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這輩子是不行了,以后就指望我的孩子好好學了”,說這話的人大多不過三十歲,我就覺得好笑了,你還這么年輕怎么就不行了?怎么就這么輕易放棄自己了?
話說回來,你自己不努力,你有什么資格讓你的孩子努力?你憑什么把自己的理想抱負施加到你的孩子身上?這借口找的,我給你滿分。
其實,學習是件不分早晚的事情,不管你處于人生的什么階段,只要你努力去做,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你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我有位同事,據說本來是財務科的高級會計師,前年來到了工程科。在閑聊中我得知他來工程科后,第一年考過了造價工程師,第二年考過了水利一建的經歷。瞬間我就佩服的五體投地,原來牛人、大神就在我們身邊。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內心也自嘆不如,看看我那布上一層薄薄灰塵的一建書,羞愧難當。面對一個五十幾歲仍然挑戰自我的人,我這個二十幾歲,知難而退、自甘放棄的青年,真是無地自容。
他說前年剛來工程科的時候,對工程方面的知識一竅不通,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展工作,不得不硬著頭皮學習。可是跟著身邊的同事學習不僅效率低而且也不系統,為了盡快勝任工作,就報考了造價師的考試。
在備考的那幾個月里,天天忙完工作就看書,去哪里都帶著書,中午困了,就把幾把椅子拼起來躺一下。由于年級大了,記憶力不好,很多知識看了就忘記了,因此,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看。最后,當然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了自己。聽完他的講述,感覺我得拿出聞雞起舞、懸梁刺股的精神拿下一建了。
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比如我爸爸50歲去考了駕照,你身邊一定比也有這樣大齡卻仍不放棄自己的人。我們之所以會覺得人家是大神,是因為人家通過努力實現了夢想,而我們一直在做夢。
也就是說,我們與大神之間的差距就在實踐,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如果你現在有想提升的技能,立刻行動吧!一切都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