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感而發

頹了好幾周了,每天除了吃什么也不想干,不想學習,不想工作,不想和人打交道,就連以前堅持看的建筑史也提不起興趣,偶爾莫名其妙流淚,也不是傷心到了極點,也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可能就是太頹了吧,可能就是覺得有好多應該做的事該等著我去完成吧,可能覺得這樣的生活狀態真的糟糕透了吧,可能就是自己太矯情了……

一直喜歡攝影的人,覺得都是愛生活的人,至少有雙可以看見彩虹的眼睛。也羨慕那些字寫的好看的,歌唱的好聽的,長得特漂亮的,滑著滑板酷酷的,站在講臺上淡定自若的,有獨特見解的,學習刻苦的,看書看得多的……

樓下一直有買蘋果的老鄉,打著一個小臺燈,蘋果幾個裝在一個藍色熟料袋子里,他是一袋一袋買的,他自己坐在地板上,倚靠著柱子。更多的時候我看不清他的長相也記不住,也沒有留心他的衣裳穿著,那里的燈光太暗了。每次看見都會想,一定不容易吧,但是卻從來沒有在他那里買過一次蘋果,就像那個冬天我也沒有給坐在巷子一角衣服單薄的老人買一件毛毯。

下午的排球比賽,輸的有點慘呢,但是由于自己可以接幾個球所以心情也還算得上不錯了,喜歡這種單純的時刻,什么都不記得,只有當下。有時路過籃球場,就會想要是自己會打籃球就好了,酷酷的,而且心情不好了還可以發泄發泄。但是又舍不得用買衣服的錢去買籃球,女生啊,庸俗!

也在想和某個人的關系,太客氣了,這樣一點也不好,想讓她知道我也是一個滿身臭脾氣,有點小潔癖,還特矯情,腦子里沒多少東西的人。

其實,就是覺得自己一點也不真實,一點也不真實。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里面有一段描述小葉處理他自畫像的一段,就是那種感覺吧,也不太一樣,詞窮了……是害怕所以偽裝吧,但總感覺那也是一個真實的我,這個問題很惱人,我好像也不了解我自己。想想挺好笑的,還在一味地苛責別人不了解自己這個人。

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歡看書,只是因為有人給別人炫耀說,我們家麒麒就一點好,每天晚上都會看會兒書,所以可能就是想要一直成為她心里的那個驕傲吧。

有時候看書會給我一種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就是看見拍照的人會覺得可愛,遇見一陣風會覺得幸運。但我發現他也讓我變得迷惘了,最多的就是感傷,就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感傷,可能就是因為自己一個人,會想想孤獨,也會想想為什么要這樣活著。

會不會是自己喜歡把一件小事放大啊?你想既然人的一生注定了會在一天總終結,那其實人活著不就是為了體驗嗎,只不過是有一條約定俗成的大道,上學工作晚年,所以啊,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都是相對的,所以就在這個框框里活成自己好不好。

我發現以前的我啊,每周的期盼啊就是周六和某人吃著冰淇淋逛著操場,看好看的男生坐在草坪上,看好看的男生打籃球,我就是特別喜歡操場啊,看著一個個奔跑著,歡笑著,悠閑地散著步的人會感覺自己也變得輕巧了許多。還有呢就是每周放學去火車站借我妹妹,兩個人買上愛達樂的蛋糕,走到馬路對面等公交,我們約定公交上有位也不要坐,因為我們不知道怎么讓座,然后晚上逛街喝Coco的奶茶,去鐵牛廣場或者青年廣場,走在街上留心那些很有味道的小店,商量以后有時間再來,吹吹風聊聊白日夢。還有呢,就是雜七雜八的明信片……

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就是想回家了,可能只是想要坐在馬家巷馬路邊的小桌上吃一份蛤蜊湯,看看來來往往的漂亮小姐姐。可能只是想念那時候生活的樣子了。

以前不懂每天的生活都把人壓的喘不過來氣了,光是為了溫飽就有人每天早出晚歸,為了后代每天拼死拼活,為了自己的野心熬夜到凌晨兩點,為了人類不可滿足的欲望更是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生命承載了這么多東西,僅僅是一個生活就已經步履艱難了,她是如此沉重,怎么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呢?哪里輕了啊?

就是這幾天這么頹廢的生活,沒有目標,沒有動力,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只是荒廢著時間……一直到我現在心情抑郁得不行,自責得不行,懊悔得不行……才有了一點關于那句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理解。有人說人生的意義就在于你要自己去尋找一個意義,如果你生下來你的人事就被賦予了一個目標,一個意義,而這些卻與你后來所想的不太一樣,豈不是太可悲了。所以當一個人的一生一點追求都沒有了,一點愛好都不存在了,就連一個夢也懶得做的時候,他每天還能做些什么呢,除了茍且的活著。但我們卸去我們的夢,那空空的皮囊之下還有什么呢,時間在流逝,我們卻再也不懂得小學課本里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含義,再次念起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時候恐怕就只剩冷笑了吧。

你卸下了人生所有的枷鎖,丟到那個寫著生活的鐐銬,如此輕松,如此輕盈,如此輕而易舉,但走著走著,去發現自己也走不見了,輕的就像是宇宙里的一粒沙,可有可無。這樣的生命該有多么輕微,又何苦在這個世間停留呢?

所以生命啊還是沉重一點的好,沉重也是一種充實,時間被你該做的事填的滿滿的,該是多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兒啊,我們一生不變的追求不就是一點成就感嗎?

的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啊。

真想遇見一個人,她發達了就養我,我發達了就養她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