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早餐,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是豆腐腦、油條?還是煎餅果子、清粥,抑或牛奶、三明治?
在武漢的所見所聞,
徹底顛覆了我對早餐的一貫印象。
若你第一次去武漢,當地人吃早餐的別樣陣仗一定會給你些許震撼。
這樣的景象隨處可見:
無論是街頭還是巷尾,各種小吃攤熱氣騰騰、花樣繁多。不管你走到哪兒,看到的都是滿滿的早點攤、滿大街邊走邊吃的人。大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來擁去,居然也能有滋有味、坦然自若地享受著托于手中的美食,邊走邊吃、悠然自得,真是令人驚嘆。
難怪人們常說:“廣東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漢”。
武漢人把吃早餐稱為“過早”。把吃早餐提到“過年”之“過”的級別上來(人們似乎只有遇到特別隆重的事時才會使用“過”這個字,比如“過年、過節、過生日”之類的說法),可見早餐對于武漢人來說有多重要。簡簡單單的一個“過”字,卻傲嬌滿滿地呈現了無與倫比的豐盛。不過一頓早餐,在武漢卻變成了一個頗有儀式感的存在。
美食家蔡瀾曾把武漢稱為“早餐之都”。去過武漢的朋友一定懂得,武漢的小吃真真兒不負“過早”之盛名。曾有位武漢當地的朋友跟我夸口說,你到武漢來,我可以請你吃一個月的早餐不重樣。記得當時我還笑她,直到有天我去了武漢….....
武漢的小吃超級發達,大街小巷無處不在,且花樣繁多、各地特色集于一身。
在武漢你可以吃到“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的各地美食。除了盛名在外的那些老字號(蔡林記的熱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小桃園的煨湯等等),街頭巷尾叫不出名卻好吃到爆的更是數不勝數。
隨處可見的小吃攤上
擺滿了用料豐富、做法講究、令人垂涎的各樣小吃:蒸的有發糕包子燒賣、煮的有餛飩米粉牛肉面、煎的有煎餃生煎包、炸的有面窩歡喜坨糯米雞,除此之外更有蛋酒米酒各色美味粥類。
當你身處武漢
無論住在哪里,早上醒來、四處走走
通常都能發現
幾家熱氣騰騰的小飯館和小吃攤。
“過早”對武漢人來說
是每天早上不可缺少的小享受
不同地方的小店小攤
賣的早餐有很多不同的種類
然而一般都會有象征武漢精神的熱干面。
熱干面
在吃貨眼中
武漢就是熱干面、熱干面就是武漢。
熱干面與山西刀削面、北京炸醬面、四川擔擔面、鄭州燴面并稱為中國五大名面。
然而,若是第一次吃熱干面,可能并不會覺得這是美食,尤其對于習慣吃湯面的北方人來說太干,吃過幾次之后,方能體會體會到熱干面獨特的美味。
拌面的醬相當重要,好吃與否全在醬料(感覺跟老北京的炸醬面有異曲同工之妙)。后廚師傅的手藝決定你口中的幸福,面條燙好的同時澆香油、來勺醋,同時來點小菜(酸豆角或者腌蘿卜丁兒),舀一大勺又濃又稠的芝麻醬均均地淋在面上,送到你手里的時候熱乎乎的,面條圓潤、根根勁道,趁熱吃超滿足(巨!好!吃!)
武漢當地人很愛的一種吃法是,
吃熱干面時再來一碗蛋酒,邊吃邊喝。
何謂蛋酒?
蛋酒是武漢人的一種“過早”飲品,顛覆了我對早餐飲品的認知。
其原材料是雞蛋、米酒和白糖。
做法說起來也很簡單:
鮮雞蛋打散,滾滾的沸水一沖,加上湖北的孝感米酒拌點糖,瞬間做好。
簡單易做的蛋酒喝起來卻是非常的甘甜可口,暖胃暖身的同時又滿足了吃貨的心。
蛋酒和熱干面是完美的早餐搭檔,熱干面熱辣濃香、蛋酒清甜溫和,堪稱絕配。
很多當地人喜歡用酒釀來制作蛋酒,在感冒初期當作特效藥哈哈,喝了之后會微微出汗、頓覺清爽。同時由于蛋酒中有蛋有酒,清心開胃的同時補給營養和熱量。尤其是在武漢潮濕陰冷的冬天,蛋酒更是是過早必備。當然,夏天比較熱的時候涼著喝更是別有一番滋味,比起各種添加劑的飲料不知強過多少倍。
豆皮
《舌尖上的中國》曾經介紹過高雄路上的王師傅豆皮館。一舉成名天下知,每天大長隊綿延不絕。
個人覺得大可不必一窩蜂擠過去,很多真正好吃的豆皮都隱藏在街頭巷尾中,隨時留心會有很多驚喜。
豆皮以綠豆和大米為主要食材,做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顏色金黃帶一點酥脆的薄皮,然后裹上煮熟的糯米、肉丁、筍丁之類,再用油煎熟就好。
豆皮常見的是牛肉豆皮和三鮮豆皮:
牛肉豆皮口味略重偏辣,若是吃不了太重口味的,其實也可以選擇三鮮豆皮。無論哪種豆皮都是金黃發亮、令人垂涎欲滴的樣子,吃起來酥松嫩香、超級美味,令人無限滿足。
面窩
面窩?甜甜圈? ? 傻傻分不清楚
武漢早點里的油炸食品還是蠻多的,然而最受大家青睞的好像還是面窩、因為各個小店和攤點隨處可見。
“顧名思義”這個詞用在面窩這種食物上并不貼切,因為它的原材料中沒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漿,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蔥花和鹽。你一定想不到這種中間薄脆有小洞,四周厚軟的早餐點心,竟然起源于清朝光緒年間。現炸出鍋的新鮮面窩最好吃,金黃脆響,一口下去好吃到爆。
我家寶貝第一次見,開心得大呼小叫:
媽媽,甜甜圈,我沒吃過這樣的甜甜圈。哈哈,當時就被寶貝逗樂了。
糯米雞
武漢當地的一種和雞沒有任何關系的油炸小吃。
這個名字因何而來?
且看它的做法:糯米裹成一個團子,里面加點榨菜絲什么的鮮味配料,然后放至油鍋中炸至金黃。炸好后的糯米雞外表金黃而凸凹不平,形如雞皮、因此得名。
準確來說,這種小吃應該叫糯米團,入口的時候香香脆脆,再吃下來會感受到里面的綿軟和濃郁香味,口感非常好。
個人很喜歡武漢的小吃,隨意挑出幾樣喜歡的寫一下,說起來其實不過是一些十分平凡特別普通的吃的。然而武漢的“過早”是別處吃不到更無法親身體會的,只能在武漢大街小巷的路邊攤上才能享用和體驗到。
很多人來這里都想吃到正宗的武漢小吃,奉勸大家,各大酒店餐廳還是免了吧。
因為在武漢,很多美味的小吃只在街頭小店才有,雖說大多都是小小的門臉,然而做的都是街坊熟客的生意,隨便一個不起眼的小店往往就有十多年的歷史。
至于說怎么選擇好吃的地方,個人覺得戶部巷雖然不夠驚艷,尤其近幾年商業化日趨嚴重失掉本味(這跟北京的王府井小吃街有點像,長期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懂得),但也不全是糊弄外地人的,第一次去武漢的童鞋不妨過去逛逛,有些武漢當地特有的小吃還是值得一試的,比如熱干面、面窩之類的。重要的是吃完了還可以沿江邊逛逛,然后坐輪渡去江漢路轉轉。
當然, 最好還是去那些武漢當地人愛去的地方,那些藏匿于街頭巷尾小飯館小吃攤,也許就是樓下的熱干面,也許就是拐角的面窩和蛋酒。資深小吃貨們都懂的,真正地道的好吃的往往是藏在小街小巷里,許許多多犄角旮旯的小角落里,尤其老居民區老市場的周邊區域,遠離所謂的熱門景點、旅游區~~~除此之外,大學、大醫院附近的小吃街也都很好。
推薦大家去就近大學食堂里吃,便宜實惠還干凈........最重要的是真的好吃~~~
記得華少曾經主持過一檔美食節目,專門有一期帶大家去大學食堂里找好吃的。沒有一卡通沒關系,現在很多食堂都可以支付寶啦哈哈,實在不行和學生借下也很方便、順便請人家吃點什么聊聊天哈哈。還好多好吃的待大家一起發現、后期再寫吧哈哈。
相信有天你到了武漢,待你敞開肚子吃飽吃爽后定會無奈感嘆:真好吃,種類太多、何時吃全?
忘了誰說的,若你想真正認識一座城,
一定不要忽略這座城的飲食。
武漢地處水陸南北交通要道,風俗習慣融匯東南西北。自然而然地,其“過早”早餐融合了全國各地飲食的精髓。無論北方人還是南方人,在這里都能滿足自己的味蕾。排骨燉藕、牛肉面牛肉粉、煎餃包子、米粉炒粉.......小吃小喝、數不勝數,這些各式各樣的平民美味雖算不上有多精致,但因融合了天南海北的原材和做法,所以足夠豐盛。南北過客、來來往往,享用其中。
武漢人愛吃、會吃,加上充滿創意的搭配,形成了武漢特有的早餐文化。每日清晨,大街小巷的熱氣騰騰卷裹著絲絲香味,形成了武漢別樣的市井風情和獨特的魅力。
作者:水天
斜杠青年、吃貨玩咖:
旅行、民宿、閱讀、碼字、貓奴、理財、瑜伽、輪滑、攝影~~~
吃貨玩咖旅行記:分享好吃噠美味、好玩有趣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