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唯一的長假過去了,今年也接近尾聲了。年初,年中的目標一個都還沒有實現,歲月的年輪又無情地快走完了一圈。
不僅僅是我自己,相信絕大數的人都會發出那聲嘆息聲,眼看周圍的人一個勁兒地成長,自己好像沒啥變化,一陣冷汗情不自禁地冒出來,臉也不由地紅起來。
為什么他們能做到呢?
前一段時間里我提到過,那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但這種說法好像也是無關痛癢,不具體,也沒有觸及根本。
從許岑身上看到的,就是做事時萬分地專注。
剽悍一只貓說,普通人想要加速崛起,必做的六件事:
1.讀好書。2.見牛人。3.勤寫作。4.愛分享。5.重踐行。6.常利他。
這是他今年上半年的收獲,也許到了現在還有更多的招式。
《出奇制勝》這本書里提到了三部分:縮短行程,善于借力,一飛沖天。喜歡的童鞋可以去看看這本書。我從這本書里邊收獲到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平時的積累。
米歇爾.潘從貧困家庭到后來的蘭蔻化妝設計師,她的故事說明了善于積累潛在的能量,只有這樣,才能讓不期而至的機遇功效成倍放大。
看了那么多的牛人成功的例子,反觀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成功也是有辦法的。
我打算好好實踐以下三點:
1.讀好書。
這點可以學習一只貓。他每周都會去實體店挑書,去年去上海竟然帶去了六個編織袋的書,自己真的汗顏。沒買幾本書,并且也沒讀幾本書。
讀好書,是學習和形成系統思維的一種方式。
2.見牛人。
不能因為自己工作和學習沒有時間,就把自己綁在書桌旁。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與人交流,向別人學習,同時也可以得到反饋。
3.努力做第一。
沒有做過第一的人,覺得很難。實際上,做到第一人的覺得好處很多。這點是一只貓重點提到的。想想自己的工作,不沖著三個月后的結果,就在普通的事上做到第一,又有何不可。僅僅這個過程,就是快樂的源泉。
假期結束了,2017年的最后的戰役開始了。
用理性戰勝感性,做自己的超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