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拖”手冊(二):你為什么老是拖延?

?一,害怕失敗

? ? 人之所以會產生拖延的不良習性,是因為他們害怕:害怕被他人或自己評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發現,害怕付出了最大努力還是做不到最好,害怕達不到要求。

? 為什么拖延者害怕失敗?

? ? 這些害怕失敗而壓抑自己的人往往以一種寬泛的方式來定義“失敗”。當他們對自己在一件事上的表現感到失望的時候,他們不僅認為自己在這件事上失敗了,他們還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這種心態可以用一條公式來表達:

? ? ? ? ? ? ? ? ? ? ? ? ? ? ? ?自我價值=能力=表現

? ? 這條公式可以這樣表述:“我表現得好說明我有能力,所以我是很棒的!”又可以這樣說:“表現得不好,說明我沒有能力,我討厭這樣的自己!“

? ? 所以,為了使自我價值不至于被摧毀,他們通過拖延的方式使公式成為這樣:

? ? ? ? ? ? ? ? ? ? ? ? ? ? ? ?自我價值=能力 ≠表現

? ? 通過拖延,人們安慰自己,是自己相信自己的表現不同于能力,自己的能力遠大于表現。他們可能會這樣說:”我做得不好,是因為我還沒有盡全力!“、”我的失敗是我選擇的,這是我自愿的。“

完美主義的困境

? ? ?完美主義分為兩種:適應型完美主義者和適應不良型完美主義。前者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能夠達到這個標準;后者對自己的標準也很高,卻對自己不抱有希望。絕大多數的完美主義拖延者屬于后者。他們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而這些期望是遠超過自己目前能力的,是力所不能及的。更壞的是,他們對犯錯特別敏感,他們害怕犯錯,更害怕犯錯后遭到別人乃至自己的責備、輕視。

? ? 所以喜歡拖延的完美主義者可能有這樣的信念:

1,平庸是無法接受的,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該很出色

2,我很優秀,所以我可以毫不費力地完成一些事。

3,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向別人尋求幫助是羞恥的。(所以一旦他們發現負擔加重,他們寧愿選擇拖延,也不愿意向別人求援)

4,相信每一件事都有最完美、最省力的解決辦法,在發現這種辦法前,不應該采取任何行動,因為這會造成浪費,也是不完美的

5,憎恨在競爭中失敗(所以他們盡量避免參與到競爭中)

6,事情在被完全做完之前等于零。(這是一種”要么全部,要么沒有“的觀念,所以在一些沮喪情況下,他們可能覺得自己好像什么也沒有完成)

? ? 我們很容易發現,這些信條往往是不切實際的、虛構的。沒人能夠凡事出彩,也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不僅如此,完美主義者還可能會將一些小錯誤擴大化:“我要是在減肥的時候忍不住吃了零食,就永遠無法減肥了,既然如此還不如不開始”、“要是這份報告寫不好,主任會看不起我的,我就沒有升職的機會了!“

固定心態和成長心態

? ? 固定心態:智力和才能是與生俱來的,是固定的。我們需要在每一次表現中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懷有這種心態的人將每次表現都當做對自己能力的一次定論,失敗會令他們感到危險,因為失敗永遠的決定了他們。這樣,當事情變得復雜、困難的時候,他們就開始退縮不前,他們害怕做這些可能否定自己能力的事,拖延就成為保護自尊的方式。

? ? 成長心態:智力和才能不是固定不變的,通過工作、努力,通過操練,我們的能力可以不斷提高。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擅長什么,沒有必要害怕失敗,因為這些不擅長的和失敗的可以拓展我們的能力。

請對自己說:

1,或許這次我表現不好,但不代表我以后不會做好,犯錯誤不足以否定我的價值和能力。

2,誰都不能 保證自己每次都做到完美,犯錯是很正常的。

3,我會以完美為努力地方向,但我應許自己犯錯誤,這是很正常的,不羞恥,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

4,我應該正確認識自己的實力,不給自己制定過高的、遙不可及的目標。

5,犯錯誤的結果不會有我之前想的那么糟糕,現在讓我具體想一想···

以后請這樣做

1,做事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妄想一蹴而就。

2,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標。

3,制定目標之后請省察,這目標能夠讓自己取得進步,或是只能帶來沮喪和挫折。

3,要給予自己變化的時間,特別是在改變已有的和養成新的思維、習慣、認識上。

5,接納自己的不足,允許自己犯錯誤正確

二,害怕成功

? ? 每個人對成功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但無論是哪一種標準,但你害怕成功的時候,你總是沒辦法實現它。這可能讓你感到吃驚:我們都是渴望成功,怎么會害怕成功呢?可事實上,許多拖延者在面對成功的時候,內心往往面臨沖突——他們一方面渴望成功,一方面又害怕隨之而來的帶來不利一面,如:壓力和論斷,忙碌和節欲,嫉妒和傷害······他們對此往往毫不知情。

? ? 先別輕易地否定這個結論,請看看害怕成功的幾個表現:

(一)害怕成功要付出的代價

? ? 這些拖延者知道需要成功就需努力,這意味著他們將會付出很多的時間、努力和專注。但出于缺乏自信,抑或是一種留戀,他們往往不希望作出這樣的付出。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在辛苦忙碌一天后,有些人在睡覺前喜歡玩手機。但他們一開始玩就停不下來了,所以等到他們狠下心來關閉手機的時候,已經是凌晨。這種惡習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的痛苦:第二天犯困、工作不專注和深深的自責等等。所以明天早上他們都下定決心:“今天晚上肯定不玩手機了。”可到了晚上,面對手機的誘惑,他們卻拖延說:“明天再改吧,今天是最后一次了”,接著就是無盡地循環。

? ? 現在我們可以好好想一想為什么他們不愿意去改正睡覺前玩手機的習慣。扔開手機直接睡覺,看起來是簡單無比的動作,為什么他們老是無法完成呢?其實,不是他們沒辦法完成,而是他們不愿意去做。在一天的忙碌過后,他們的內心渴望娛樂、渴望休息,而玩手機帶給他們一種精神的放松。如果戒掉了這種習慣,那么他們就失去了這種享樂——“累完回家睡,睡醒繼續累,多沒意思啊!”所以雖然已經認識到睡前玩手機是一種惡習,他們潛意識里還是不愿意改變的,這就是懼怕成功帶來的拖延。

? ? 除了害怕失去,拖延者有時不愿意成功是害怕人們會提高對他的期待。比如這樣一位拖延者,他明明有一周的時間來仔細設計他的作品,可總是要拖到最后一天才匆匆趕完。這可能是因為他害怕,如果自己認真地做好,雖然會獲得主任的青睞,?但可能會收到更繁重的工作。類似的是,有些人害怕一旦開始工作,他們就被工作抓住,成為工作狂,就失去輕松愉快的生活。

(二)害怕成功會帶來傷害

? ? 有時,我們拖延是害怕成功會傷害別人或自己。

? ? 為了補貼家用,李女士也工作了。她在崗位上表現出極大的才能,第一個月就收獲了很多訂單。但之后她開始抗拒,有時不自覺地拖延一些重要的工作。雖然沒意識到,但是她潛意識里在害怕傷害自己的丈夫,這位男子漢大丈夫、家庭的支柱,如果知道自己妻子,一個女人,賺的錢比自己多、對家庭的貢獻必自己大,他的自尊心肯定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 ? 更多情況下,我們是害怕成功會傷害自己,比如你不愿意在同事中脫穎而出并因而遭到嫉妒和不愉快的冷箭,就可能因此拖延一些手中的工作。

(三)害怕成功成為一種背叛

? ? 拖延者有時會陷入一種虛構,認為他們不配獲得成功,又或者拖延成為了做壞事的一種懲罰。有許多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在大學里經歷著與眾不同的快樂生活,就想起來遠在山村的父母弟妹,就覺得家人過得那么貧苦而自己在外頭“逍遙快樂”是“很沒良心”的。他們可能因此抗拒與人交際,不愿意在人群中表現得光彩奪目。

? ? 有些人會因為逃離一個困苦的處境卻將他人扔在里邊,因此感到痛苦和愧疚。他們會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現狀,因為他們的親人/朋友/愛人/曾同甘共苦的“戰友”還被困在窘境。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幸存者歉疚”。

? ? 但只要稍稍動腦就可以發現,這種害怕都是虛擬的、不真實的。你的朋友可能遠比你想象的要堅強;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嫉妒你的成功,那些真正關懷你的人會為你欣喜;你沒必要為虛無的道德所綁架,活出更精彩的自己就是對那些為你付出者的真正報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拖延心理學-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從根本上來說并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
    際弋閱讀 6,035評論 0 27
  • 本周我們開始學習掌握自己的生活。不過,也會有崩盤的時候。崩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大多數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癥...
    Jean_zz閱讀 5,810評論 2 36
  • №.1 本書導語 也許你認為,拖延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小毛病,人們不過是偶爾想要偷個懶而已。但事實上,拖延大部分時候只...
    藍心百合閱讀 6,266評論 0 7
  • №.1 本書導語 也許你認為,拖延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小毛病,人們不過是偶爾想要偷個懶而已。但事實上,拖延大部分時候只...
    夜闌明月閱讀 2,764評論 0 9
  • 本書導讀 原書共246頁,總計25.7萬字,拆解版大約2.5萬字,你僅需要1小時20分鐘就可讀完這本書。 你上班經...
    惜她閱讀 3,171評論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