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一種畏難情緒

拿到今天的題目,我的思緒卡殼了,有點迷茫,然后決定暫時拖延一下。

于是,開始對照自己過往的人生經驗,對自己在拖延癥方面進行了客觀的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的結果讓我特別驚喜。原以為我的拖延癥并不嚴重,可是經過再深入一點的自省后,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我豈止是有拖延癥,而且還是一場漫長的久而未愈的大病。

例如:看一本嚴肅的書之前,往往是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可一旦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會慢下來,一點點退縮,直到放棄。

做一件有創造性的事之前,也是躊躇滿志,認為一定能做出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難,就會生出放棄的念頭,工作的節奏也會慢下來,直到草草結束,亦或不了了之,悄悄的躲進舒適區。

下了決心要培養一項愛好。起頭還好,一旦進入技術環節,就發現好難。然后就給自己找各種借口,再用別的興趣把這個興趣取代,讓自己心安理得的放棄。

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其實這不都是拖延癥的表現形式嗎!

所以我認為,我的拖延癥從根源上講是一種畏難的情緒。是遇到困難就退縮的懦弱的表現,也是這么多年工作沒有深入進去,業務還不夠精進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已經知道自己想成為什么樣子的人。也知道了煉成那個樣子的必由之路。時候已不早,也許剛剛好。盡力治愈自己的拖延癥吧!勇敢的與困難作斗爭,開心的化壓力為動力。不要再讓生命虛度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