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誰都相信“圈子”的價值

周末,我參與了兩次線上的社群分享課,加入了其中的一個訓練營,課程之前我是有所期待的,所以,聽的時候一直很虔誠,不放過每一句話,每一個觀點,包括去感受分享嘉賓使用語氣背后的深意和所傳遞的力量。

透過屏幕,我似乎都感受到了對方滿滿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說實話這兩次課對我的觸動很大,甚至顛覆了我以往的部分認知,感覺視野又被向前推開很多....。

各種鮮活事例,各路大咖牛人,各種觀點集聚,各種思想碰撞,各種智慧交融,那種內在力量的滲透會讓你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坐不住等不得的危機感;那種超強的執(zhí)行力讓你明白你所謂的“拼命”只不過是別人的“熱身”而已;那種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洞察力讓你知道生命的可能性還有很多,只是我們一直沒有走出來,那種優(yōu)秀資源的鏈接讓你發(fā)自內心的認同圈子和視野的重要性。

說到圈子,我想多言兩句,我所指的的圈子并不是拉幫結派、桃園結義的江湖圈子,也不是具有人身依附和投機性的利益合伙人,更不是庸俗意義上的“拉關系、找門路、誰是誰的人,看能抱上誰的大腿”的幫派文化。

而是這個圈子里的人有種共同的價值追求,這個圈子有著凌駕于利益至上的精神價值;有更前沿的行業(yè)信息和深刻的思想交融,能讓你在前有目標后由追趕的環(huán)境中認清自己、不敢懈怠、快速成長;能讓你在前進的過程中規(guī)避掉很多不必要的彎路。

我記得郎咸平有篇文章《圈子就是財富》中提到:一知名公司的CEO到沃頓商學院參加演講,他首先向大家提問:“你們讀MBA的目的是什么?”并給出了3個選擇:MBA的名聲、圈子和知識。大多數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圈子,然后還反過來問他:“你1953年畢業(yè),到現(xiàn)在對你幫助最大的是什么?”他回答說:“就是圈子。”

商業(yè)圈子如此,其他亦是。

你想成就什么,就到什么樣的圈子里去,你愛踢球,那就找球友,加入組織;你愛跳舞,就往舞者群里靠攏;你愛書法,就加入書畫協(xié)會,和書法家在一起。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和生命的曲線。與勤奮上進包容愛內省愛思考的人交流,跟與懶惰放縱狹隘不自察的人交流,天差地別。

和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你是會被同化的。

就如荀子所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與之俱黑”的道理一樣,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

就像《曾國藩家書》中提到有師友夾持,即便懦夫也會立志的道理一樣,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就像新鮮的蘿卜放到酸蘿卜壇子里過不多久就也會變酸的道理一樣,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你將被同化為什么樣的人。

比如,我去年開始跑步的時候就加入了一些跑團,這里聚集著一些資深的有經驗的跑者,通過和她們交流你能很快的去認識正確的跑步方法、要領、常見的誤區(qū)、身體的反應、會出現(xiàn)的癥狀,跑后該怎樣的拉伸和放松,而且很快能知道哪些裝備美與性能兼具,什么樣的量級該選什么樣的跑鞋,選擇什么樣的滾軸,怎樣循序漸進規(guī)避對身體不必要的傷害,還能更方便獲取全球各地的馬拉松資訊,怎樣能組團報名,怎樣提高中簽率等等,很快你就會有全面科學的認知。你可以根據這些制定自己的計劃,循序漸進,結果我發(fā)現(xiàn),沒多久我就輕輕松松的跑了個半馬,身體也沒有任何的不適。所以說融入這樣的圈子絕對會比一個人默默努力的機會成本底,走的彎路也少,獲得的進步也快。

一、圈子會讓你的視野更開闊

因共同的愛好聚集在一起的圈子,每個人都是一個鏈接,鏈接背后的信息和資源是不可低估的,打開哪一個都能讓你看到更豐富的世界,都會讓你有新的領悟,這些領悟無論對你精神上的提升還是知識面的拓展,都會將你引向縱深。

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往往不是能力也不是知識,而是視野。很多時候決定你能不能向前再走一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視野是否開闊,倘若一直在相對封閉的思想認知內,沒有圈子,沒有思想碰撞,沒有知識交融,沒有前沿的行業(yè)資訊,那么你的思想不會豐盈到哪里去。你會裹足不前而自鳴得意。視野開闊了你就會覺得生命的可能性很多,你對自己的期待也會提高,那么付出的努力也會不一樣。

二、圈子可以碰撞出更多的靈感

正如肖伯納所說∶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但我有一個思想,你有一個思想,交換一下每人至少有兩個以上的思想。圈子里匯聚著最前沿、最新鮮的行業(yè)信息,匯聚著有著獨特視角的智慧精英,甚至潛藏著知名的業(yè)界精英,那么你就去大膽的“勾搭”,沒有人會忍心拒絕一個追求進步的人,也許他不經意的點撥,就會給你一些無論你怎么苦想都沒有出現(xiàn)的靈感,也許他的某句話就能解決你久久都不能解決的問題。

就這樣在不斷的請教、學習、領悟、琢磨中,在和他人不斷的深層鏈接中,你的邏輯思維、你的知識儲備一定會有新的升華,你的核心競爭力也會隨之提升。

這些互動學習的過程,會碰撞出更多的價值,讓你即使是身處在三線城市,思維也能和一線城市保持同步,讓你會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三、圈子是個人成長的一面鏡子

《勸學》中有這樣一句話:“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有時候不跳出自己的認知,不拿自己與周圍的人比較,你永遠看不清自己,你甚至還會在自己的一點點算不上的成績而沾沾自喜。

直到你融入到更大的圈子里,你才能恍然大悟,才知道了你所謂的“拼命”只不過是別人的“熱身”而已。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圈子里的每個人都不不同的光芒,都可以是我們學習的標桿和榜樣,從他們身上,能知照自己的不足,也可以認清自己的缺點,更可以免費地學習到他們成功的經驗。

四、圈子給你不敢懈怠的危機感

這次的我重新執(zhí)筆開始寫,虔誠的去拜請“武功高深”的前輩,呆頭呆腦又的去“勾搭”那些寫出百萬閱讀量爆文的超級寫手,我這“見了優(yōu)秀的人就絕不放過的資深功夫”發(fā)揮了效應,上周被一位超級牛逼的兄長拉進了一個群,我當時都懵了,看著全是那些在人民日報、十點讀書、思想聚焦上常見的作者都在這里,我有一種怎么游離到這里來了的壓迫感。太恐怖了,本能的反應這不是我呆的地兒,但靜下來想想有這樣一群優(yōu)秀的人在我的手機里,多好的學習資源啊,在這里我可以探尋他們的軌跡,可以從他們的文中去釋義自己的疑惑,感受那種內在力量的滲透和飽滿。

所以,有這樣的目標,有這樣優(yōu)秀的人,你怎能懈怠?怎敢懈怠?比你優(yōu)秀100倍的人都還在努力,你有什么資格懈怠?

加入優(yōu)秀的圈子,結識優(yōu)秀的人脈,再確定努力目標和方向,比所謂先努力再加入優(yōu)秀圈子,來得更為實在。

如果你不認同我的觀點,如果你認為所謂的圈子就是圈套,那么,請和我一起深度思考下面這幾個問題:

一是你正在做什么有意義的事?

二是正在和誰一起?

三你想把這件有意義的事兒做到什么程度?

四該用什么樣的方法?

我斷言,你的答案里一定有:圈子!!!


玉兒,專欄作者,一個有點兒氣質的80后職場媽媽,一個有點思想的法學碩士,一個曾經在部隊呆過10年的女漢子,一個愛好運動的山東姑娘,喜歡用文字描述工作之余游走在生活中的感悟和思考!

朋友們,如果您喜歡,就煩請給我點個?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