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北1

箴言:

? ? ? ? 我以為時間白駒過隙,一切都變了,我,生活,環境,人們,然而,在我無視的某些角落,一切照舊,依然而然。



? ? ? ? 2017年7月14日? ? ? ? 星期五? ? ? ? ? ? 晴

一路向北。

因為票買的晚了,沒有搶上高鐵的位子,搶到了最后一張普通空調硬座。

開始有一點怵頭,畢竟要多坐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夠我做好多事。

后來,想到,既然是敘舊之行,那從蹬上列車開始懷舊,也是好的。

沒有高鐵、動車之前,我都是坐這一趟車,北上抵秦的,那時需要六個小時。

那是十幾年前,我獨自去闖蕩的一段從家養到野生的游歷生活。

K76,寧波到長春。

2017的滄州站,已經地面坑坑洼洼,墻面斑斑駁駁,售票大廳破舊而狹小,候車大廳擁擠而嘈雜,椅子上、地上、出入口、檢票口到處是亂哄哄的人群,成堆的行李,喝過飲料的空瓶,吃過食品的包裝袋……

近四十度的高溫,讓人煩躁,對話也失去耐心,喊叫著,抱怨著,呵斥著……

男人汗流浹背,女人撇嘴皺眉,孩子怯生生地咬著棒冰,化掉的冰水粘濕了背心,小小的手掌濕漉漉黏糊糊,一把抓向了媽媽的衣裙……

我夾雜其中,不停躲閃,慶幸自己,一個人,不需顧及、惦記其它一系瑣碎,還好,還好。

又一閃念,原來我還是那么自私。

有那么一瞬間,我忽覺我回到了十幾年前。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以為時間白駒過隙,一切都變了,我,生活,環境,人們,然而,在我無視的某些角落,一切照舊,依然而然。

車上的人,基本可以分為兩類,年輕的孩子,年邁的的老人。中年人,不能說沒有,但確實很少。

年輕的孩子,沉浸在自己與手機的戀愛中,幾乎無時無刻不對手機“俯首帖耳”,或“深情注視”,或“耳鬢廝磨”,熱戀中親密無間,沒有第三者可以插足其中。

年邁的老人,讓人動容。彎腰駝背,大汗淋漓,費力拖著大小包裹,旅途艱辛。有的路途遙遠,由南至北,沒有買到票,需要補票,沒有座位,有的還不舍得補臥鋪,便需一整夜擠在車廂與車廂之間的連接處,熬十幾二十幾個小時到終點。吃帶的燒餅,喝車上的水。他們,有的是離家,有的是歸途,孤孤單單,步履蹣跚,行走千里,在門與門之間顛簸,在關與關之間穿梭。不必問他們是為了什么,我想我大概可以推想他們的身世,奔波于生活。

但讓我更加動容的是,在他們那疲憊、憔悴、滄桑的面龐之上,看不到焦躁不安,看不到苦恨抱怨,看不到自艾自憐,但可以看到寬厚安詳,看到踏實自足,看到一股與生俱來的平和的力量,如此熟悉,又如此窩心。

這是五六十年代那一輩農民所特有的誠實。我們沒有能夠獲得。

我很想拍下他們的照片,留一個特寫,終于是沒有。他們那已泛灰色光亮的眸子望到我的舉動,我想會很尷尬吧,他們不能知道我的所想,不想給他們帶來打擾。

我們日復一日的忙碌,總是有讀不完的書,寫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聚不完的會,減不完的肥,看不完的風景,想不完的事情,回答不完的問題,賺不完的錢……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在這些環節中奔波,我們靠數字評價成果,沒有滿意,沒有滿足,所以,即便有一副安定之身,卻沒有一顆安定之心。

對于未來,我們充滿計劃,我們有著無數的設想,我們可以寫下來,在紙張上照出我們夢想的真心,同時也赤裸裸地反射出我們恐懼的真相。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我念過去,我也畏將來。

智慧皆從孤獨中來。

目送,一次出走,可以給我一些領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