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備組工作總結:促進專業成長,凝聚備組特色

本學期八年級語文備組認真組織集體備課,加強新課改及學科核心素養的思想理論學習,不斷探索,銳意進取,勇于嘗試,努力促進專業成長,凝聚備組特色,提出了“蘭香雅閱”——新課改大單元整合教學理念,并大膽實踐創新,從而凝聚出本備組的特色教學思想?,F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蘭香雅閱——新課改大單元整合教學理念與實踐”的產生

1、新課改及學科素養的政策理論,決定了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必須走“大單元整合”的道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明確要求,要以“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為依托,將語文的教學過程,轉化為語文的活動組織過程,將語文的學習過程,調整為語文學習活動的參與過程。老師的備課重點不再只是備“教”,而是備“活動”的創設,即如何將“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三項基本的語文活動設計成每節課的具體的情景活動與典型任務,而具體的情景活動與典型任務,就是將教材文本以大單元的形式整合成具體的情景活動。

2、市教研院專家多次指導、大力鼓勵我們勇于探索實踐“大單元整合教學”。市教研院專家姚菊老師多次在廣雅集團實體校如原廣雅實驗學校、廣雅西關學校等大力推動并充分深入開展大單元整合教學——項目化學習的探索實驗,使廣雅語文教學改革成為了全市的教改排頭兵,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市教研院專家姚煒老師更親自來我校聽課并做報告,在課后的評課報告中,特別大力表揚了我備課組喻斌老師課堂中體現的大單元整合教學理念,給予了我們備課組充分的肯定,并在報告中再次鼓勵我們走新課改的大單元整合教學的道路。

3、國家雙減政策呼喚語文學科提質增效助推“大單元整合教學”。國家的雙減政策,一是減作業負擔,二是減課外輔導,是著眼國家發展大計而提出的教育政策,雙減政策從教學角度就是呼喚課堂質量,減少課外作業,就必然助推課堂教學的轉型與課外作業的轉型,必然將課外作業由大量死記硬背、大量解題訓練性作業,轉向為素養型作業,轉向為語文活動型作業,引導學生更多的參與更豐富的語文活動,也正是基于此我們必須進行文本教學的大單元整合教學,必須進行課外作業的個性化、素養化設計。

4、新高考新中考命題在引導“大單元整合教學”。新高考新中考繼續發揮著指揮棒作用,從命題角度,進行大量情景化、任務趨動型命題,尤其是進行很多跨文本、跨文體、非連續性文本、名著整本書閱讀的命題,這些新的命題方向更是從評價角度強力調動一線教學必須要走大單元整合教學的道路。

5、廣雅集團實體校為我們做出了優異示范,為全市語文新課改樹立了一面旗幟。我校高中部語文科組在劉文巖老師帶動下,在王玲等老師的積極實踐探索中,已在大單元整合教學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深受專家與同行好評。集團校中的西關廣雅語文科更成為了聞名全市的教改實驗科組,我校有本部力量的支持,有兄弟學校的示范,有專家的引領,更有備組團隊的新銳力量,更應該在新的校區凝聚出新的特色,成為新的教改旗幟,為此,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從開學之初便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提出了“蘭香雅閱——大單元整合教學”的思想理念。

二、“蘭香雅閱——大單元整合教學”的具體內涵:

1、優越的閱讀空間,激發著我們的特色教研。我校有著極其優越的閱讀空間,處處洋溢著書香,尤其“蘭香閣”書吧,更是學校的靈魂之所,是學校的重要名片,是師生們的精神家園,在蘭香閣已開展了很多素養性活動,作為八年級語文備組的集體備課場所,在這里每一周都在討論著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更孕育著各種教學理論與實踐方法的落地與研討。一場場頭腦風暴在蘭香閣卷起一陣陣教學探索的風潮。故此,我們將八年組的語文教學探索活動命名為“蘭香雅閱”。語文課的本質是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學會梳理,學會整合,在梳理整合中,學會思維,學會鑒賞,學會審美,從而繼承并弘揚優秀的文化。我們決心將“蘭香雅閱”這四個大字,打造出一面語文教改的旗幟,以其鮮明的書香韻味,以其先進的理論依托,以其扎實的實踐探索,更以其年輕而富有活力與拼搏精神的教師隊伍,必然能走出一條有著突出特色的教改之路。

2、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決定著我們的教研探索。我們所理解的“大單元”,是一個廣義的“大單元”,首先是一個單元幾篇課文在某一個“大概念”的統領下形成的“群文”教學整合,即在某一個“大概念”統領下的“群文”為教學單位,而不是以傳統的以單篇文本為教學單位,我們的“大單元”,不只是教材給出的“單元”,還更是“跨單元”,將不同單元的多篇文本內容整合到某一個“大概念”之下,不僅如此,我們更有“跨文體”“跨學科”“跨課內外”等不同形式的群文整合。而“整合”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與開展。學生學習的對象是整合后的“群文”,而學習的方式是活動;活動的方式是教師們的精心設計,即以“閱讀與鑒賞”“交流與表達”“整合與探究”為主要活動目標,以具體情景、具體任務為活動原則,在活動中學習“群文”,在活動中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3、我們的優秀的教師隊伍實踐著“蘭香雅閱”教學改革。我備組共有5位平均年齡26歲的青年教師形成教研主力,5位青年教師有來自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閻聰聰老師、來自華南師范大學的在職研究生黎曉玲老師,花都區教研院中心組成員喻斌老師,區“研題說題”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最富教研探索精神的莊潔婷老師,教學風格扎實穩健的教學新秀朱瑞楠老師,五位青年教師平均教齡不足3年,他們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滿懷熱情,銳意進取、精于教研、深研課標,勇于探索,大膽嘗試,每周集備,頭腦風暴,個性思維,合作探究,他們以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為契機,以蘭香書閣為場地,將自己的教學熱情、優秀素養、探究精神、教研智慧、個性思維進行不斷地深入碰撞融合,漸漸形成了各自的語文教學風格,聰聰老師的從容優雅,曉玲老師的大氣奔放,喻斌老師的親和雅致,潔婷老師的精致干練,瑞楠老師的扎實穩健,都給學生帶來了優質的語文學習體驗,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中,初二語文備組漸漸形成了集體認知——大單元整合教學,是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地之道,更是雙減背景下課堂提質增效的根本之路。在不斷的探索嘗試中,確立了一個整體的方向與方法,我們以“蘭香閣”書吧為名,由此孕育出了“蘭香雅閱——大單元整合教學”的特色教學。

三、“蘭香雅閱”大單元整合教學的實踐案例:

1、蘭香雅閱之新聞單元整合教學:撰寫新聞報道,體驗記者視角——初二語文學科“新聞活動探究課”項目化學習教學設計。

本次教學活動以新聞的本質特征、四類新聞體裁以及新聞采訪過程為主要學習內容,融合閱讀探究、小組講解、實地采寫、集體合作等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形成了任務目標清晰、任務節點明確的項目化學習課程。

本教學活動總的設計步驟是:老師先講解重點內容(消息的結構和語言特點等);各班設置5至6位新聞評審官,分組講解不同課文的新聞體裁或新聞知識;學生總結,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新聞采訪、報紙編輯梳理實踐;學生撰寫新聞,集結成班級新聞專刊,并進行展示。

2、蘭香雅閱之《大道雅文》群文閱讀系列:為了體現新課改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我們特別不定期編輯《大道雅文》群文閱讀共6期,選取與教學文本相關、與課內形成互補的精美課外文本,設置明確的閱讀任務,每周設閱讀課一節,由學生分享閱讀體會,老師適當點撥。本系列將會貫穿整個語文教學活動,是我備組“蘭香雅閱”教學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

3、蘭香雅閱之古詩文單元整合教學:建構古詩學習能力層級,依層級進行單元整合性學習活動設計。結合中招考試評價要標準及課標、學情等因素,需要明確所有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古代詩歌閱讀能力:第一層級描述畫面-概括特征;第二層級根據畫面特征判斷表達主題情感。第三層級深度賞析某一個字,以及藝術手法,分析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構建起完整的解析思路。第四層級掌握律詩的結構思路特點,便于從整體上讀懂讀透詩歌,即能梳理出古人寫詩的內在邏輯,由于古人詩歌語言有著很強的跳躍性,常??此撇恢v邏輯,但內在卻有“起承轉合”這一套式思路,常常有其內在的邏輯性。要引導學生運用“起承轉合”的思路規律,提升學生深度解讀詩歌的能力。我們以此為出發點,每個老師選取即適合自己又適合學情的“詩歌單元整合教學設計”,選取一個“大概念”做教學主線,統領整個詩歌單元的教與學,創設情景,明確具體任務,如以“融情于景”為大概念的整合學習,引導學生梳理整合每一首詩中的“融情于景”的特色,從而掌握詩歌的情景結合的詩歌規律;以“起承轉合”為主線的整合學習,引導學生梳理整合每一首詩中的“起承轉合”結構思路特色,從而掌握詩歌的結構規律。等等。

4、蘭香雅閱之“古詩素描”中秋素養作業設計:將中秋詩詞改寫成寫景抒情散文詩。學生選擇中秋詩詞一首,改寫成散文詩(有意運用聯想、想象、比喻的手法),并抄寫在A4紙上(原詩+散文),要求A4紙打印并手繪圖片。選出優秀作品,舉辦“古韻賦新聲,明月萬里情——八年級中秋“古詩素描”作品展”。

5、蘭香雅閱之“基于典型試題確立教學主問題”教學示范課。本次活動是由教研院區分院的楊和平院長發起,他特別提出了“基于典型試題設計教學主問題”的文本教學思路,正符合我們“蘭香雅閱”的整合教學理念,在某一個“大概念”引領下的文本整合教學,我備組青年教師喻斌老師與來自云山中學引進名師吳祺老師進行同課異構,為花都語文教研獻上了兩節優秀的示范課,深受大家好評。

6、蘭香雅閱之說明文及《昆蟲記》整本書閱讀整合教學。我們充分利用“大單元整合教學”的理念思路,設計了一個單元群文閱讀任務表,將說明文單元的五個文本與名著《昆蟲記》中的自選8個文本進行整合,設計統一的閱讀任務,供學生梳理、整合、交流、展示,市教研院專家姚煒老師到我校進行教學調研時,正逢喻斌老師上常規教學課,姚煒老師看到學生填寫的滿滿的學習任務表,大為贊賞,認為我們正走在“大單元整合教學”的課改道路上,為此為我們提出了不少的建意與意見,鼓勵我們堅定地走教學改革之路。

7、蘭香雅閱之寒假作業“最美【蘭香雅閱】讀寫本設計作業”:本活動仍然以大單元整合教學思想為指導,充分調動學生假期發現美、審視美、閱讀美、創造美的天然良機,我們設計了以八年級下古詩與名著閱讀為主要內容的最美讀寫本設計活動,要求學生自備一冊讀寫本,設計三個專欄,“蘭香詩韻”專欄,抄寫八下古詩,及同詩人的課外古詩若干首,寫上翻譯,配上手繪意境圖;“蘭香心韻”專欄,要求閱讀名著《傅雷家書》,摘抄有深刻思想的語句若干;“蘭香春暖”專欄,以圖文方式,記錄春節走親訪友、觀光旅行的見聞,在豐富內容的同時,更要調動審美的素養,去嘗試設計自己的讀寫本,進行適當的美化編排,鍛煉自己的美化文案的意識。

8、蘭香雅閱之作文系列訓練。以莊潔婷老師為代表的作文教學設計案例,在花都區講題說題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并代表我校參加了花都區第一次全區語文教師教研會,莊潔婷老師在會上作了經驗報告性發言,莊老師將歷年中招作文命題進行縱線整合梳理,探究規律,指導教學,剖析深刻,啟發性強,為我們樹立了大單元整合教學科研的模范。

本學期,在“蘭香雅閱”理念的引領下,我校語文備組青年教師開始走出校園,走向全區,已在花都區樹立起了優質教研的良好形象,老師們的專業成長極其顯著,備組的教學教研特色已逐漸鮮明,我們期望來年高舉“蘭香雅閱”的旗幟,走出一條特色而卓著的教研之路。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