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鋒對話》中的主角是簡永雄。此次星鑒網(微信搜索:IPFS-FIRST)與他的獨家對話,將從全新的角度了解到他對區塊鏈及IPFS的認知和見解。
簡永雄
礦海會創始人
北京袋鼠云科技聯合創始人
對于不明白區塊鏈的人來說,他們的認知是:國內有一群人(幾百萬左右)在玩一種高度泡沫化的游戲。對于接觸了區塊鏈圈子的人而言,其實區塊鏈也分種類和族群的,大概的分類為:幣圈、鏈圈、礦圈。
這三個圈子有著很大的差別,三者的人群也并不相同。業內一句玩笑的說法是幣圈門檻太低、風險太大,鏈圈技術壁壘太高,只有礦圈是“躺賺”的節奏。三者之間誰也看不上誰,且存在著互相鄙視的情況。但在幣圈低靡、鏈圈無落地的時候,礦圈無疑就變成了鄙視鏈上相對安全的群體。
礦海會的創始人簡永雄無疑也是這么認為的。
作為2015年便進入區塊鏈行業的資深礦場主,簡永雄一直被大家親切稱為“礦霸”。跟他接觸過的人,都會被他強大的邏輯思維和有條不紊的表述能力折服,他所運營的項目業務覆蓋礦池、算力、錢包和量化交易,打造了圍繞挖礦搭建的一個生態閉環。
第二次見到簡永雄,是在他北京公司附近的咖啡館。就在“閩籍互聯網創業者”大會的前夕,簡永雄來自于走出了美團王興、今日頭條張一鳴的福建龍巖。
王興和張一鳴都以特別超群的思考能力和推動能力聞名。簡永雄也不例外,這好像是福建龍巖人的特色:擅學習、以點攻面。
簡永雄接觸到比特幣的機緣特別有意思,幾年前,他看了一本書,書的內容是描繪比特幣在未來生活中運用的場景,簡永雄大受啟發,于是決定好好研究比特幣。
2016年,簡永雄用一己之力嘗試在云南做礦場,困難重重;2017年,他開始借力合伙建礦場,柳暗花明;2018年發力區塊鏈金融,為參與比特幣等區塊鏈數字資產挖礦的投資人提供五星級標準化管理服務,前景大好。
幣圈浮躁、鏈圈空洞,簡永雄認為“挖礦”才是一件永恒不變的事,在他眼里,礦圈的人相對單純許多,無論是愛好者還是從業者,他們整日繞著礦機、電費和幣價轉,礦池企業間也少有傾軋、互踩的現象,大家都比較抱團,也比較團結、樂于分享。
從實體經濟來說,挖礦確實是最容易落地的,因為挖礦本質上是無數的超級計算機在進行數據計算,進行網絡記帳,大數據時代人類越來越需要這種計算能力,BTC礦場、ETH礦場,包括未來的Filecoin礦場都是如此,它們的產業鏈條是能夠帶動線下實體經濟發展的。“我認為這個行業是金融行業,最終能堅持下去的是做礦場服務。”簡永雄說。
在區塊鏈領域,有很多人都是既挖礦又買幣,甚至還參與項目應用,也就是三個圈層都涉及,哪哪也不能落后。但簡永雄和團隊卻只根植于礦圈,深扎在里面。
他說:“你要把自己的事情做成一根針,這根針越磨越鋒利,到時候想突破哪個點甚至哪個面都會事半功倍。”他們相信未來三到五年整個區塊鏈資產的規模有可能會達到一百萬億人民幣,如果這些資金在交易所的二級市場買幣,那么最終這些財富至少有一半會流向底層一級市場,也就是挖礦產業鏈。所以簡永雄傾其所有投入到這個“針刃”上,用心去打磨好自己的產品。
簡永雄認為區塊鏈的本質是金融,這一領域的金融產品很多、衍生品更多,但真正的金融服務很少,所以他認為給投資者提供金融服務以及專業化的風險對沖服務具備非常大的潛力,能讓普通的投資人有更多的工具來抵抗整個投資的風險,有方法有指導地進行有規律的投資行為。
很快,簡永雄身上的標簽又多了一個——礦海會創始人。礦海會的主要目標人群是挖礦產業的礦工,社群的宗旨是跟礦工形成更深層次的溝通,形成一定頻次的交流,并且為他們提供更加專業像風險對沖等金融服務,助力大家在挖礦產業上能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和抗風險意識。
簡永雄表示:“礦工是很細分的領域,基本上也沒有什么社群,很多是浮于表面,大多停留在聚會這種層面。礦海會就是要做不一樣的社群,聯合更多算力,做更有意義的事,為礦工謀福利。”。
據了解,簡永雄運營的項目算力平臺已經開發完畢,并在云南、四川、內蒙和新疆分別設置了數據中心。以位于云南香格里拉的數據中心為例,包含住房、倉庫、礦場以及變壓器等電力設施,由國家電網供電,管理的算力超過50P,價值超過500萬元。
作為一個技術服務商,哪怕加上了金融服務,礦海會的垂直用戶線也顯得較為單一,營銷點也比較少,所以簡永雄很少“拋頭露面”,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和各式各樣的礦工進行交流,在他看來“礦工”就是頭等大事。
未來,礦海會準備發起行業黑名單數據庫,采用區塊鏈技術,通過曝光不良行為,避免后續礦工繼續踩坑。
采訪后記:
整個下午的采訪過程中,簡永雄的“洗腦”金句不絕于口,好口才暴露無遺,他的敘述風格并非滔滔不絕的氣勢,而是打動人心的說服力,感情豐富真實不做作,闡述充分思辨不啰嗦,讓聽者感到真誠和坦率。他甚至一度告訴我們,作為一家媒體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什么,怎么做好轉型等等,諄諄教誨,言辭懇切。
從金融說到區塊鏈,從比特幣說到IPFS,從媒體說到轉型,如果說豐盈的頭腦能夠帶給人什么,那么在簡永雄身上看到的,不單是深度,更是一種氣質。親和而穩重,幽默且適宜,邏輯單刀直入,觀點一針見血。在最正確的時間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哪怕荊棘滿布,哪怕需要十年才磨一劍,他依然“沉醉不知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