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在‘得到’《何帆的北大讀書俱樂部》專欄,何帆老師講解的主題是關于‘如何認識自我’。
講人性的奧秘時,何帆老師說:流行的人性觀認為,人是理性的、自由的、平等的,但事實上,人是非理性的、不自由的、不平等的。
隨著心理學、腦神經(jīng)科學、遺傳學以及進化論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這些觀點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同。
在《人性的奧秘2:請你來給上帝當設計師》一文里,何老師讀了一段《胡適日記》:
7月4日 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
……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么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7月18日打牌。
聽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是忍不住笑了。笑話多、故事多、警句多,這是何老老師專欄的特點。
再返觀自己,我們是有多不理性、不自由啊!
最近一段時間,我過得特別迷茫、特別懈怠。大概是半個月以前寫了一篇叫《這個冬季,給自己一個蛻變的機會》,冬天還沒來,只是那時候突然大幅度降溫,中秋的季節(jié)一下子從夏天模式直接跳到了冬天模式,感覺是挺冷的,擔心自己因為天氣寒冷而變得懶散,所以周末作業(yè)趁機就寫了這樣一篇文章來給自己打打氣,以作提前預防。
但這樣似乎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變得比以前更加懈怠了。如果是完全沒有過多的想法,只求安穩(wěn)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八小時之外心安理得地墮落,這樣起碼也還好。但偏偏理性思維告訴自己,不能如此懈怠,人是要有所追求的,現(xiàn)在的墮落就是往后日子悲慘的源頭。在墮落之后這樣一想,人就會變得無比焦慮起來。
每天想著要讀多少書、精讀幾個‘得到’專欄,并且最好能都留言、還要計劃學習英語、鍛煉身體等等。但一懈怠之后,幾乎每天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搞得自己很焦慮,但第二天又重復昨天的故事,似乎進入了一個死循環(huán)。
最近的確工作量比較大,整天工作忙忙碌碌。另外我的學習計劃本身可能不科學、不合理。但除此之外,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根植于基因內(nèi)部的惰性。比如總是把注意力浪費在很多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既然知道計劃的不科學不合理為什么不及時調(diào)整等等。
每次理性的自我和非理性的自我總是打得頭破血流,理性說努力吧學習吧,非理性說在玩會吧在多睡一會也沒什么的,往往每次都是非理性的自我占了上風。每次懈怠之后,總能找到一大堆合適的理由來說服自己。
但冷冰冰的事實是,無論找出多少足以自我寬慰的理由,那些因為我的懈怠而白白流逝的時光將永不復返,我永遠也不可能和那些時光成為朋友。
何帆老師說:“所有能夠教會我們謙卑的學問都是好學問。”當我們知道自己并非完全理性之后,我們才會變得更加謙卑,更加虛心。這是好事。
希望我們在認識自我的路上,學會謙卑和虛心,然后多一點理性,多一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