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是我夢想萌發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開始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要逃離這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永遠都是寂靜和暗淡的農村,像城市人一樣活著。
也是從那個時候,我開始懂得自己所處在環境不如許多在城市的小孩般優越,我想要享有一切與大城市一般小孩能獲得的一切資源,當然我也知道父母的也已經給盡了他們所能給的,所以我絕口未提,但我也從不死心。
我開始在網上了解一些資訊,那個時候,我看到大城市的同齡孩子,他們會很多樂器,他們在人前從不怯場,他們有些人還了po自己酷炫的舞蹈。
很多很多的對比下,我知道作為一個考試從來都是班級的中下水平,并且其貌不揚的自己,日子假如再這樣持續下去,我可能依舊就是像往日自己所看到所有的大人一般,終有一日有能力瓶頸的時候。我也終在自己獨立的某一天或者從今以后,對自己所有想過上的生活或者向往的世界,永遠只能在網絡上看看。
我想了很久,可能是農村的大部分小孩有一種平凡的滿足感,每天的生活很簡單,從來沒有自己未來擔憂,時常都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
大概是沒有看過更多的生活方式,并不知道有其他的選擇可能性。無可否認的是平凡的滿足感,會讓人很快樂。
可是農村的小孩子,如果一旦太小就擁有了這種平凡的滿足感,很可能迅速踏上本不該在對應年齡就擁有滄桑感和無助感的道理。
雖然義務教育普及了這么多年了,但是多少年了,每一年都有很多小孩輟學去工作的,所在的崗位都是大部分靠付出體力就可以換取勞動成果的。這樣做幾年下來,很快在二十歲出頭又會步入婚姻,接著迅速繁衍并且復制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生出來。
當然,低學歷的人發了財的有,但是極少。所以說,每一個在接受教育的小孩,除非你想破罐子破摔,否則你一定用盡所有力氣去讀書。
一直到現在,我都極度信任知識是改變不了大命運,但它會把你帶到大環境,讓你看到更大世界和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有一句很通用的感悟,停下就是幸福。如果你能保證自己畢生能不再有任何更上的一點點野心的話并且往后日子都不需要任何外界帶來的幫助的話,你可以從小到大在不觸及法律的范圍內對自己的一切為所欲為的話。那就什么都不用追求,簡單地快樂。
在上初二之前,我可以算是一直是一個差生,墊底的成績以及不出眾的外貌都讓自己十分渺小?,F在說起來,現在真的要感謝我爹曾經給我打過的雞血,比如努力就一定可以提高成績之類的話。還有一句“女大十八變”,所以在我決心要開始努力改變自己極差的表現的時候,我始終相信自己就算今天考的是最后一名,終有一天也可以考到第一名并且我會長得越來越好看的。
當然,從一個放學每天都在玩過家家的小孩來說,要變成一個認真吸取每天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是異常痛苦和艱難。我每天要反復放英語的錄音帶,別人大概上課聽完老師的講授的課會的單詞,我要在家里反復聽個無數遍。最難的不過是每天要跟那個已經玩慣了卻被逼迫要收的心做斗爭。每天逼自己不做完練習不能離開凳子,每天逼自己掌握所有的知識點,每天都在心里悄悄發誓不學完是狗之類的詛咒,對于一個不太聰明又沒什么領悟力地人來說,憑借自己一個人地力量去學習舊時落下地功課和及時掌握新的知識,是極其痛苦的。
就這樣反復在痛苦和放棄之間拉扯,堅持著堅持著,有一段時間我開始覺得學著學著學無止境,每天就算掌握了當天的功課后,我開始一直往后看知識點,漸漸地也跟得上老師的進度,也就這樣漸漸提高了成績。
至于性格,因為年紀比較小以及長得不是很好看又不善言辭的原因,我小的時候是那種在人群中總是被欺負的那個,導致我很內向,不講話,不敢與別人對話,很抑郁。
說實話,我現在回過頭,也懂得了自己為什么不討人喜歡的緣由。但是現在作為一個老師的我,努力地喜歡每一個像極了以前的我的學生。
從那時到今日的活躍,也是多虧在那個我決心改變的時刻。
上初中開始,我逼自己講話,我會悄悄觀察班里最受歡迎的同學,他與別人說的話是什么,我從他那里學會的第一句是“對不起”。
我的第一次嘗試是不小心碰到了在寫字的他,我嘗試著對他微笑開口對他說對不起,他跟我說對不起。后來我們也嘗試著做朋友,當然后來我們做了朋友。
雖然說現在也不聯系了,他結婚的時候也沒有邀請我。但是這都沒有關系,至少我們也很美好地建立過一段友誼了。那段友誼,是我改變地開始。而改變,卻永沒有盡頭,一旦開了頭要去適應環境,真的就一直在適應環境。上大學后,我寫過那段內向地過往,很多人都對著我發出感嘆說想不到以前的你跟現在差別這么大。
是啊,一個人踏過的一個又一個的心理障礙,是真的很難。但是跨過了那些難,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9月10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教師節,回想十年前,我開始真正去感受我的老師給我帶來的知識盛典。
而今,我也是一名老師。工作將近一個月,我站在講臺的時候,我在給學生講道理的時候我會想起高三的班主任,在那一刻,我口中講出來的話,跟她一模一樣,語氣也是。
當我開始上課的時候,我的影子又是像極了初二的英語老師,她講英語的模樣,她的板書,又似乎間重現在我學生的面前。
選擇了這個職業后,我一直在想,我可能是我,我可能已經不是我,我覺得我嚴厲的時候是自己當年高三的班主任,我溫柔的時候像高一的政治老師,我沒課在辦公室坐著的的時候是高二的班主任,我想要學生能夠真正接受到知識的急切又是高二的語文老師,我無奈的時候又是初一的英語老師,我打了雞血的樣子又是高中的化學老師......
長大后,我就成為了你啊。
這個我,特立獨行地莽撞過,跌倒過,自恃孤傲過,所以現在才更懂得如何謙卑學習著。
我是我,我也是你們,這個我希望自己影響到一些人,這個“你們”也希望可以拼盡力量去影響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