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熟,是自有分寸
談笑在指尖
行走在人世間,穿梭在人海中,要遵循一定的規矩,做人、行事遵從規矩,方可得良果,結善緣。何謂規矩?就是“分寸”。無論說話還是行事,都要有一定的度,度即是分寸。做人有了分寸,方可成事;做事有了分寸,才可長久。就像四季,有了分寸,才有了春、夏、秋、冬,就像江河,有了分寸,才有了大小之分。
古往今來,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分寸”二字。在做人上面,做到恰如其分了,體現出來的是人生的一種高境界,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人生的成敗興衰,濃淡緩急,無不在把握分寸中見到真曉。
在做事上面,把握好了一定的分寸,就能把事情做好,做得較完美。做事過了則損,把握不好分寸,事情肯定做不好。所以做事要懂得進退有度,既懂得乘勢而上,也善于急流勇退。人生做事最難的不是少做或者多做,而是將事情做到何種程度,恰如其分。
人生在世,分寸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人際關系需要把握分寸;成就事業需要把握分寸;推進工作需要把握分寸......。分寸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分寸,是一個人在生活長河上的一個分水嶺,分寸感掌握得好,能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非常融洽,相當舒服,在處理很多的事情上,就會多一份禮讓,多一點尊重,少一份忌憚,多一份讓人舒服的欣慰。做好做人有分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懂得做事有尺度,是人生的最大學問。
想成事,先做人。知進退,懂分寸,必是成熟之人,成熟之人,定是有分寸之人。他們做人有底線,做人不聲張,不會說狂話,處世低調,知道對什么人不說什么話,看什么事不做什么人。往往是看得深,說得淺,做得多,想得少,不多講,不多問,處事有態度,內心循規矩,不急不躁,審時度勢,穩妥冷靜,守其本分,舒張有度,攻可進,退可守。
看看社會周圍的人,似乎年齡越大,話就越少,倒是一些年輕人,在公眾場合,會高談闊論,喋喋不休,成年人聽后只是笑笑,偶爾插上一兩句嘴。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順風順水,原因不僅僅在于他們的聰明和他們的努力勤奮,也不在于他們懂得用多少方法與手段,而在于他們對人性有一定的洞察力,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見好就收,一句話,就是善于把握好分寸。
成熟的人,用規矩成就自己的能力,用底線成就自己的耐力,用低調成就自己的修養,用分寸成就自己的為人處事。做人按規矩行事,就能成事;做人有一定的底線,才會自信;做人懂得如何低調處世,才會有想法;做人掌握好了分寸,才談得上有本事。把握做人的分寸,掌管做事的尺度,就能在分寸間求得人生的高度。
分寸,是成熟之人的關鍵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