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感到幸福的幾件事兒

在中國人的字典里,“幸福”這兩個簡單的字,包含了太多東西。幸福是生活富足、親友和睦嗎?這是充分條件,但非必要。

幸福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呢?至少在感到幸福的時刻,一定是精神自在、內心自洽的。光是想這個問題我就非常愉悅了。

捫心自問,我幸福嗎?

我不幸福。因為我時常感到焦慮,我對自己、對身邊的人的期待沒有得到滿足。我想要很多。

“祝你幸福”是一句祝福語,也就意味著只有少數人能達到幸福的狀態。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追求幸福。

雖然幸福不是現在的常態,但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時刻讓我們內心充盈,滿心喜悅。記錄這種短暫的幸福,也是儲存幸福的一種方式吧。這里分享近期我感覺最幸福的五件事兒。

1.學車

最近在學車。剛開始非常忐忑,要讓一個完全陌生的機器為我所用,我有這個能力嗎?隨后第一次練車就被教練帶上車,學習了科目二最難的兩個項目:倒車和側方停車。兩個小時的學習,居然還被教練夸學得不錯。在教練的鼓勵下我信心爆棚,這種學習新技能的感覺太好了。

前段時間也在學習理財。但止于理論,實踐不多。聽好幾個理財賺到錢的例子帶來的行動力,也抵不上聽到一個虧錢的例子。究其原因,還是我對沒有接觸的事情有本能的抵觸,怕虧錢、怕承擔損失。

學車的體驗讓我重燃挑戰未知事物的熱情,我又對理財躍躍欲試。有計劃有方法,在承受范圍內虧錢也算是一種經驗。于是計劃新年前先試水基金定投。

接觸新的事物,好像一步步拓寬自己的領地。越是往前走,越是覺得生活廣闊,也越覺得應該趁著生命有限,接觸更多美好的事情。

2.內容輸出

在周更的壓力下,堅持每周輸出一篇文章。前幾期有好幾篇文章都是迫于完成打卡任務,臨時在簡書上湊出一篇文章。有的甚至語句有不太通順。當時是為了打卡而寫。

在這一期,我深切體會到了輸出有價值、有思考的文章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改變,于是逼迫自己每篇文章都提前構思,寫好后發在公眾號。(這是第3篇,希望能堅持寫到第12篇。)

寫的過程痛苦,但發布后的成就感無可比擬。我喜歡回看我的文章,雖然水平一般,但對我來說能寫下來就是成長了。

我也喜歡看不多的留言,簡單幾句話也可以給我很大激勵。這也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之一。

總之,寫作的過程痛并快樂著。

3.記錄生活

年齡越大越覺得日子過得很快,為了不讓時間就這么輕飄飄地過去,我會記錄下生活中的日常。

今年記錄每日生活小確幸超過100天,不定期隨手拍,偶爾也制作成小視頻。回頭看曾經記錄的點滴,也可以回憶起當時自己的狀態,會產生穿越時空和當時的自己對話的神奇感覺。

這些小確幸串聯起來就是平淡日常的幸福日子吧。

4.制作美食治愈自己

吃美食很治愈,制作美食的過程也非常治愈。

因為我和盼哥消化功能弱,對外食的食材和衛生要求都非常高。所以晚餐都是下班回家自己做。有時加班回來已經非常累了,但一進廚房后整個人又精神滿滿。

烹飪的過程就像變魔術。簡單的食材經過不同的組合烹飪后,就是不同的美味。做飯的過程我非常專注,期待它變成美食的時刻,也期待家人吃得一臉滿足的樣子。冬天來了,又解鎖了幾個家人愛吃的菜,非常開心。

5.和盼哥一起騎行

比起外出旅行耗時長費體力,我和盼哥更喜歡在上海騎行。飯后帶著手機輕裝出門,掃一輛單車就開始了我們的騎行之旅。

可以沿著黃浦江,或者普通的街道,一路上總會有不一樣的風景。尤其是沿黃浦江畔騎行,因為有專門的騎行道,上下坡風馳電掣的體驗也非常刺激。

我和盼哥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騎行算是我們為數不多共同想做的事情。戀愛的時候都還可以互相遷就,陪著對方去做對方喜歡的事情。現在老夫老妻了,就只想取悅自己。。


平時閑下來就想著葛優躺、刷手機。寫完以上才發現,讓我感到幸福的事情,都不是刷手機這種享樂型的項目能帶給我的。幸福的小事需要我先克服行動前的懶惰,積極行動。這樣才是真正的取悅自己。

你有什么幸福的事兒呢,來分享一下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