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隨想一二

從教咖啡、教油畫、教書、賣3D打印機、創客做產品,軟件開發做系統,到做咨詢,這兩三年開始嘗試各種跨界的創業。最近被人問了幾次,你們這群創業的有沒有總結出什么方法論呀?想想,還真沒有,或許是潛意識中總覺得有了套路的人生就不好玩了吧?

回想這一路至今成就沒啥,卻是遇上了不少趣人趣事,也給了我不少啟發和改變,既然有人問了,閑來無事就記錄一下這一路上的所思所想唄!


差不多三年前,我和朋友用兼職時間一起搞了一家工作室,一個教油畫、教咖啡的充滿小資氣息和情懷的地方。這,就算是我的第一次正式創業吧。從一開始的小念頭,到中間的各種機緣巧合,再到三年來的運營,各種環境和心態的變化,除了收獲一堆的友誼外,這一段創業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下面這些啟示了:

啟示一:你是擁有天才的嗅覺還是這個市場根本就不存在?


在籌備這個工作室的時候,我就認定了它必須有一個全開放式的咖啡吧臺,來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這里的器材去做自己喜歡的咖啡。

這源于我當時對于精品咖啡市場的了解:當嫌棄連鎖咖啡而轉投精品咖啡的人越來越多,身邊開始搞單品咖啡品鑒或者拉花培訓課程的地方也越來越多,當大家上完這些課程之后總是會技癢,喜歡喝單品的人去到咖啡店總喜歡坐吧臺和咖啡師討論沖煮手法,躍躍欲試的想展示自己所學;而喜歡拉花的同學回到家則苦無機器繼續練習。如果有一個地方,能有充足的器材讓他們一展所學,那應該還不賴吧?至少在周圍還沒看到有類似的地方呢!

這時候,一個朋友就問了我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當你發現一個驚天商機而且周圍都還沒有競品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是你真的天才式地嗅到了別人未看到的商機?還是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個市場?或者說,這個市場其實窄得還容不下小資本?

自從我記住了這個問題之后,每當有新想法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我真的是天才嗎?結果通常都不是啦(還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當然這并不是說,如果周圍市場沒有就不能做。而是說,越是市場沒有的東西,越要小心調研小心做,那很有可能是無數烈士先輩都已經嘗試過卻依然沒有打開市場的一個坑,前人是怎么死的,得好好搞清楚。

就像這里說的開放式咖啡臺模式,咱們細看一下目標客戶群:

* 首先是已經開始嫌棄星爸爸式的連鎖咖啡而轉投精品咖啡的人。這里可以參考一下精品咖啡館的數量,以廣州為例,真正靠咖啡豆品質和沖煮技術(而不是網紅環境或者擼貓)存活下來超過一年的精品咖啡館大概在10家內(原諒我對于精品咖啡館的挑剔)

* 然后是這些精品咖啡館顧客里,有興趣自己動手的人。這里可以參考各大咖啡培訓的班次和參加人數,可以看到班次頂多一周一次,然后每次都是10人以內,剩下的目標客戶進一步縮窄了。

* 再來問問,在這些咖啡狂熱愛好者(而又不是咖啡從業員)的人群里面,我們可以接觸到其中的多少人?他們有多經常的需求出來炫技/交流/練習?這個頻次足夠養活這個工作室的基礎支出和器材損耗嗎?

* 如果覺得這個人群太少,我們有足夠的資金和良好的marketing方法去培養市場和擴大宣傳嗎?

當細想到這里,往往就可以冷靜下來(一點點),單單一個開放式吧臺的idea應該還是不足以養活這個工作室咯。。


啟示二:你想什么,就會得到什么


前幾天一位朋友搞了一個Fireside Chat(爐邊談話),里面提到一點:

If you create a company to purely make money as a priority rather than believe purpose, then you've already lost -- 如果你創建一家公司純粹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某個信仰,那么你已經輸了

三年前我或許是這么想的,現在,我看到的第一反應就是:放狗屁!

每個自詡有情懷的人估計都很喜歡上面這句話,當初搞這么一個咖啡油畫工作室的時候,自問也更多是為了信仰、情懷而不是為了賺錢,但歸結起來,這恰恰就是現在工作室不賺錢的很大一個原因。

當初籌備工作室的時候恰巧拜訪了一位朋友,他剛剛在廣州最繁華的地段開了一家音樂主題的咖啡館。他跟我分享了一路走來的經歷:當他開第一次開店的時候想的是“試試吧,不要虧太多就行”,于是以虧了幾萬塊結束。第二次開店他跟自己說“要正經地做,多少得賺點錢不能虧”,于是結果還真的輕輕賺了幾萬塊。于是,他得到一個樸實的結論:“你想什么,就會得到什么”。這一次開店他說的就是“必須努力好好賺錢做大生意”!現在他們已經在鬧市區開了兩分店做得紅紅火火。

我不確定情懷和賺錢究竟有沒有沖突,又能不能共存,市場上還是有不少產品走紅靠的就是賣情懷,但我相信的是,做事情背后的價值觀和目的很大程度決定了事情的結果

我Partner曾經拉著我討論這個工作室的vision/strategic/value(當時被某司的培訓洗腦了),我唯一還記得當時大家都同意的就是“be brave”、“be open”和“賺錢不是首要目的”。回過頭想想,大概當時就是因為這個勇字當頭,所以我們敢于不顧后果地去做這個跨界的嘗試;因為這個開放,所以我們能夠接納各種不同看法不同愛好的朋友齊聚在這里,更不會肆意去評論各同行;但也因為同意賺錢不是首要目的,我們其實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去宣傳和去想一個更好的盈利模式。

如果你真的只是想賺錢,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地對自己坦白,生意就是生意,我就是要賺錢,如果情懷能賺錢我就玩情懷,不談情懷只賺錢也沒什么好羞恥的!


啟示三:丑話一定要盡一切可能的說在前面


準備籌備這個工作室的時候,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地點,后來機緣巧合遇上另外一位搞花藝工作室的朋友,于是大家就一起合租了一個兩層的公寓。

剛開始聊的時候,大家想的都是說一起搞正好可以互相引流客源,可以一起互補環境,一起分擔租金,完美啊!實際上,“相處好、同住難”實在是千古黃金定律,這絕對不是什么脾氣好,互相遷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比如細微處的搞衛生分工,通常相對潔癖的一方總是比較難受,可能一方覺得已經搞好了,另一方卻覺得還是不干凈。比如一起合作搞活動,一方覺得可以隨性搞,另一方卻覺得要精密計劃最后抱怨只有單方付出不公平。。如此種種,看著小事,卻實實在在的消磨了大家之間的情誼。到最后朋友因為各種原因要提前退租了,大家不愉快之余我也險些要提前結束工作室。

后來跟其他朋友聊起來,發現死在合伙人、團隊因素的創業項目實在多如十之八九。大家一開始總是會聊準入準則,好像這個生意就是穩賺了,于是得好好計劃怎么分錢。卻經常的非常避諱去談及退出準則,大家都拍著胸口說,我死也不會退出的!結果后來萬一發現還真是不賺了,于是又開始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各種撕破臉。

創業本就是99死1生,能遇上合適的團隊和合伙人,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緣分,強求不得。要創業之余還留有情誼,還是得先把丑話說在前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研究Filecoin的邏輯之前,IPFS作為其存儲實現的協議,其關鍵特性需要有初步的認識。IPFS是在前人的基礎...
    西二旗李老師閱讀 984評論 0 2
  • 嘿,想你們了,不同之前,之前的我,特想成功,想什么都是和成功有關系,雖然走的很快,走的風光,可是內心有點空白,之前...
    祝君工作室閱讀 142評論 0 1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相比春日的明媚,晚秋更多了些許孤傲,而眾多的詩人也偏愛這與眾不同的季節,由此而...
    Senven詩瑪閱讀 236評論 0 5
  • 剛進入大學,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好奇、未知和迷茫。和其他人一樣加入了各種學生組織和社團,本著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
    a8bcc77956cd閱讀 3,637評論 14 16
  • 書法班接孩子。一進門,平日里乖巧的小超正板著臉坐著,不說話,也不寫字。我隔著桌子問了句:“怎么了,小超?”他抬頭看...
    笑對紅塵閱讀 767評論 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