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8 遇見未來那個會寫作的自己

今天看到笑來老師寫的一段話:

“有時候我們需要“走一點彎路”。

因為如果你想要每一步都無比正確,那么最后可能連一步也走不出去。

在寫作這方面,最好的建議我猜應該是:

別猶豫,先走走看。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這條“成長”的道路,那就不應該在選擇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

心有所感的也想談談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感悟。

沒有人希望走彎路,從小到大我們就期待自己能夠一帆風順,心想事成。但是,現實生活總是殘酷的告訴我們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小時候學習時,總是希望老師出的考題正好是自己準備過的,不過通常結果總是什么沒有準備,就考了什么!班上學習好的同學也總是那幾個,感覺他們跟自己比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為什么成績總是特別好??。隨著自己成長,也漸漸明白一些道理,一些簡單到隨處可見的道理。人是有差距的,也許在起跑線上大家基本差不多,但是在過程中,各種因素的作用疊加的影響,開始有了變化。有人學習效率很好,而自己也不是不用功,總是覺得看了就忘,過去的我以為這就是天資上所造成的差異。

后來在訂閱了笑來老師的專欄后,我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原來問題出在自己腦中的操作系統,以及在這個操作系統上建構的各種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就拿“寫作”這件事來說,過去自己除了以前在學校時偶而為之寫寫作文之外,也很少會主動的動筆來寫下或是紀錄自己的生活、想法?

所以,大腦中的知識跟從來沒有經過系統化整理的硬盤一樣,充滿了各種碎片化的信息,各種模模糊糊的概念,各種似懂非懂的認知。在真正想要存取檔案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各種困難。而這個問題更困擾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學習、工作、教育子女、與人相處?,無所不在地影響著生活。

因為思考的能力會影響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會影響到溝通協調能力;

溝通協調能力會影響展現在外的行為模式;

而行為模式會逐漸地養成了習慣;

習慣終將塑造成為自己的性格;

性格將會成就自己的命運。

那么既然知道了問題的癥結點,就應該想辦法改變,才能讓自己成長。具體應該怎么做呢?笑來老師在專欄中已經巨細靡遺地讓我們更新了各種概念,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仔細思考,并且開始行動。只有開始行動,才能有反饋,有了反饋才能夠修正,修正了之后才能夠成長。所以當我們知道了“寫作”這條成長道路的重要性之后,就應該馬上開始行動。

記得羅胖老師曾經說一句很應景的話,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約束自己是成長的同義詞,成長的煩惱是找不到約束自己的門路,而不是找到了門路,還在猶豫要不要約束自己。”也就是說,當我們以前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各種不同的原因,已經走過了各種不同的彎路,總是找不到問題的根源在哪里?然而,現在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只要我們愿意接受并且開始踐行,就會開始有了改變。不要擔心現在的自己有多么差,將注意力集中在正確的事情上,只要硬著頭皮實踐,真思考也就能有真收獲,久而久之就能遇見未來那個一點不差的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