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就是懦弱!你就是無知!憑什么怨責譏評別人!”
? ? ? ? 每天怨人與自責甚用呢,扶正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有用的部分吧,靜下心來弄明白如何生活,這對自己才是真正有正向作用的部分,哪些要做哪些就免了,思前想后是要,還要想對方向。作為女性活至33個年頭,碰著些事,碰著了,才血淋淋并痛徹心扉地意識到作為女這個性別還意味著什么。
? ? ? ? 我是出生于中國80年代的小孩,從小依然接受著去性別化的教育,一直被告知男孩女孩都一樣,男生能做的,女生同樣能做。于是乎,我?guī)资陙磉€真的傻傻以為男生如何,我也如何,性別大概就是除了上廁所方式不同,身體長的有點不同外,便無他異。殊不知,這樣的成長教育已經(jīng)深深地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一步錯,步步錯。
? ? ? ? 人生最怕一個“悔”字,我卻一悔再悔。每當意識到遺憾已鑄成,便悔不當初,痛不欲生,往往復復循環(huán)不止。果然無悔的人生是需要智慧,且越早明智便越有機會無悔。那些嘴上老是說著不在乎、不想要的東西,恰恰就是說者最在意最想要的,再虛張聲勢地想要騙過自己騙過別人,始終真心騙不過,那綿長無盡頭的空洞與無助會深入每個毛孔,侵值于靈魂最根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這個被寄生靈魂的一切感知,因此這個靈魂會變得無常,在皮肉軀殼掩蓋下表現(xiàn)出來的人類行為會顯得難以捉摸,令人費解。
? ? ? ? ?咋們中國人由于有共同的“成長養(yǎng)成”環(huán)境,所以多數(shù)人的行為表現(xiàn)均顯現(xiàn)“國人共性”,集體人格不健全,且不健全表現(xiàn)的點線面均不一樣,千變?nèi)f化,但根源絕壁是從共同的錯誤與畸形的社會教育國家教育而來,大多數(shù)表現(xiàn)出來的所謂行為異常、素質(zhì)問題,多與此息息相關,個人有悔若太過自責,一邊自責一邊追根索源,終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渺小與個人的悲劇往往深陷網(wǎng)中。是生于網(wǎng)中,活在網(wǎng)中,死于網(wǎng)中。我想起草間彌生的“網(wǎng)”,宇宙萬事萬物何嘗不是在網(wǎng)中生發(fā)消亡呢,誰都是網(wǎng)中人,你若看破宇宙幕布,便有機會一刻間放下自我執(zhí)念,靈魂也在這一刻間得到一絲喘息與休恬,雖然此刻極其短暫,轉(zhuǎn)瞬即逝。你也可以和美國的大衛(wèi)一樣,理解這個世界為“愛”,既是你所有的苦痛都出自宇宙之愛,它只想你好,引導你的靈魂走向升華,升華需要各種修煉,于是事件會循環(huán)往復地重現(xiàn),直到你攻克才能停止循環(huán)。
? ? ? ? 這個思想當然是高明的,但我卻深信不了,因為靈魂是否存在,還是個問題。
? ? ? ? 所以,回到“悔”,我們一己之力怎可能力挽狂瀾,個人的“悔”咋看之下確是自己無知給作的。個人的悲劇是集體的悲劇,集體的悲劇是人類的悲劇,而人類的悲劇便是智人這一物種的生存本質(zhì)。正如黃子華棟篤笑所講,你的錯是你媽媽的錯,你媽媽的錯是你媽媽的媽媽的錯,你媽媽的媽媽的錯是你媽媽的媽媽的媽媽。。。再追下去,不就是這樣嗎?
? ? ? ? 要怎么延續(xù)自己的生命,要如何面對余生,其實是自己可以選擇的,過了自己這關,便會好很多,但要過自己這關卻怎能一個“難”字能形容,所以還是自求多福,各自各掙扎,回到原點回到現(xiàn)實回到此時此刻的循環(huán)中去,悲歡離合總要有人來演,分到頭上是什么角色便是什么角色,問為什么也只是徒勞,永遠沒有誰會對你解說個中緣由。
? ? ? ? 易經(jīng)有云“亢龍有悔”,多少際遇是過后才后知后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