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了一番自己這個月的影單,如果我別那么喪,大概讀的書還多些,哈啊哈。
1.不求上進的玉子
因為這部劇和愛的成人式認識了阿醬,完全沒意識到是一個人,還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她,找出某些粉絲制作的成長回顧視頻,默默圍觀。高強度還原我假期頹喪的狀態,太過接近事實以至于全片沒什么起伏,果然是日常。結局到來的時候我還咦了一下,莫名其妙的就結束了。應該說是很含蓄的把想傳遞的東西隱藏在一些細節里,玉子畢業后當啃老族,遲遲不愿離家獨立,反對父親再婚,依賴父親,沒有朋友,沒有追求和工作,她和我們都一樣只想做一個不想長大的孩子。
2.命運石之門
忍到十一集,后面果然沒讓我失望,主角對現在的后悔和不滿妄想去更改過去,去跳轉時間,這是人的奢望,但很有趣。蝴蝶效應使整個世界性在作者手中敞開可控的風暴,腦洞打開。
3.多田便利屋
里面的三個主要男演員簡直是行走的荷爾蒙體,演員自身的個人魅力賦予整個影片難以言表的情愫,日影的慢步調更凸顯主人公們慵懶性感的特點,二人之間逐漸加深的羈絆和日影不按套路的劇情走向,讓我很是享受。
4.遺愿清單
看完沒什么驚喜,俗套卻滿含溫情的輕喜劇,兩個老人因緣際遇成為老友,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相互支持的完成此生遺愿,走向狂歡的路上。但最后兩個人全都回歸現實,投入家庭的懷抱。之前那段日子就好像繁星般遙不可及,但是這樣的結尾卻如同浮塵沉淀,回歸質樸。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也不知道在死亡面前有什么是真的不能放棄的,我尚且不能分辨有什么是周圍的一切灌輸和強加給我的愿望,還是自己出自自我意愿想去實現的信念。不過遺愿清單,如果身前沒認識一個土豪,大概也難以完成。
5.賭博默示錄
雖然畫風不怎么樣,但是刷我三觀,賭博不僅僅是技術活啊。摘抄一段話:一般,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從這種幻想中醒悟:度過無聊的每一天,虛度年華,不管到了幾歲都還是那句話,“自己人生真正的戰場還在前頭,因為我根本沒有拿出全力,所以現在只有這種程度啦。”一直這樣說著。衰老,死去。到了那時,才意識到,至今所經歷的一切,全部都是真實的。人不會活在虛假之中,也無法死在假定之下,那是當然的,問題是是否認識到著理所當然的事實。
6.網球優等生
無法抗拒運動勵志番的誘惑,所有的成功只要經過努力就可以得到,而平凡的主人公掩藏的天賦在短短幾話之后就暴打那些辛苦訓練的人。這個主角最讓我佩服的不是打網球記筆記的特技,也不是扛著好多筆記本走來走去的事,而是在面對無法戰勝的局面,仍然沒有放棄,抱著不會輸的信念,專注于得到一球一球的信息,攻克一球再攻克一球的耐心。日本漫畫認識了好多運動,因《乒乓》認識乒乓球,因《四葉游戲》認識棒球,《灌籃高手》認識籃球,《網球王子》認識網球,《排球少年》認識排球,《飆速宅男》認識自行車競技,《冰上的尤里》認識花園滑冰,《頭文字d》認識賽車,《all out》認識橄欖球,《野球前鋒》認識足球......不想寫了,發現越寫越多。
7.beck
高中時期最喜歡的劇,再刷一次,已經產生抗體了,不再激動。這部劇讓我產生聽搖滾樂和爵士的欲望,圍繞著高中生小雄的所有人的羈絆就像生命獨特的禮物,讓年輕的我羨慕不已。這部劇讓我向往裸泳,向往在泳池邊放煙花,向往live house,向往和朋友夜談然后在下雪的清晨散步回家,向往55號T恤,終究向往自己沒有得到的青春歲月。
8.亞人
看完這部劇其實有點不懂為什么在亞人被欺壓的待遇下,亞人主人公反抗的不是人類而是發起亞人革命的佐藤。后來看到《傷花怒放》書里講到搖滾樂發展過程中牽扯到政治抗爭的時候說的一句話“革命是種關系著無辜者包括性命之內的巨大付出的事情。暴力可以改變世界,但其最可能造就的仍是一個暴力的世界。”最后作者結局把佐藤的革命變成其自我滿足的殺人游戲,這也是作者的答案。
9.亞當斯一家
詭異奇特的劇情和設定,每個人物都很稀奇古怪卻吸引人,這一家人是獨立于世的怪胎,她們擁有的就是對彼此的愛,支撐著彼此。用黑色哥特外衣也遮不住這是一個講述愛的故事。
10.愛的成人式
結局確實沒想到,明明很明顯的事卻怎么也沒想到那去,不斷往復雜處揣測。我覺得女主的做法好奇葩并且意外的殘酷冷靜,面對感情問題,能及時抽身也是本事。現實中這種女孩子,我認為還是蠻恐怖的。
11青春時代
略帶懸疑的青春鬧劇,5個女孩在自己的青春時代相互支持依靠,不斷磨合打鬧前行,卻綻放別樣的光芒。誰的青春,沒有在心里住著一只鬼,那是自身陰暗過去的殘肢,是沒能將自己從過去解脫出來的淚水。我們在現實磨搓之下,戰戰兢兢地小心分辨前行的方向,也最終學會和自己和解,和別人和解,畢竟生活向前,總有迷途。
12.瑞克和莫帝
幽默犀利而又無所顧及的吐槽各種敏感的話題,用無厘頭喜劇的外衣包裹涉及種族,宗教,歧視,家庭,核彈的辛辣內核。腦洞大開,完全猜不到劇情走向,每一話都是享受。
13.重金屬搖滾雙面人
這是一個惡趣味搞笑番,雖然我沒怎么笑啦。主角的雙面人生笑料百出,但是我一直在想這個劇到底想告訴我什么?看到最后,我卻怎么也無法阻止自己從喪氣的漩渦里逃脫。主人公內心向往小清新的自彈自唱,卻意外成為重金屬搖滾樂主唱,他無力應對現實,卻苦心想回歸理想,這是現實和理想無法平衡的巨大差距。他屈服于外界強加給自己的標簽:應該是叛逆反社會的惡徒,又以自己的方式堅持自我,這點尚且可敬。但是結果就是我們認為荒誕的笑點。終究有一方得放棄,他既沒有選擇現實,也無法放棄理想,兩者相持之下,他既得不到現實的安穩,也無法獲得理想的平靜,唯有在一條道上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