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希望改掉的壞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能夠幫助一個人在事業或生活中獲得成功與美好,而一個壞習慣可以將很多美好毀于一旦。

自己身上有很多的壞習慣,比如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做事情三分鐘熱度,萬惡的拖延癥,不喜歡與人交流……等等。感覺好多,好省的過程中,好像置身于顯微鏡下,全身都是缺點。仔細想想,也不全是這樣,起碼我有一顆上進的心,比如來了7天寫作訓練營。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這是我從小到大的硬傷,小時候總是被家人與村里人拿來和其它人比來比去,比的最后結果就是讀書學習上不如姐姐,說話上不如前面人家的小姐妹,干活上比不上村西頭的小李,吃苦比不上村東頭的小麗……我簡直就是什么都不行,不如人家講究衛生,不如人家會打扮,不如人家長得好,不如人家苗條……總之我的童年與青少年都在無盡的被攀比中度過。越是被攀比我就越是在意,做很多事情都有些畏首畏尾,生怕別人又說出什么來,可是怕什么還是來什么,一個我比較在意的親戚無意中說到我給我姐姐提鞋都不夠格,直到現在這句話依然清晰的圍繞在耳邊……越是記得表示越是在意,心中多少也滋生出些許的恨意,可自己天生又是怯懦的,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的,于是自己暗暗努力。如今雖說已經遠離了那些過去,可心理陰影卻始終如影隨形,讓我揮之不去,甚至影響到在提出自己觀點的時候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生怕會被人質疑。

關于這個壞習慣只能從心理學上去求解,讓自己接納曾經那個被人看不起的自己,雖不能短時間完成,但是努力堅持總會有更好的改善。


萬惡的拖延癥

看到很多小伙伴們都有這個困擾,而我也是,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最后期限或最后時限才掐點去做,一旦超時完成不了,對自己的打擊又是非常大的,有時便會堅持不下去,所幸放棄,所以又多了很多的三分鐘熱度。

比如寫作,每周一篇總是要等到最后一天,總認為時間還很多,直到最后一刻才開始著急,擬什么題目呢,案例要如何選擇呢,有時想想就會不自覺的害怕,完全靠堅持,而這種堅持只要有一次超時完成便會不斷有更多次超時完成,最后可能堅持不下來而演變成三分鐘熱度。

我是做夢都想脫掉拖延癥患者這頂壓在頭上的帽子,然而每每下定決定總是被打敗,名副其實的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的典型。

歸其原因是自己不會合理安排時間,不懂得將事情排續,分先后等級。《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一書中說列出每天的重要事項,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優先完成。也可以把最難的事情先完成,因為最難的事情拖到最后往往要加班加點去做,有時甚至會壓力過大導致根本完不成,這樣做不僅要熬夜影響健康,對人的積極性也是很大的打擊。

所以列出事項清單是重點,跟著清單的優先級別從最重要的事情做起。


很喜歡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親愛的,外面只有你自己,珍惜生命的有限時間,勇敢的面對、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生命雖不可能完美,卻可以通過改變一些壞習慣增加自信,使生活變得井然有序……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