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中國文學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些故事與故事里的人物都是不朽的。《唐代傳奇》里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和人物。比如《霍小玉傳》里的霍小玉,《鶯鶯傳》里的崔鶯鶯,我今天就來講講《李娃傳》與李娃。
《李娃傳》是唐代白行簡所寫的傳奇小說,這里面描寫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唐玄宗天寶年間,一個出身于地方富豪的滎陽公子某生,父親十分看好這個兒子,準備了銀兩資費送他上京趕考。但是,他的父親還真不了解他的這個看似聰明的兒子。這個年輕人并不是一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主兒,他來到長安以后,很快就流連往返于平康坊的煙花柳巷之間。在平康坊里,偶遇名妓李娃,他就春心蕩漾,一見鐘情,本來足夠用兩年的盤纏很快就被揮霍在李娃身上。妓家的游戲規則是認錢不認人。有錢時笑臉相迎,無錢時冷若冰霜,此時已經身無分文的滎陽生被騙出了妓館,兜了一個圈子,不見了李娃的蹤影。
身無分文,饑寒交迫,羞愧怨恨,有家難回。流浪漂泊中病倒于街頭,幸好喪鋪的伙計救了他,幸好還是一個讀書人,他以在喪場上唱挽歌謀生,并因為動聽的嗓音而名揚京城長安。但就在他與人比賽唱挽歌的那天,他被自己來京出差的父親發現,于是他就被自己怒不可遏的父親暴打的昏死在路上。之后,滎陽生的遭遇更加不堪了,在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來以后他又淪為了乞丐。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鄭生偶然走到了李娃家的門口。看到鄭生面目全非的悲慘狀況,李娃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李娃給自己的義母繳納了贖身的錢后搬出了妓館,開始全身心地照顧這個因為自己才落得如此下場的年輕人。她先是用了一年的時間調養好了鄭生的身體,接著又給他買齊了書籍,鼓勵并鞭策鄭生為科舉考試做準備。
經過多年的努力,鄭生終于在科舉考試中獨占鰲頭。狀元鄭生被皇帝任命為成都的一名官員,在他準備前去赴任的時候,李娃來向鄭生辭行,她告訴鄭生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了,現在是時候該離開了。鄭生苦苦懇求李娃留下,經過妥協,李娃答應送他入川到劍門。到了劍門后,鄭生和李娃遇到了鄭生已經成為成都地方長官的父親。鄭生的父親看到兒子已經改過自新,所以就原諒了他,并且承認了兒子和李娃的婚事。從此以后,李娃相夫教子,侍奉雙親,和鄭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這個故事里,滎陽生這個人物就是一個讀書讀得好,但卻是毫無處世經驗的富家子弟。他并不是一個風流嫖客,所以他對玩女人還是沒有任何經驗,他初見李娃,是實實在在的動心,是一種迷戀,在與李娃交往后很快沉迷于情色,這也難怪,一個長期關在家里,整天在書本中尋前程的讀書郎,那經得住一個貌似天仙的情場尤物的誘惑,他千金散盡只圖一時快活,根本不想這世界上還有陷阱。
再說李娃,她既然已經淪落風塵,逢場作戲,謀取錢財是理所當然,一切都是自愿,你有錢時我陪笑臉,獻肉體,今日歡笑復明天,后天你沒錢了,對不起,你就得離開。沒有別的辦法,妓女從來不會養窮人。所以滎陽生沒錢了,李娃配合她的老母設圈套拋開他這是必然的。
李娃對這個滎陽生是有好感,這種好感就是他的無心機,他的初出茅廬的純情,至于愛嘛,那是談不上的,李娃這個人物是不同于霍小玉的,霍小玉從一開始就是在謀愛,她在為自己謀求一個可以依靠的主人,而李娃則完全沒有,她在故事的第一個回合中只是一個妓女。
但是,隨著事件的發展,李娃的真性情得到了展現,她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她并沒有完全沉淪為一個麻木不仁的妓女,她并不只是為錢生為錢死的人,做妓女只是她的謀生手段,她的精神世界中還有情,還有義,還有良心。
滎陽生的淪落街頭,他的不幸遭遇與李娃有關,當然如果她的心靈世界已經腐爛了,那么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了,一切與她無關,她盡可以依然這樣迎來送往地活著。
但李娃不是一般之妓女,甚至她的心智還高于一般之碌碌女子,李娃的人性光芒于她在白雪里重逢滎陽生的那一刻起就馬上閃電般地展示出來了。
她聽見他的聲音時就立刻知道這是滎陽生,當她看到他的狼狽不甚的處境時,她就已經良心發現了,她決定要收留他,并且她下決心要重新塑造他,讓他恢復意志,讓他重新站起來。
為此,她為自己贖身,全身心地投入拯救滎陽生的計劃。
在李娃的財力和精力的支持下,當然還有李娃的女性的溫柔的滋潤下,滎陽生完全恢復了一個讀書人的模樣,更主要的是精神的自信和振奮。
滎陽生實現了科場的夢想,此時的李娃選擇了退出,進一步彰顯了一個奇女子的形象,盡管此時的她更需要有這樣一個男人來依托終身,但是她是想表明,我只是完成了良心的自救,我所做的一切并不足于讓對方感激我,更不企圖對方用婚姻作為回報。
《李娃傳》所塑造的是一個超凡的女性的形象,一個風塵女子的愛與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