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7300天,與126部電影、電視劇一起走過的日子(63)(11年,冬)下

這部片子的現實意義于我真的很大,讓我知道什么叫謙卑,什么是現實與夢想,什么才算叫做理想(圖片來自網絡)

上學、考試、工作,就算是普通人也有想記錄的青春,因為真實的存在過,有笑有淚,本連載收集了吳嘻哈小盆友(也就是本人啦)從上學時看過的劇、寫過的字、好玩的東西等等等等,通過圖文點滴青春的記錄,裝載滿滿的回憶。我想通過自己半幽默詼諧半情感獨白的文字,闡述觀影背后、每次經歷的事件之后,現在的自己所悟出的小小人生物語,也想與有和我一起經歷這段歲月的80后年輕一代們產生共鳴。因為有回憶,我們才能從中感悟生命的歷程,然后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奮斗、成長!

上篇:打工者的夢想房(11年,秋)中

打工者的夢想房(11年,冬)下

達人秀

“在音樂上,展現不同放的自己。通過自己,展現音樂的不同可能性。”這是我寫在《達人秀》報名表上的話。

我記的那天,我在《達人秀》現場后場的時候,看到了好多男女女女、老老少少,打扮的鮮艷靚麗或是奇裝異服,聚在一個酒店的某層中庭內,后場準備初賽。在里面的人,有的說說笑笑,有的緊張的緊繃著臉,有的還在練習著準備表演的節目,看著他們,我在想,場外的人情世故可能比電影里同樣的情節來的更有趣也說不定。這是一群我遇見的最真實的為夢想努力著的人們,那時、那刻、那地,雖然我們各自境遇不同,但一定有共通的語言。

那天,我穿的比較平實,因為比起花枝招展,音樂的魅力更應該是從你的鼻子以下、下巴以上的那個部位所傳遞,當然很多人認為要用那顆熱騰騰的支持人類整個生命的血液的“泵”更確切,不過,我覺得,在沒有外形條件和聲音質感的前提條件下,很多人不一定會關注到你是否用心去演繹一首歌的。我上場的準備,除了話筒和比較平實的外表,還有那段時間堅持減了8公斤后的身材。

在快輪到我的時候,鄰座的一位參賽者,為我加油鼓勁來著,這位叔叔,頭帶一頂黑色禮貌、穿的有點像以前的“老克勒”,時尚范十足,我挺敬佩那些上了年紀還勇于追求自己夢想的人的。我記得那時,他握著我的手,說希望咱們能在復賽再見。我點頭沖他微笑以示回答。我當時相信自己一定能進復賽,因為那次握手,讓我想起了我在考日文二級的當天赴考的車上,鄰座的大姐姐同樣握住我的手,為我加油時侯的笑顏,此情此景,是那么的一樣。

進了賽場,評委有3位,兩女一男,我報出了我的表演曲目后,便開始了演唱。我演唱的曲目是用自己寫的詞改編的《灌籃高手》的主題曲《捕捉閃耀的瞬間》(PS:這首歌現在無論是自己寫的中文還是日文版,已經能夠背出來了),開頭一段用日文演唱,接下來的第二段及副歌部分用中文演唱,當我唱第二段的時候,我可以明顯感受到原本那兩個一直低著看報名表的女評委的頭瞬間抬了起來,而正對著我的那位男評委,原本看著我的眼睛更加專注,我似乎可以透過他的眼睛,看到那希望的光。

那時候評委問我,為什么選擇這種形式演繹這首歌以及為什么要唱這首歌時?我記得那時候回答的大體意思是,用可以理解的語言,訴說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并向著未知的未來勇敢的走下去。

那時候,我看到三位評委微微點了下頭。并且告訴我,如果入復賽會有電話通知。

現在想想,那時候他們做的所有動作,可能是我眼花,看錯了。

我對我爸媽說去比賽的消息,是在比賽之后回去的路上,電話告訴的,那時候,我很激動,就好像真的入了復賽一樣,但現在回想,那種感覺更應該叫做如釋重負才對。


電影很小清新,小清新到最后,還是哭了……(圖片來自網絡)

花水木

這是比賽過后,看的一部小清新電影。這三個詞兒為什么會湊成一起,我至今還沒有明白,不過這并不妨礙我繼續看下去。


女主和男主(圖片來自網絡)

女主和男主生活在鄉下的一個小鎮,為了改變生活,女主考上了東京的大學,然后開始在那里讀書、生活,男主選擇留在小鎮上,繼承家業以捕魚為生,然后隨著時間流逝,女主習慣了繁華的東京的生活,男主感到他倆的感情已經漸行漸遠,為了不絆住女主尋求幸福的人生,男主離開了她,與同鄉的女孩結婚。女主也在城市里有了志同道合的男友。

這就是千千萬萬,生活在北、上、廣等特大型城市的我們周圍,為了這個人生、為了那個活法,所以選擇放棄對我們而言重要的這個、重要的那個的你、我、他的電影版。然后,多年以后,再回首的時候,如果當初不放棄我們的這個、我們的那個、這個其實是可以共存的,然后,各自感嘆、各自滄桑。但,編劇還是好的,給了女主、男主重逢再續前緣的結局,沒有讓他們繼續滄桑下去,也沒有給我們觀眾感嘆滄桑的機會。

那年冬天,參加了老姐的婚禮。在地標建筑內舉行的婚禮,場面宏大、菜肴精致,老姐還和她的新郎合跳了一曲弗拉明戈舞,博得臺下一眾掌聲,這是她的人生,我真心在心里替她感到高興。我問自己,我在她這個年紀,能夠找到自己的幸福嗎?能夠活得像她那樣精彩嗎?我無從回答。


這是老姐辦婚禮時選用的場地(圖片來自網絡)

《打工者的夢想房》的劇集還在將繼續,冥冥中,我感覺我和這部日劇的關系就是:“他前拍,我后演”。人物心境的類似,讓我有種共鳴。劇集的結尾處,主人公坐在貨運車的后車廂內,回望著車輪下由交織著自己汗水的新鋪的公路時,才恍然明白在夢想很完滿、但現實很骨感的情況下,只有給自己定一個切實的夢想,然后切切實實的努力,夢想才會有一天與現實會和。只是那個時候,我仍然沉浸在自己所制造的夢中,不想醒來,無法明白這個道理。

那一年,我等到了比賽的總決賽,都沒有等到那個我一直盼望著的電話。

上篇 ?目錄 ?下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