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司網絡媒體事業群總裁、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先生在“2016年新加坡商業領導人項目”發表主題演講。
新加坡年度旗艦高級商業領袖培訓項目“2016年新加坡商業領導人項目”于5月8-13日在新加坡嘉佩樂酒店(CapellaSingapore)進行。今年的話題主要包括全球及亞洲經濟及地域政治的發展,這些趨勢將如何影響企業在全球和亞洲的戰略及運營,以及對企業在亞洲的人力資本和領導力發展所帶來的啟示。
騰訊公司網絡媒體事業群總裁、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先生受新加坡人力資本領導力學院邀請出席該項目,并發表了名為《數字時代的領導力》的主題演講。
劉勝義在演講中表示,數字經濟在不到五年的時間里已改變了商業格局,而中國是全球走向數字化進程中發展最快、最具創新性的分支。在數字時代,領導力面臨的挑戰將比以往更深,企業領導者需要應對更為復雜多樣的工作角色,時時面臨顛覆者的挑戰亦將成為“新常態”。
數字經濟始于互聯網力量的拓展。當下,它正通過社交媒體、云計算和移動技術的融合,觸及這個星球上的幾乎每個人。在劉勝義看來,中國在許多方面已經跑在了全球數字化的前列:中國互聯網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超過26小時(短短十年內增長300%),每天查看手機次數超過50次,有些人甚至每分鐘就要查看10次以上;中國的市場也已變得數字化,客戶對于速度、便利性和永遠在線的連接需求沒有止境。
“數字經濟不是正在到來,而是已經到來。隨之而來的不僅有顛覆性的前景,也有變革和機會。”劉勝義在演講中表示,“進入市場的速度”已成為新高科技公司的口頭禪,過去財富500強企業要用20年的時間達到十億美元的市值,而如今的“獨角獸”一般只需要四年。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意識到變化并立即付諸行動。思科的一項調研結果表明,高達45%的受訪企業表示數字顛覆目前尚未得到董事會層面的關注,只有25%的企業認為自己對數字顛覆抱以積極的態度。
面對數字時代的挑戰,采取觀望策略的時間越長就越危險,顛覆者將奪走大部分客戶、導致收入消失、剩余利潤被蠶食。在和劍橋大學國際商學院名譽教授Peter Williamson探討企業領導人該如何應對這一挑戰時,劉勝義認為,數字時代帶來了三大能力,高級計算機運算,大數據驅動,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三者共同作用,讓數字世界的算法潛力得以實現最大化。
但劉勝義同時強調,那些正尋求自我顛覆的企業領導層也必須意識到,技術本身并不能顛覆商業模式。他舉例說,Uber不是第一個提供出租車服務的移動應用、蘋果不是第一個發明移動電話的公司、特斯拉也不是第一個生產電動車的公司,但這幾家公司都異常專注于用戶體驗的每一個細節。最終,讓他們脫穎而出的是用戶,而非技術。
“當人們談論起數字時代的顛覆時,第一個自然反應是需要雇傭更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但事實并非如此。”劉勝義強調,在重新設計組織能力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更好地處理信息和技術,以便在交付最佳的用戶體驗方面樹立起競爭優勢。
在劉勝義看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傳感器和分析技術,都在推動企業家精神以指數級增長,這對領導力的挑戰將比以往更深。雖然數字經濟所能帶來的利益是巨大的,但數字經濟轉型并非對所有人都很容易。
對此,劉勝義認為企業領導層應從四方面著手,以應對數字經濟時代的挑戰和顛覆。
首先,產品和體驗至關重要。為客戶提供產品,必須有前瞻性的文化,快速地響應需求,并能隨著需求的變化迅速采用新技術。
其次,必須將科技技能與經濟學家思維緊密結合。許多公司盲從最新熱門趨勢,而不去了解價值驅動因素,這是錯誤的。技術提供的是消除冗余流程和中介機構,實現供需直接相連,并實現兩者平衡的解決方案。
第三,對開放與競合始終持開放態度,根據第三方合作伙伴所提供的內容和與他們合作可能產生的效果,對其進行評估。未來,數字化的變革可能會開辟更多的合作機會。
最后,不要畏懼顛覆。劉勝義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打造領導力”互動環節向參與本次培訓的亞太地區商界人士指出,將顛覆看做常態很重要,無論公司還是個人,不僅不應害怕顛覆,還要努力成為一個顛覆者,將事物從現有方式轉變為應有方式,這是成功的唯一途徑。
【關于SBLP】
新加坡商業領導人項目(Singapore Business Leaders Programme, 簡稱SBLP)是由新加坡人力資本領導力學院在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的新加坡年度旗艦高級商業領袖培訓項目。該項目旨在為跨國企業的亞太總部以及亞洲地區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培養在未來2-3年內能夠勝任首席職位的高級商業領袖。每年,SBLP將邀請包括亞洲國家政府官員、跨國企業全球總部高管、頂尖商學院以及智庫機構意見領袖作為該項目的演講嘉賓,圍繞“全球化的亞洲商業領袖”與學員們進行精彩的分享。
版權:本作品由作者首發于經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權,轉發時切勿刪除版權信息,否則追究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