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領導安排去寫PPT,那么你辛苦了;
如本你被領導安排去給客戶講PPT,那么我衷心祝福你,不要遇到以下4個奇妙的問題。
1 奇妙問題清單
當你準備給客戶講PPT時,如果夠勤奮,你可能會:
惡補一些演講技巧,例如,怎樣穿著得體,怎樣克服緊張,怎樣控制語速和語氣。
PPT背的滾瓜爛熟,脫稿可上。
這是極好的。但是,你可能遇到這些“奇妙”的問題。
當你信心滿滿的接上投影,打開練習過N遍的 “碉堡了方案介紹 V1.3.pptx”,準備開講時,客戶說:
我們只有5分鐘時間,你能簡單介紹一下么?
XX部的Mr.Late還沒有來,請稍等下。(然后他們開始愉快的聊天把你晾一邊或者笑瞇瞇的看著你)
當你滿懷激情的講到一半時,客戶說:
你講的什么,人家不懂耶;
什么?你的意思是,你們的方案不能讓我們用紅筆寫出藍字?!
雖然穿著得體,控制了語速和語氣,還把PPT背的熟熟的,但這種情況怎么破啊??朕又緊張起來了。。
2 老司機的經驗談
來,先把老血咽回去,我們逐個分析這些問題:
問題1??客戶:我們只有5分鐘時間,你能簡單介紹一下么?
倒不是客戶故意刁難你,也許他真的在5分鐘后有很重要的事情,例如控制房價捎帶治理霧霾。
先介紹一個錯誤的做法: “5分鐘啊,好吧,我快快的讀一遍吧。‘’
以演講者和客戶的身份,俺多次經歷過這種情況:
接下來的5分鐘里,給雙方留下印象的只有緊張和尷尬,絕對不會是產品內容。
你很緊張:怎么還有這么多啊,客戶不耐煩了吧。
客戶很尷尬:看著你的后腦勺和快速翻動的PPT,不尷尬還能做點啥呢,刷朋友圈?
是的,讀的再快都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做的是“講重點”。
但問題來了,明明背熟了,卻不知道怎么從那幾十頁里提取重點。
如果你反應過人,對產品了如指掌,這完全不是問題。如果不是,有一個簡單的辦法,能讓你達到同樣的效果:
除了熟練完整版PPT外,提前準備一個“5分鐘版”,如果你再勤奮些,再準備一個“3分鐘版”。
你看到了,現實情況中,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歸納演繹,我們也不一定能在瞬間提煉出精華,我們能做的,只有充分準備。(現在你明白了所謂電梯1分鐘演講是怎么回事了吧)
ps: 那5分鐘版長什么樣呢?每個人的PPT都不同,這里只能提供一個思路:
1) 說明我和別人不一樣:羅列3個以內的特色功能;(引起興趣)
2) 說明為什么選我:能為客戶帶來的核心收益點。(與利益相關)
問題2 XX部門的Mr.Late還沒有來,請稍等下。然后他們開始愉快的聊天把你晾一邊或者笑瞇瞇的看著你。
還是先講三個錯誤的做法:表現的急躁,低頭刷手機,回憶PPT;
表現的急躁:堅決不要,想想誰要付錢買你的產品;
低頭刷手機:堅決不要,注意場合,這不是在家里;
回憶PPT:? 最好不要,這會讓你錯過一個隱藏機會。
客戶聊天時把你晾一邊時,可以聽聽他們聊的內容,如果是公司機密。。這他們也不會說。
如果是時事八卦體育財經,你可以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哎,那個公司的股我也有關注呢。”但注意,不要用你在這個話題上豐富的經驗碾壓對方,而是要想辦法讓客戶說更多,例如問一些稍顯幼稚的問題。 人是愛分享的動物,你讓他講的爽了,過會他會讓你講的爽。
當你還不確定對方部門的情況下,通過他們的聊天,可以推斷一二,由此知道他們的關注點,是技術,還是市場。那么在接下來的講解中,可以著重講相關部分。(這個情況比較少,因為在會議前,你就要知道哪個部門的誰會參會,再不行,交換名片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到了)
問題3 你講的什么,人家不懂。
這也不是客戶在刁難,因為人會關注和自己利益的內容,特別是在公司里:研發部的大哥特別在乎服務器的性能,而采購部的大姐卻很在乎購買成本。
錯誤的做法是:您不明白啊,那我給您再講一遍,講一遍,一遍,遍。。
如果不是對方關心的,熟悉的,講10遍都木有用。
怎么破呢,在你的PPT中至少包括兩個版塊,商務的和技術的。
1) 商務:集中在客戶所處市場分析,我們能給客戶帶來的收益,商務模式,成本結構。
2) 技術:集中在產品的功能,能為客戶的業務流程帶來優化和效率提升,集成和部署需求。
然后,根據客戶部門有選擇的著重介紹,你懂的。
問題4 什么?你的意思是,你們的方案不能能讓我用紅筆寫出藍字?!
人有這樣一個傾向,當越不理解時,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就越不合理。
例如,PPTer常聽到的,就耽誤你5分鐘,把我的PPT弄的高大上一點,簡單點換換圖片就行,這點小忙,不給錢~
錯誤的做法是:是這樣的,讓我從石墨原子結構層面解釋為什么藍鉛筆不能寫紅字。。
這種不理解不是一時半會能治愈的,何況你還是在講PPT,更不能被這種短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帶跑。
可以這樣回答:您的問題很有價值,我記下來了,會議結束后我會找您單獨溝通。
這樣首先給客戶一個認可:問題是有價值的;同時為自己爭取了時間,是在會議后,而不是在會議中。
以上,謝謝。
“讓你的見解傳承下去”
如果在給領導,客戶的PPT演講中,你有獨特的見解,歡迎分享,讓你的經驗幫助更多的人,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