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一些人學得比別人快,同樣的事情做得比別人好,一直以來我總以為這是帶著一種天賦的能力,素不知《元認知》一書卻告訴我,根本不是這么回事,有些人的確天賦異稟,但更多人卻是通過后天習得得到的能力。
元認知一詞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提出,它是一種反思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其實縱觀書中知識點,我覺得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把自己當成記者看待。
1、通過鍛煉具備的能力
記者我們都知道,一般沖鋒陷陣除了士兵就是那些為求真相也好,為求快有爆點也好的記者。他們行動力超群,通常能快速評估當下,可以行動就行動,就算不能行動也創造條件行動,走在事情最前沿。但除了有必須得行動力外,還離不開全面思考。
2、俯視思維看問題
全面思考類似于上帝視覺,因為我們從高處往下看時候,通常會看得更全面些,思考也是如此,俯視思維看問題更能看到大局所趨,更多用客觀角度看問題,從各個方面出發,把問題看成一個網,而問題點則是網點,把點逐一擊破,網自然不復存在。
而為了能更好地全面思考就離不開不斷學習,必須快速打破各個領域邊界,才能提升元認知能力。之所以提升認知能力,是關乎作為一個記者是否能一針見血深入事情本質,從而一環扣一環,哪個環節脫節也成就不了一個優秀的記者。
3、追終溯源持續跟進
一位優秀的記者不止行動驚人,而且還會仔細思考所有來源,辨別事情真偽。
對待問題除了追終溯源以外,還需要持續追蹤,因為一項任務和問題的解決通常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持續跟進,在不斷追尋中得到解決方案。
但有時候可能做了那么多努力,但解決方案卻不一定會帶來成功,就像記者報道的真相可能也會讓人難以接受一樣。但既然已成事實,就需直面人生,并且要用自己的元認知,做好面對問題成敗的準備。
如果用當記者的心態來處理問題的話,對于問題任務我們會擁有更加理性的判斷。通過多視覺思考形成大局觀念,有利于更全面看待問題,不斷學習打破自身局限,才能不斷提升不斷成長,從容解決難題。而完成以上這些,離自己是個聰明人的事實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