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今年上一年級了,恰巧今年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也新改版了。原來一年級的語文教材第一課就是學習漢語拼音,從我上小學到現在近三十年了,終于把拼音放到課本的第二單元了,第一單元是簡單的識字。所以開學大約兩周后,我女兒就開始學習拼音了。
因為女兒在幼兒園的時候學過簡單的拼音,所以我也沒有放在心上,認為孩子學拼音該沒有多大問題的。可是當女兒學習到復韻母的時候,經常搞混iu和ui,ie和ei等。有時讓女兒讀拼音,她由于掌握不熟練,容易搞混,想半天也讀不出來。于是每天晚上我都陪女兒練習拼音,經過兩周的練習,女兒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了拼音。
雖然說拼音是識字的拐杖,能夠認字,拼音基本是用的不多了。但是當孩子初學拼音時,還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如果孩子拼音不好,也會影響以后的學習,甚至也會影響孩子的就業方向。
小學二年級時,老師就教孩子查字典了。如果沒有學好拼音,孩子是很難使用音序查字法來查字典的。等孩子讀到三四年級時,因為沒有熟練掌握拼音,孩子的語文成績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到了三四年級孩子的識字量逐漸增多,由于拼音沒掌握,導致識字慢。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由于拼音比較差,導致了他們語文成績差,語文又是基礎學科,語文沒有學好,也會影響孩子的其他學科的學習,從而導致惡性循環,進而淪落為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孩子破罐子破摔,小學沒畢業,已經成學渣。家長們也默認了孩子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卻不知道導致孩子這種現狀的根源是沒有把拼音學好。
因為拼音差,所以影響識字,從而影響孩子的寫作。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五六年級的孩子寫作文時候,很多三四年級學過的生字都不會寫。所以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很多孩子作文寫不好,和拼音有很大關系的。因為拼音是基礎,由拼音到識字,到學習詞語和句子,在這基礎上再寫作文,環環相扣,沒有好的基礎,所以孩子進步緩慢。
在各級升學考試中,無論是小升初還是中高考,考試大綱都有一條規定,就是熟練掌握和使用漢語拼音。所以那些抱有僥幸心理的、認為只有小學才學習拼音的看法都是錯誤的。現在還有不少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還沒有熟練掌握拼音,導致語文成績一直在基礎知識這一塊丟分。
拼音沒有學好也會影響普通話的發音,由于地域原因,很多地方n和l不分,平舌音和翹舌音不分,只有把拼音學好,才能糾正這些錯誤的發音。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同學普通話不好,有一次他在講臺上給我們分享一篇文章,把“走你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話中的“走”讀成“肘”音,引得全班爆笑。普通話不過關也可能影響個人的職業選擇,比如主持人、電影演員、播音員等,這些對普通話要求很高的職業。
在網絡技術發達的今天,學好拼音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要用心,每個孩子都可以掌握。因此,在孩子應該掌握拼音的時期,一定要學好拼音,否則就會拖了學習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