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多線程開發-線程安全

引言

說到多線程就不得不提多線程中的鎖機制,多線程操作過程中往往都是多個線程并發執行的,因此同一個資源可能被多個線程同時訪問,造成資源搶奪,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鎖機制往往會造成重大問題。對于銀行存取錢系統,以及購票系統都是很重要的。就購票系統來說,每年春節都是一票難求,供不應求,在官方購票網站買票的過程中,分分鐘成百上千的票瞬間就消失了。不妨假設某輛動車有兩千張票,同時有幾萬人在搶這列車的車票,順利的話前面的人都能買到票。但是如果現在只剩下一張票了,而同時還有幾千人在購買這張票,雖然在進入購票環節的時候會判斷當前票數,但是當前已經有一百個線程進入購票的環節,每個線程處理完票數都會減一,一百個線程執行完當前票數為負九十九,這種問題顯然是不能存在的,所以才有了線程鎖。

常用的鎖

要解決資源搶奪問題在iOS中有常用的有三種方法:一種是使用NSLock同步鎖,另一種是使用@synchronized代碼塊。還有GCD的信號量(dispatch_semaphore)三種方法實現原理是類似的。在處理上代碼塊使用起來都很簡單。(C#中也有類似的處理機制synchronized和lock)。

多線程的安全隱患

資源共享
一塊資源可能會被多個線程共享,也就是多個線程可能會訪問同一塊資源。比如多個線程訪問同一個對象、同一個變量、同一個文件。當多個線程訪問同一塊資源時,很容易引發數據錯亂和數據安全問題。

圖1未加鎖之前

通過上圖我們發現,當線程A訪問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操作的同時,線程B訪問的數據還是沒有更新的數據,線程B同樣對數據進行操作,當兩個線程結束返回時,就會發生數據錯亂的問題。具體實現代碼如下所示:

- (void)test
{
    //默認有10張票
    leftTicketsCount = 10;
    //開啟多個線程,模擬售票員售票
    NSThread *thread1=[[NSThread alloc]initWithTarget:self selector:@selector(sellTickets) object:nil];
    thread1.name=@"模擬售票員A";
    NSThread *thread2=[[NSThread alloc]initWithTarget:self selector:@selector(sellTickets) object:nil];
    thread2.name=@"模擬售票員B";
    NSThread *thread3=[[NSThread alloc]initWithTarget:self selector:@selector(sellTickets) object:nil];
    thread3.name=@"模擬售票員C";
    //開啟線程
    [thread1 start];
    [thread2 start];
    [thread3 start];
}
- (void)sellTickets
{
    while (1) {
        //1.先檢查票數
        int count = leftTicketsCount;
        if (count>0) {
            //暫停一段時間
            [NSThread sleepForTimeInterval:0.002];
            //2.票數-1
            leftTicketsCount= count-1;
            //獲取當前線程
            NSThread *current=[NSThread currentThread];
            NSLog(@"%@--賣了一張票,還剩余%d張票", current.name, leftTicketsCount);
        }
        else {
            //退出線程
            [NSThread exit];
        }
    }
}

打印結果:

控制臺輸出的執行結果

加鎖之后的實現流程圖如下所示:


圖2加鎖之后

我們可以看出,當線程A訪問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操作的時候,數據被加上一把鎖,這個時候其他線程都無法訪問數據,知道線程A結束返回數據,線程B此時在訪問數據并修改,就不會造成數據錯亂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互斥鎖的使用。

如何解決資源競爭

1.使用互斥鎖synchronized

  • @synchronized(鎖對象) {
    // 需要鎖定的代碼
    }
- (void)sellTickets
{
    while (1) {
        @synchronized(self){//加一把鎖
            //1.先檢查票數
            int count = leftTicketsCount;
            if (count>0) {
                //暫停一段時間
                [NSThread sleepForTimeInterval:0.002];

                //2.票數-1
                leftTicketsCount= count-1;

                //獲取當前線程
                NSThread *current=[NSThread currentThread];
                NSLog(@"%@--賣了一張票,還剩余%d張票", current.name, leftTicketsCount);
            }
            else {
                //退出線程
                [NSThread exit];
            }
        }
    }
}
控制臺輸出的執行結果

互斥鎖的優缺點

  • 優點:能有效防止因多線程搶奪資源造成的數據安全問題
  • 缺點:需要消耗大量的CPU資源

互斥鎖的使用前提:多條線程搶奪同一塊資源
相關專業術語:線程同步,多條線程按順序地執行任務
互斥鎖,就是使用了線程同步技術

注意:鎖定1份代碼只用1把鎖,用多把鎖是無效的

2.原子和非原子屬性

OC在定義屬性時有nonatomic和atomic兩種選擇
atomic:原子屬性,為setter方法加鎖(默認就是atomic)
nonatomic:非原子屬性,不會為setter方法加鎖

@property (assign, atomic) int age;
- (void)setAge:(int)age
{ 
    @synchronized(self) { 
       _age = age;
    }
}

nonatomic和atomic對比

  • atomic:線程安全,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
  • nonatomic:非線程安全,適合內存小的移動設備

3.NSLock

- (void)sellTickets
{
    while(1){
    [lock lock];
    //1.先檢查票數
    int count = leftTicketsCount;
    if(count > 0){
        //暫停一段時間
        [NSThread sleepForTimeInterval:0.01];
        //2.票數減1
        leftTicketsCount = count -1;
        //獲得當前線程
        NSThread *current = [NSThread currentTHread];
        NSLog(@“%@—賣了一張票”,current.name,leftTicketsCount);
    }else{
        //退出線程
        [NSThread exit];
    }
}
控制臺輸出的執行結果

注:程序運行結果:線程B會等待線程A解鎖后,才會去執行線程B。如果線程B把lock和unlock方法去掉之后,則線程B不會被阻塞,這個和synchronized的一樣,需要使用同樣的鎖對象才會互斥。

NSLock類還提供tryLock、和lockBeforeDate方法:

  • tryLock:該方法使當前線程試圖去獲取鎖,并返回布爾值表示是否成功,但是當獲取鎖失敗后并不會使當前線程阻塞。
  • lockBeforeDate:該方法與上面的方法類似,但是只有在設置的時間內獲取鎖失敗線程才不會被阻塞,如果獲取鎖失敗時已超出了設置的時間,那么當前線程會被阻塞。

4.關于GCD的信號量dispatch_semaphore_signal

- (void)sellTickets
{
   while(1){
    dispatch_semaphore_wait(semaphore,DISPATCH_RIME_FOREVER);
   //1.先檢查票數
   int count = leftTicketsCount;
   if(count > 0){
//暫停一段時間
    [NSThread sleepForTimeInterval:0.01];
    //2.票數減1
    leftTicketsCount = count -1;
    //獲得當前線程
    NSThread *current = [NSThread currentThread];
    NSLog(@“%@—賣了一張票”,current.name,leftTicketsCount);
}
     else{
    //退出線程
     [NSThread exit];
   
}
     dispatch_semaphore_signal(semaphore);
}
}
控制臺輸出的執行結果

所實現的效果也是和以上實例介紹的大致相同。
我們把信號量當作是一個計數器,當計數器是一個非負整數時,所有通過它的線程都應該把這個整數減1。如果計數器大于0,那么則允許訪問,并把計數器減1。如果為0,則訪問被禁止,所有通過它的線程都處于等待的狀態。如果desema的值為0,那么這個函數就阻塞當前線程等待timeout(注意timeout的類型為dispatch_time_t,不能直接傳入整形或float型數),如果等待的期間desema的值被dispatch_semaphore_signal函數加1了,且該函數(即dispatch_semaphore_wait)所處線程獲得了信號量,那么就繼續向下執行并將信號量減1。如果等待期間沒有獲取到信號量或者信號量的值一直為0,那么等到timeout時,其所處線程自動執行其后語句。

注:dispatch_semaphore 是信號量,但當信號總量設為 1 時也可以當作鎖來。在沒有等待情況出現時,它的性能比 pthread_mutex 還要高,但一旦有等待情況出現時,性能就會下降許多。相對于 OSSpinLock 來說,它的優勢在于等待時不會消耗 CPU 資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