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1:正確本身的價值

正確本身的價值并沒有那么大。

如果希望“正確”發揮它最大的作用,那就要加上“特立獨行”。因為所有人都覺得準確的事情,其實意義并不大。

但是這里要注意,我們說的是特立獨“行”,而不是特立獨“想”。

你可能有很多的想法,不論他們正確與否,只要沒有付諸實踐,其實都沒有意義。

如果說想錯了是零分,那么想對了而不去做就應該是負分。不要讓自己的空想,成為把握正確機會的阻礙。

留言1:

說來慚愧,我努力思考了一下,到目前為止多半是跟著環境走,根本沒有老師說的那種堅持正確觀點并努力走下去的事情。典型乖寶寶型人格。但是工作之后,發現大部分人和我一樣,渾渾噩噩聽領導吩咐。

李笑來:

環境的力量非常大,也是我們特立獨行的大阻力。

很多時候不要說特立獨行,就連稍微偏離主流輿論環境,都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壓力。

但就像高收益和高風險通常是相伴的一樣,來自環境的壓力越大,你正確的價值也就越大。

你看到大部分人渾渾噩噩,其實他們只是做了一個選擇。不愿意放棄部分安全感,不愿意預測并活在未來,相應的也就損失了正確的價值。

如果你再看那些優秀的領導,他們通常都有“固執己見”的瞬間。

而這種愿意違背大多數人的想法,而堅持自己的判斷,恰恰是一個優秀領導所必須的素質。如果你愿意打破現在的渾渾噩噩,不妨多去向那些擁有這種品質的領導學習。

留言2:

昨天,我跟一個老朋友說,怎么辦,我覺得這個世界和我沒什么關系了。沒想到今天就看到了這篇文章。救命的文章。大家都喜歡看到一件事有正確的結果才會去做,例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沒死,那我才會吃這個好東西。

李笑來:

很高興這篇文章能“救你一命”。

實際上,真正應該感謝的是你自己,如果你沒有主動去看這篇文章,你也就錯過了一次提醒自己的機會。

你和這個世界的聯系,是你自己創造出來,而不是別人施舍給你的。

吃螃蟹這件事情上,可能正確的價值大于特立獨行。除非你是一個把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人,不然還是小心為妙。

但是在很多領域,可能只有少數、甚至只有一只“螃蟹”。這種情況下,即便你看到別人吃了沒問題,估計也輪不到你吃下一只螃蟹了。

留言3:

結合自己的情況,沒有這個觀念,核心是把“特立獨行且正確”打磨成真正的技能,可以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從而實現自己的精神價值和商業價值。

李笑來:

大家要看清楚,這里說的是特立獨“行”且正確,而不是特立獨“想”且正確。

很多人喜歡在事后說,自己曾經也這么想過,但是卻并沒有做出任何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馬后炮。

所以僅僅是想得正確還不夠,一定要付諸于行動才有實際意義。

你愿意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這才是你身上勇氣的最好體現。

比起"想錯了",更讓人惱火的難道不是“想對了但是沒有行動”嗎?

留言4:

特立獨行且正確,我覺得需要自己在知識、見識等等有比較深厚的沉淀,反復思考過后得出結論。自以為是則是在自己還是半瓶子水的時候,有點小成績的時候,不經過深思熟慮得出來的結論。

李笑來:

耐心的積累在什么時候都重要。

沒有誰天生就能“特立獨行且正確”。“特立獨行”并不難,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在特立獨行的前提下依然保持正確。

為了把“且正確”三個字加上去,可能需要你付出多年的努力。

就如同上周提到過的,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并沒有邏輯思考能力,于是就花了大量時間去打磨自己的邏輯能力。

一晃過去了“好幾輩子”,我才慢慢有機會去體驗“特立獨行且正確”的快感。

雖然能夠做到的次數并不多,但是就像我們在《活在未來》那篇里寫的那樣,有些事情哪怕一輩子制作成過一次也是非常值得的。

留言5:

還是要結合“放棄百分百的安全感”、“預測未來并且活在未來”、“多維度提升競爭力”這幾個前提來實踐所謂的“特立獨行”,如果盲目的特立獨行,想必會栽跟頭罷。

李笑來:

你說的沒錯,看來前幾期的內容你消化的不錯。

我們每一期的內容,實際上都跟前面所提到的觀念是相關的。

如果你不放棄部分安全感,就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去打磨自己的關鍵技能,進而有可能錯過關鍵信息。

不要覺得信息越多越好,在你沒有處理能力之前,他們也只不過是一些噪音而已。

活在未來就更是如此。如果你永遠被困在現在,我不想著預測未來,得到的注定都是一些已經被驗證過的“正確”。

大家可以動用一下元認知能力,想想之前學過的哪方面知識,可以與這周的內容相結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