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對歌舞片這種類型的電影一向喜歡不起來。吵吵嚷嚷。光影頻發閃動。據說這部電影致敬了很多經典影片。觀看完只辨認出《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和《雨中曲》。大學時看了很多經典老片,能記得的也就這倆相關的了。歌舞片常常讓我入不了戲。一言不合就唱跳起來非常不符合本人的觀影習慣。
? ? ? ? 本片一開始,我真的以為vip的電影票會不會就浪費在兩個小時的昏昏欲睡當中了。不過看完《愛樂之城》,我那根深蒂固的執念有被扭轉了一些??赡苁沁@個簡單的逐夢故事打動了我。故事的力量從繽紛的歌舞嘈雜中穿透了出來,讓人印象深刻。
? ? ? ? 有人說,看到這部電影的結局,男女主人公并沒有在一起,覺得很難過,是個悲劇,我只是覺得有點遺憾,但并不難過,這也不是悲劇。這部影片嚴格來講并不是單純的愛情故事片,只是把愛情當成了逐夢的佐料,三觀其實挺正的,題外話,其實蠻適合單身狗來觀看的^_^
? ? ? ? ?
? ? ? ? ? ? ? ? ? ? 兩個失敗者的相遇
? ? ?
? ? 故事背景在逐夢之城洛杉磯。男主叫塞巴斯蒂安,一位懷才不遇的爵士樂鋼琴家,因為堅持純爵士樂,不懂與時俱進,所以一直得不到大眾青睞。想開一個爵士樂俱樂部,卻連生存都存在問題。女主叫米婭,法學院輟學生,堅持演員夢想的咖啡館服務生。生活常態就是參加各種試鏡,屢戰屢敗,敗到自信心都差點沒了。然后他們相遇了。
? ? ? ? 實在一點說,他們是第二次相遇了。其實在影片一開始還沒講故事之前,他們就相遇了。他們各自從一個小地方開車來洛杉磯逐夢。在路上,他們已經在車里甚至有些敵意地驚鴻一瞥過了。第二次相遇也并沒有一見鐘情。男主因為在圣誕節沒有彈奏指定曲目被解雇了,心情真是跌到谷底??梢哉f,當現實把他的堅持擊得粉碎時,女主看到了他閃光的一面。不過這時候,男主可不覺得自己有什么魅力,只想快速離開這個心碎之地。
? ? ? ? 第三次相遇,他們在一個泳池派對上,男主依然為了生存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演奏工作,雖然跟音樂有關,但并不是他喜歡的爵士樂。這次終于開聊了。算是開啟了正式相愛的大門。
? ? ? ?
? ? ? ? ? ? 愛情在夢想面前也會黯然失色
? ? ? ? 然而,相愛并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因為愛情并不是苦澀現實的唯一美好,也不是解決精神危機的最佳良藥。一開始,塞巴斯蒂安是想要為了現實妥協的。米婭和家人的一次通話,讓塞巴斯蒂安意識到,沒有穩定工作,沒有錢,最后不但俱樂部開不成,連他和米婭的未來都無法保障。他答應好友,接了一份樂隊的鍵盤手工作,還簽了工作合同。待遇不錯,工作穩定。只是,樂隊的音樂是迎合大眾的改良爵士樂。這支樂隊是世俗意義上成功的樂隊,很受歡迎,巡演,鮮花掌聲不斷,名利雙收。
? ? ? ? 二人開始有了爭執。米婭坦言塞巴斯蒂安放棄了初衷,已經不是當初自己喜歡的那個人了。她認為商業已經在他身上戰勝了藝術的堅持。一個失去了夢想的人不值得她去愛。妥協里得來的成功也是不堪的。她喜歡的那個閃光點暗淡了。塞巴斯蒂安很困惑,他所有的改變只是為了米婭當初的那通電話,米婭當初為了讓家人放心而說的那些報喜不報憂的話,這也是他認為的成長。成長就是養家糊口和扛起生活的責任。他誤解地認為米婭是不是因為他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內心失衡?
? ? ? ? 米婭當時的境遇確實還在失敗的泥沼中掙扎。試鏡依然沒有沒有回音,偶爾接到二次試鏡也以被拒告終,自己寫的個人劇在劇場自費出演,觀眾寥寥無幾,還欠下劇場不菲的場地費。二人境遇逐漸天壤之別讓她背負壓力了嗎?現實與夢想,商業與藝術。混雜在一起。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米婭因為被誤解最終選擇離開,回到父母身邊療傷。算是不歡而散。沒有留下任何聯系方式。這一場不歡而散也讓塞巴斯蒂安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自己是否在現實中迷失了自己。
? ? ? ?
? ? ? ? ? ? ? ? 姑媽的故事成為點睛之筆
? ? ? ? 米婭離開不久,塞巴斯蒂安接到了一通電話。是一個米婭做夢都想去的劇組負責人打來的。說看了米婭自費出演的話劇后,想讓米婭來試鏡,請他代為聯系。他其實并沒有她的家庭地址,米婭離開后手機號碼也換了。根據平時的了解,他知道她家在某個城市的圖書館旁邊。他長途驅車來到她的城市,并找到了她。這或許是米婭的命運。也是相遇相知的兩個人最后能給予的關于鼓勵堅持夢想的溫暖。
? ? ? ? 她重新回到夢想的正軌。愛情落幕。這一次試鏡,她講述了姑媽的故事。姑媽在巴黎逐夢不放棄的過往。姑媽曾說:“要重來,她還會跳一次。”即便塞納河河水再如何冰涼,也阻擋不了她內心的那團火。熱血不僅屬于青春,也屬于所有活著的人。
? ? ? ? 春夏秋冬又一冬,他們不期而遇。五年過去,她功成名就,成家立業,五年過后,他泯然眾人,卻幸福安詳,他在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里如魚得水,不再彷徨。她在他的那曲經典里幻想了另一種人生,她和他終于在一起,結婚生子,一起笑對人生,這可能是導演給予觀眾感覺缺憾的一種彌補。也僅僅是一曲經典的時間,故事重新切回現實的另外一半?;叵氡酒黝}曲《City of Stars》:
City of stars
星光之城啊
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
你是否只愿為我閃耀
City of stars
星光之城啊
There's so much that I can't see
世間有太多不可明了
Who knows?
誰又能明了
I felt it from the first embrace I shared with you
我感覺到自你我初次擁抱時
That now our dreams
所懷有的那些夢想
They've finally come true
? ? ? ? 都已一一實現
City of stars
噢星光之城
? ? ? ? 他們二人最終其實都沒有迷失,也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求仁得仁。最終活成了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了。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 ? ? ?
? ? ? ?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其實挺復雜的。雖然是套路,可導演的套路并不膚淺。一方面,故事其實很老套,逐夢,相遇,失敗,堅持,迷失,放棄,偏離,堅持,結局。另一方面,結局并不是我們最喜歡的皆大歡喜,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片中齊家在修身或者治國平天下面前稍微遜色些。所以,它其實又是更高層次的皆大歡喜。
? ? ? ? 因為沒有妥協,而真正的現實,大部分人為了名利安穩,均早早放棄初心,匯入現實洪流,成為了眾人之一。男主最后并沒有功成名就娶得美嬌娥,但他在自己最初的夢想中自在徜徉,活得安心安寧。而功成名就與夢想并不沖突,女主的命運是另一番與男主截然不同的安排。她事業成功,家庭美滿。這是我覺得導演最深刻的地方。夢想這件事其實并不會和現實中的任何選擇或境遇成為必須的沖突。它可以是一個人所謂最平庸(世俗意義)的樣子,也可以是一個人光芒萬丈(世俗意義)的樣子。在我看來他們的結局是一樣的。一樣的圓滿和成功。成功此刻回歸到最單純的定義。像一顆鉆石一樣純粹。不附加任何明亮或灰暗。它僅僅只是不違背自己的意愿成為別人想讓你變成的那個樣子。
? ? ? ? 如果硬要說對現實有任何的影響,那就是隨著堅持夢想的道路不同,愛情成為了境遇中的過客。但曾經的遇見,一定不會真的過去。他們互相成就了對方的堅持。最后的相視一笑,如星光璀璨,照亮所有現實齟齬的灰暗。這是無論如何不能抹去的美好。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最后都只是形式。因為美好的事物一定是永恒的。
? ? ? ? 這部電影色彩繽紛,幻樂滿耳,技術手段雖不是很內行地看出好壞,但視聽效果沒毛病。主題曲旋律也很入心。歌舞穿插雖是唯一不契合觀影習慣的元素(這方面的欣賞水平有待加強)但從內容來看,我覺得還是很小清新的、思想干凈深刻的,又有理想主義的一面。用一句《自深深處》的作者王爾德的話來總結,就是:“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不管我們活到多少歲,活成什么樣子,唯愿不忘初心。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