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如果你想學習打籃球,是應該直接上場打比賽?還是應該先學運球、投籃,然后打半場比賽,最終開始打全場?
如果你想學習寫作,是應該直接開始寫文章?還是應該先學習寫好一句話,搜集素材,然后開始練習寫文章?
毫無疑問,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問題中后一種訓練方法。
在學習寫作上,大多數人一開始就錯了。
【如何正確進行寫作練習】
跟學習打籃球一樣,學習寫作也應該先進行分解訓練。
寫作由哪些“分解動作”構成呢?我們先看看一篇好的文章有哪些特點。
【1】好文章的四個特點:
1. 詞匯使用得當,句子通暢(反例:詞不達意)
2. 條理分明,邏輯清晰。文章要能邏輯自洽,且能夠讓讀者很容易理解
3. 素材豐富,血肉豐滿。有故事、有案例、有金句,且這些都圍繞文章的中心展開
4. 有內在的價值。或者包含讀者不知道的信息,或者能夠給讀者帶來啟發性的觀點
針對這些特點,即可進行分解訓練。
【2】分解訓練——練習寫作的正確姿勢
1. 詞匯,詞匯需要日積月累,可從句子開始訓練
2. 如何提升句子的寫作能力:
2.1 什么是好的句子?
1)詞語使用得當,邏輯清晰
2)準確使用基本的手法
如:原句:他今年三十二歲了,想創業,他很希望通過創業賺錢。
修改后:他雖然才32歲,可已經覺得自己老了,他就像盼望肉塊的也夠一樣,盼望著通過創業去賺錢。
點評:原句邏輯通順,但是感情平淡,沒有想象力和張力;改后的句子,通過轉折和形象的比喻,感情更加濃烈,更加具有畫面感,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3)句子必須具有美感
句子的美感包括:韻律美(讀起來抑揚頓挫)、畫面美(閱讀的時候讓人腦海中浮現出畫面)、給人啟發(傳達的信息或觀點讓人震動)
2.2 如何進行句子的分解訓練——韻律寫作訓練
具體做法是:講長句拆寫成短句。找一個比較長的句子,通過自己的二次創作,寫成短句。要求大致保持愿意,同時可適當忽略或添加一些信息。
如:原句:來到距離家很遠,又舉目無親的大城市,他覺得自己非常孤單無助。
修改成短句:城市很大,他卻舉目無親,人潮洶涌,他卻倍感孤獨。
點評:兩句意思一樣,短句讀來朗朗上口,更加有節奏感、韻律感。
3. 如何提升素材加工能力
3.1 反向案例導出法
寫出一個自己認可的觀點——思考身邊的哪些人和事可以對這個觀點加以支撐(也就是找素材)——利用網絡搜索,找兩道三個可以支撐這個觀點的案例
這個方法的本質:先提出觀點,再根據觀點搜集素材
3.2 正向案例分析法
保持敏感度,收集生活中或者閱讀遇到的案例或故事——弄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分析時間內在的邏輯——通過分析提煉觀點
這個方法的本質:先找到素材,再提煉觀點
3.3 通過閱讀文章提升
選擇一篇文章——先不要閱讀正文,只截取文中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提煉出自己的觀點——然后將自己的觀點同原文進行比較
【讀完本文,可產生哪些實際的進階行動?】
如果僅僅讀完本文的內容,或許你對于如何學習寫作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知。但我希望你不要止步于此。
更進一步,可以采取哪些行動?
1. 每天閱讀兩篇公眾號文章。不要貪多,讀完了能夠消化才是有效的輸入。
2. 搜集3-5句長句,進行拆寫成短句的練習
3. 搜集文章中的精彩案例
這是【如何學習寫作】專題的第二篇文章,希望你喜歡。
如果你也在學習寫作,歡迎關注我,讓我們共同進步。
我是金小敏,關注方法論和思維提升,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