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秋夜涼如水,月色亦涼如水。臥室的窗是半開著的,那一簾通透若無的沙窗,終究抵擋不住清風明月潛入。“枝橫翠竹暮寒生,花淡紗窗殘月明”,望窗外夜色朗朗疏疏,歲已中秋,人入中年,忽然地有了想寫些什么的沖動。
? ? ? ? 端坐窗前的書臺,緩緩打開久已不曾開啟的抽屜。翻出半沓暗黃的信箋,輕輕撫之,冰涼而又憔悴。是啊,多少年未曾提筆,如今對著這滿紙潔白傾訴再無人知曉的心思,不知從何下筆?“欲將心思付瑤琴,弦斷有誰聽?”也罷,暫且找枝筆來,權當信筆投鴉,以慰秋夜寂寞。可是角角落落里尋遍了,竟然沒有找到一枝可用的筆。 無筆,又怎能書?面對半沓信紙,對于筆的記憶,漸漸如月光照亮了那些塵封太久的歲月。
? ? ? ? 小學剛開始的時候用的是鉛筆。鉛筆桿細細的輕輕的,頂頭還有塊橡皮,仿佛戴了頂小小的帽子。削鉛筆是件心細的事,得耐性子慢慢用小刀旋轉著削,然后將鉛筆芯刮尖刮細。寫著寫著,手中的鉛筆一寸一寸的短了,剩下最后一小截,仍舍不得丟,將就著用。鉛筆的好處在于寫錯了,可以擦掉重來,不留一丁點的痕跡。只是鉛筆字跡黯淡,千篇一律的灰暗,極易讓人想起彌漫天空的沉云。盡管非常羨慕高年級的學長有一枝“英雄”牌鋼筆,但只能望而興嘆。因為低年級學生是不準用鋼筆的。雖然這樣,對于能夠擁有屬于自已的一枝鋼筆,仍然夢寐以求。
? ? ? ? 說起人生中用過的第一枝鋼筆,還頗有些來歷,并記錄著我的榮耀。那枝鋼筆,是我在小學三年級因為成績優秀,學校里獎勵的。那是一枝“永久”牌鋼筆,通體黝黑,滑潤,渾身散發著黑寶石一樣的光亮。筆套沿口鑲有兩道金箍,宛若錦上添花,使整枝筆在古拙中多了一份雅致。筆套與筆桿絲牙吻合,輕旋筆套,便露出锃亮的筆尖來。記得當時到領獎臺上領這枝筆時,臺下眾目睽睽,掌聲雷動,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暈乎得很。有了這份物質的鼓勵,我更加努力學習,用手中這枝筆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表彰,年年都評為“三好學生”。鋼筆書寫時,我力求工整,不潦草,不涂改,每每作業都受到老師的夸獎,說我的字簡直像書上刊出的字差不多。我聽了,可高興了,更加珍惜手中這枝“永久”牌鋼筆。直到小學畢業,這枝筆筆尖鈍化,絲牙有些滑牙,才戀戀不舍換了一枝。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筆愈造愈精細,流線形的筆桿更加美觀秀氣,筆套是金屬的那種,筆桿無絲牙,直接開合,用起來方便得很。
? ? ? ? 初三畢業那年,母舅送給我一枝鍍金鋼筆。筆身顏色如黃金般璀璨,周身浮雕有雙龍戲珠圖案,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放置手心掂掂,沉甸甸的很有份量。端詳這枝精致的鋼筆,我深深知道,它的貴重,不在于筆的自身價值,而在于母舅對于我的良苦用心與殷切的希望。他送給我這枝筆,是希望我有黃金般燦爛的前程,如龍騰空,成人中之龍。初中求讀的三年時光,是母舅給了我諄諄教誨與無微不至的照顧,才使我有機會繼續學習深造。母舅的這份恩情,我永遠地銘記于心,不曾忘記。每每拿起他送給我的這枝筆,無形中端正了學習與生活的態度,用心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這枝極有紀念意義的筆,卻不小心在屢屢的搬家中,也不知究竟哪次弄丟了,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 ? ? ? 糧校畢業后,工作分配、單位下崗、自謀職業......這些年,我與筆的接觸越來越少,漸漸疏遠了曾經鐘愛的筆。一方面,緣于筆在生活中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手機電腦速寫替代了筆。盡管如此,我還時常懷念著筆,懷念筆陪伴著我的那些青春的年代。懷念筆下的執著,筆下的夢想。曾經作為身份象征的筆,用過多少枝,實在是無法記清。但一想起它們,我的心中仍涌動那份不甘泯滅的自豪與自信。讓我始終覺得,多少算是喝了點墨水的人,在人的一生中,一定要自信、自強、自立,要有屬于自己的抱負或者是夢想,并為之終身努力。至于努力后的結果,無關緊要,只要此生真心付出就已足夠。
? ? ? ? 抬眼窗外,蒼穹漠漠,孤月高冷。秋月的清輝灑落在書臺的信箋上,彌漫了一團朦朧如輕紗包裹的光暈。我仿佛聽見有筆于其上沙沙書寫的聲音,綿密而又細膩,似思緒在流淌,若心聲在傾訴。多年不曾提筆,我是否已生疏了曾經的那個自己?縱有萬千感慨,面對這半沓信箋,欲書卻無筆,惟有對月遙望,思緒難掩。月華如水,浮生如夢。此刻已然夜深,但愿月與我,相看兩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