在懷遠縣龍祥小學支教的時光。不僅是我,我們一個團隊都非常重視著這難得的支教機會。
? ? ?支教前,我們做足了準備,團隊成員們發散思維想到了很多有趣的點子。我們將要表演的紅劇進行了多次排練,我們去超市精心地挑選著糖果和禮物......
? ? ?坐在去懷遠的車子上,隊員們也不歇著,激動地討論支教會遇到的問題,拿出準備的毛巾為小朋友們做可愛的晴天娃娃,現場學折紙......
? ? ?很快我們來到了小學門口,還沒入校,我們便看到校門口兩邊站著的禮儀隊小隊員。那么熱的天,我們在車上吹著空調,她們在烈日下站的筆直的歡迎我們,這讓我感到很羞愧,我們是來帶小朋友玩耍的而不是讓他們受累的。
? ? ?“哥哥,你為什么對我這么好???”拿著我發給她的糖果,小妹妹天真的望著我問道。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在我看來,別人給你一顆糖說句“謝謝”就夠了,而對于這些很少有人關愛的留守兒童來說,一顆糖果、一句問候或許會讓他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們為他們播放安全教育視頻、動畫片,教他們繪畫、折紙、唱歌、做游戲,為他們表演話劇、發放禮物......看著孩子們一直開心的笑著,我就得到了最大的滿足,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午后,大家都開始打掃教室衛生,我也跟著他們一起收拾。這時候一個小女孩跑了出去,很快拿了一根冰棍回來遞到我的面前,這些最質樸的孩子們不怎么敢與他人交流,但他們會用行動來表達自己,他們是最可愛的一群人。
? ? ?“哥哥,你們以后還會再來么?”看著背起書包的我,小朋友忐忑的問道,“會的,我們以后會經常來,而且還會給你們帶來更多有趣的游戲?!蔽視幦。乙欢ㄒ獱幦。視僖淮蔚倪^來,過來與你們一起做游戲,一起度過最美好的時光。
? ? ?經歷此次社會實踐,我深刻感到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這樣的深入基層調研,同農民伯伯和基層干部面對面的交流,親身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才能使自己得到鍛煉,才能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到實踐,真正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理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于實際、真正有用于社會的人。支教亦是如此,同那些需要關愛的留守兒童們交流,幫助引領他們走出心理陰影,給他們送去溫暖,帶去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不僅鍛煉了自己,也回報了社會,這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 ? ?實踐已經圓滿結束,但我們“新時代?新青年”的步伐卻不會停止,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新的時代下牢記宗旨,高舉旗幟,做新時代的優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