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朵永恒的白荷

? ? ? ? 在這紛擾的塵世間,來巖雅體會它的不問塵俗,不招惹是非,也不驚擾世事。你會明白,人除了吃飯,除了房子,除了汽車,除了奢侈品,更重要的應該有溫暖、撫摸、體諒和安慰。
? ? ? ? ? ? ? ? ? ? ? ? ? ——陳琳麗(冷月白荷)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記得十年前,陳琳麗(筆名冷月白荷)通過網絡和我說過:“我一定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巖雅村這個地方,我一定要讓巖雅早日出名......” 十年后的今天,果真有著無數慕名而來的游人,踏上巖雅的泥土芳香來了,可是白荷卻匆匆地走了......

? ? ? 當我們游讀于《巖雅之戀》冷月白荷的字里行間中,再次走進這個隱秘的村落,也許你會感受到另一個別樣的巖雅。正如白荷所言:“時光荏苒,眨眼帶走些許年。今天的巖雅,游客已經很多,他們慕名而來,行至巷子口,輕輕推開吱吱嘎嘎的老木頭門,安安靜靜地駐足;行至海邊,面對東古潮,聽碧海潮生......”

? ? ? ? 昨夜,驚聞冷月白荷因患免疫系統貧血病離開了人世。這突如其來的噩耗頓時讓我們無法釋懷......初識冷月白荷,源于十年前的網絡交流,我們未曾謀面,卻似曾相識多年。今日擇文一篇,權作我對白荷的深深悼念......

? ? ? ? 說起冷月白荷,人們總會習慣性地將巖雅村和她并聯在一起。白荷寫過,巖雅位于東山縣城約11公里的東山最高峰——蘇峰山北麓,美麗的金鑾灣與冬古灣交界處,屬冬古行政村的偏僻而又美麗的小漁村。這里,是冷月白荷筆下的“香格里拉”;這里,有她童年的記憶;這里給她留下無數成長的軌跡和深深的眷戀......她最愛是故鄉的東山島,她最戀也是東山島的巖雅小村,她時常夢回巖雅,微笑向暖......然而在《巖雅之戀攝年華》一文中,冷月白荷這樣寫道:“我和愛人極愛享受這份寧靜。搬一把古船木的椅,躺一個春秋;尋一抹干凈的垚土,折一段松枝,取一壺清泉,加入茶末,聞一股清香。春去秋來,淡淡地用畫筆將《巖雅之戀》一幅一幅鋪展開來”。在這里,冷月白荷遇見了愛的春天,從此成為阿牛畫筆下的阿花......他們春去冬來,默默筆耕, 用那平庸且不失雅致的字眼與寫意,表達了對巖雅最高度的熱愛,并闡釋了他們對生命無限的向往與激情......

? ? ? ? 多年來,冷月白荷除了從事醫務工作之外,她卻把業余的大部分時間都傾注于對巖雅的抒發與對外推廣,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東山島有個隱秘的巖雅村,她通過各種載體,進行了有力的對外宣傳,與人分享交流,她把無數有關巖雅的圖文作品、民俗風情、古香古色等,通過多種形式推介于全國各地。讓很多人成為了她的粉絲,當人們認識了冷月白荷的同時,自然也就會知道他們筆下的那個巖雅村。

? ? ? ? 來自《閱過山丘》福州的一位文友這樣評論道:“我們雖未謀面,卻因山丘部落在空氣中認識了。拜讀了你發表在“糖水”社交圈的很多作品,成了你的粉。感覺你是開在真實生活之外的一朵野菊花,對著老籬笆老木門可以傾訴一個夏季的心事;感覺你是前世留在東山巖雅的一顆珍珠,對著海上的長風過往的船帆有著說不盡的熱愛與眷戀;感覺你應是天上的仙女因喜愛林先生的丹青粉墨,決意燃燒殆盡自己的那種愛意與付出......在你的文章里讀到了愛情,讀到了巖雅的晨風沐雨,讀到了生命綻放的聲音......”

? ? ? ? 然而,冷月白荷走了......我們敬仰這位能在病痛中敢于漠視死神、不嘆生命無常、不怨命運不公的巖雅姑娘。她有一份自我坦然承受痛苦的高尚品格,她把病痛化成豁達和開朗,卻把自己熔化于巖雅之中。她將滿滿的幸福和洋溢在臉上的笑容,流淌在有關巖雅的美文行間......今夜,我翻閱微博,再次拜讀了她的美文,不禁回想起十年前那段跨越時空的談心,幾度眼眶濕潤,萬分悲痛和惋惜......

? ? ? ? 冷月白荷,多么圣潔恬靜的名字,你那輕松愜意的字里行間,映射著一顆多么堅強隱忍的心,長歌當哭......巖雅姑娘,你慢些走再慢些走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