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在書面上就是兩個字,但人們聽到后唯恐避之不及。而人又往往經不住誘惑,因此自然容易上當受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陷入其中后也許只有自己反悟才能跳出來,旁人可能會難以改變。很多人勸說過傳銷受害者,都再三解釋,有醒悟者,也有執迷不悟者。所以德家跟大家聊聊要了解“傳銷”,先要從幾個數學小故事開始。
1、據說一位國王問他的宰相要什么賞賜。聰明的宰相說,“我所要的從一粒谷子開始。在這個有64格的棋盤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數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滿到棋盤上的64格。這就是我所要的賞賜。” 國王覺得宰相要的實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賞賜。但后來發現即使把全國所有的谷子抬來也遠遠不夠。
2、假如你能這樣啟動你的汽車,第一分鐘里,車速提高到2公里;第二分鐘里,車速提高到4公里;第三分鐘里,車速提高到8公里;即每過一分鐘車速加倍,……如此下去——你大概想不到,只要不到19分鐘,你的車就可以超過光速(每秒三十萬公里)!
如果你還沒有看懂上面兩個故事,用中國的成語“一傳十,十傳百”如果按照“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這樣下去,傳多少步,就可以傳遍十億人口?應該得到最多傳九步。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數學心理現象,即幾何級數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可想而知傳銷應用在這些數學游戲上,“以發財為誘餌并以傳遞方式(金字塔結構)收取會員費或提成銷售利潤的傳銷方式”是有多么可怕的人頭鏈接。所以區別一個銷售公司是否在搞傳銷的一個簡單標準就是:是否有涉及金字塔傳遞結構的錢財攝取,如“提成新會員的會員費”或“提成下級會員的銷售利潤”。而所有的傳銷都利用了級數增長的數學心理現象。
而傳銷騙局的把戲:
1、先讓你錢迷心竅。煽動詞是:“做雇員可能被解雇,做專業人員太累,政府的退休保證金會破產。所以要自己做老板,早發財,早退休。本傳銷公司正好可以圓你的快速發財夢。而且事情并不難,不過是找人推銷幾個產品而已。” 然后宣揚一些本公司的“成功人士”。更可笑的,有的推銷人甚至提問聽眾:“假如你發了財想做什么呀?”好象你馬上就要中獎了;
2、接著吹,把美麗的謊言具體化。傳銷公司總是選某些所謂的熱門新產品或選某些日用消費品。前者給人有巨大新市場的假象,后者可利用你“反正自己也要用”的心理。
3、終于你動心了,交錢入會了,上了賊船了。然后傳銷公司的發起人通過合同督促你接著幫他散布這個謊言,并監控著這個謊言傳了多少人,而且要求每一個聽到謊言的人付錢給他們!
德家結語:傳銷組織通過長期的欺騙實踐,總結出了列名單的技法,就是盤算哪些人是可以騙來的對象。總之,那些急于改變現狀的人,是傳銷組織網羅的主要人選。當然,傳銷組織對這些人的心理作了充分的分析。比如對農民:焦點在于脫貧致富,指望種糧發家不現實,養殖渠道又不暢通,做生意缺乏本錢,他們渴望找到一條門路,能夠發家致富,在左鄰右舍中揚眉吐氣,風風光光。下崗干部:昔日春風得意、眾人矚目,一旦下崗門庭冷落,有一種嚴重的失落感。還有就是對打工者的引誘,深知打工不容易,賺錢太慢,又急于求成的心理。對網羅對象心理的揣度,反映出傳銷組織者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陰暗心理和罪惡本質。傳銷騙局的揭露希望會有助于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