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不自信了,感覺得了抑郁癥,有點想不開,不知道該怎么辦?

文/小輝同學

圖/來自網絡

1.

有朋友發郵件過來,簡單的說:“我最近不自信了,感覺得了抑郁癥了,有點想不開,不知道該怎么辦?”

由此,來引入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抑郁?!?/p>

網上時常有報道學生做出偏激和輕生的行為,我一路走來,也有不少類似的事在自己的周邊發生。初中也有,高中也有,大學就更多了。

很多不良事件,離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遠,特別是在這個壓力感十足的時代里。

學生那些偏激和輕生的背后,我覺得最大的病因就是“抑郁癥。”

說起抑郁癥,對你而言應該并不陌生。抑郁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言語動作減少,行動遲緩為典型癥狀。(你要注意自己。)

它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損傷我們的家庭和社會,根據一項調查報告:約15%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

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郁癥已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

我把抑郁癥稱為“精神上的癌癥”。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肉體上的疾病往往能通過藥物治療,快速的治好。但是抑郁癥,它是屬于心理的范疇,縱使用藥務治療,也是難以根治的,而且是慢性的。

有人對抑郁癥患者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有75%~80%的患者多次復發,抑郁癥患者需要進行預防性治療。發作3次以上應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服藥。

也許你會說,抑郁癥不是可以用藥治療嗎?是可以的,但是效果不明顯。一個人最難治理的就是心病了,特別是一個人的思想意識受到了某種疾病的控制。

全世界,約15%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這是相對于整個社會人群而言的。學生的心智不完全,抗打擊能力小,壓力也大,死于抑郁癥的概率會高于這個比例。

2.

上面我的表述,并不是再聳人聽聞,而是客觀的分析,讓你知道抑郁癥的危害。

好的,我們接著來聊聊為什么會產生抑郁癥。

根據科學家研究,導致抑郁大致可以推測癥遺傳因素(10%),生化因素(25%),心理-社會因素(25%),其余的因素暫時還沒有定論。由上面的比例大家可以知道,心理原因是導致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遺傳和生化是我們很難改變,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心理。

在我看來,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癥,它主要來自于外在與自身。

當“外在的憂郁因子”(個人觀點);例如:災難,挫折,失戀,家庭離異,成績不好等多了自身的“抵抗憂郁因子”(個人觀點),我們就會產生憂郁。

我們自身都是有很強的抵抗力的,即使憂郁了,自身可調控或者利用本能的防線來趕走那些外在的憂郁因子。短時間的憂郁是正常的,如我們的情緒難免會有波動,但是我們也可以很好的去調控它。

只有一個人自己或者外界把自己的防線奔潰了,他就會陷入憂郁的漩渦之中,時間久而久之,若沒人去指引他或者自身免疫難以抗擊憂郁,他就大有可能得上抑郁癥,那時就為時晚了。

所以,抑郁癥之前,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防患,防患最好的方法就是調控自己的意識(心情等),正確對于外在的與內在的處理。

外在的東西,我們往往很難預測,但是我們可以在難以預測之中,去做一些盡量避免抑郁的事情,例如遠離暴力、兇殺、太悲慘和恐怖的負面東西和影響;

而對于那些已經發生了的,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要看自己自身的調控能力了。

3.

遠離抑郁癥,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個好心情,一個正常的心情。心情好了和正常了,身體最好的防線也就最穩固。

所謂正常的的心情,就是不要過度的興奮,也不要過度的悲傷。怎樣擁有好心情呢?

首先,取決于你看待事物的角度。

幾個例子吧,很多人因為自身長得不好看而憂郁了。

對于外在,我們是很難改變的。首先你要意識到這一點。

但是,你也要意識到這一點,你在很多的方面比那些長得漂亮、帥氣的人要好啊,例如你的人脈、你的性格、你的表達能力....是不是有了自信呢,那么你就少了很多憂郁了吧?

4.

然后,還要學會轉移情緒。

可以通過傾訴,不對生命體或者非生命的傾訴都是有效的。

在你覺得悶悶不樂時,去跑一圈吧;去看下花花草草,大自然的清新美景很快就會消除你的煩惱;去聽一首美麗的音樂....想方設法,用好的方式把你的憂郁因子排出去。

另外,要學會向專家和心理學家咨詢,這樣他們會向你指出一條更可行的道路。

總之,要記住轉移情緒和意識的調整。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的意識層面上對事物有了正確的認識,憂郁就會遠離我們。即使染上了憂郁,也不會長久。

5.

最后,學會換位思考。

很多時候,你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你不懂得換位思考。你總是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看到的外界若不合你意,你就覺得這個世界對你不公平;看到別人不合你意,你就覺得別人對你有偏見......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這些,都離不開你的換位思考。

當你學會了換位思考,很多縈繞在你心頭的死結就解開了。最后你才會明白,原來那個給它套上死結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6.

愿你擁有好心情,遠離抑郁。

遠離抑郁,還有很多方法,你自己找到最適合你的。

2016.3.23

我是小輝,精彩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