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愛讀的這 8 本書,滋養了他的儒雅斯文和絕代風華!

4月1日,是哥哥張國榮的祭日,算來他已離開我們 16 年了。

張國榮一生演繹了許多經典角色,也演唱了眾多經典歌曲,在舞臺上,他顛倒眾生、風華絕代,在角色里,他形象多變,游刃有余,他性格謙和,待人友善,屢屢提攜后進,在圈中是有口皆碑的“哥哥”一樣溫暖的人。

張國榮儒雅斯文而又風華絕代的氣質和他喜歡閱讀分不開。他在英國上學時便輔修英國文學,能大段大段背莎翁的劇作,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喜歡靜靜的看書、聽唱片、看電視想東西。早期在上海拍戲、開演唱會,就經常悄悄一個人跑去紹興路一家書店看書。張國榮的文章也寫得很好,曾多次撰文在報刊發表。

哥哥張國榮在上海漢源書店看書

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這段話簡直是哥哥的寫照。

以下 8 本張國榮喜愛的書籍,分享給大家。


1、《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樹

是一部動人心弦的、平緩舒雅的、略帶感傷的戀愛小說,是村上春樹早期的經典之作。張國榮很喜歡,并把它推薦給了多次合作的好友梁朝偉,梁朝偉自稱“書癡”,喜歡讀傳記文學,也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了這本《挪威的森林》。

2、《青蛇》

作者:李碧華

2002年,張國榮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作過一次演講,主題是“如何演繹李碧華小說中的人物”,談到他主演過的《胭脂扣》《霸王別姬》等電影作品(李碧華原著小說),并表示很喜歡李碧華另一部小說作品《青蛇》。另外,他在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中也說過:我好鐘意李碧華寫的東西,合我心意,都是一些醉生夢死的故事。

3、《上帝死了》

作者:尼采

張國榮和葉童曾合作電影《烈火青春》,戲里葉童飾演的角色拿著這本尼采的《上帝死了》,張國榮飾演的角色問她:“你看這個?”,想必是他根據自己的喜好配合劇情挑選的書。張國榮喜歡看尼采的書,他在2000年舉辦的熱情演唱會里所表現出的“從天使到魔鬼”內涵,便是借鑒了尼采“我就是上帝”的理念。

4、《藝伎回憶錄》

作者:阿瑟·高頓

張國榮早先在雜志《君子》采訪中提到《藝伎回憶錄》這本書:“不久前,我代表《星月童話》,到加拿大出席香港旅游協會的一次宣傳活動,陳方安生也有出席。留加期間,我那位書不離手的家姐向我介紹了一本書,那就是《Memoirs of geisha》(《藝伎回憶錄》),聽說Maggie(張曼玉)也將會拍攝這部著作。以往很多外國作者都未能一針見血地捕捉亞洲人的心態,但此書作者的筆觸也算接近。從日本藝妓令我想到亞洲人的角色和地位,依我看,亞洲人的生活圈子無疑是太狹窄了也難怪亞洲演員在荷李活電影中的角色,多流于那種充滿怪氣的規范,令我很不舒服。”

5、《孽子》

作者:白先勇

《孽子》是一本講述同性之愛的書,是張國榮的愛人唐鶴德的枕邊書,唐先生把這本書推薦給了張國榮。《孽子》是臺灣作家白先勇創作生涯中唯一一部長篇,以第一人稱敘述臺北中央公園里一群淪落少年,細膩描述了他們不為人知的生活。

6、《樹猶如此》

作者:白先勇

張國榮去世后,作家李碧華在寫張國榮的悼文《血似胭脂染蝶衣》中提到,哥哥喜歡這本書,而且一個人靜靜地在角落里看完了。《樹猶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選集,主要收錄他回憶個人經歷、親友交往的文章,“以血淚、以人間最純真的感情去完成的。”

7、《莎士比亞全集》

作者:莎士比亞

張國榮在英國讀書時輔修英國文學,他在英國讀書的老師在采訪時說到:在英國讀書時張國榮參加莎士比亞劇社,很多段落他都能完整背下來,他很擅長演講,讀古英文很厲害的。

8、《向左走,向右走》

作者: 幾米

“我坐火車從布魯塞爾到阿姆斯特丹,沿途經過幾百個小鎮,飛過幾千里土地,遇過幾千萬個人,我開始懷疑,我們唯一可以相遇的機會,會不會已經錯過了?”張國榮作曲并口白的歌《這么遠那么近》里,他提到幾米,臨場發揮念白:我買了兩本幾米的漫畫,另一本,將來送給你。

哥哥張國榮看過的書和喜愛的書,遠不止這 8 本,這里舉滄海一粟,以便大家感受到哥哥溫文爾雅,知書達理,風華絕代氣質因何淘養而來。多讀書,是我們逃離庸常,使內心變得豐富有趣的最有效的方式。


推薦一個可以買書的二手書店,是個微信公號,叫【回流魚】

在線回收二手舊書,翻新消毒再以二手價出售,可以買到很多便宜正版舊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