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斷舍離了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又到了一年夏秋更迭的換季之時。我望著衣柜中堆積如山的衣物一籌莫展,不知道是仍還是不扔。我掂起一件衣服看了看喃喃自語到:這件衣服雖然過時了很有可能再流行,于是放進了柜子里。然后又拿起一件,這件衣服看上去瘦了,說不定哪天減肥還穿。再拿起一件看了看說:這件衣服在買的時候好貴啊!于是,反反復復折騰了半天,還是原來那些。老公笑道:你成天斷舍離,斷舍離的掛在嘴邊。怎么到了實施的時候又不知道怎么辦了。我望著他空空如也的衣柜,對自己哭笑不得。

很多人不想斷舍衣服的心理大概跟我也差不多吧。每到換季,望著一柜子的衣服反而覺得沒有衣服穿,然后就上街買買買。舊的舍不得扔,新的又很快替補上,久而久之,衣柜里就會只有推擠如山的衣服了。

很多次,我拿起手機給一朋友發信息問在干什么。那個朋友總是千篇一律的回復:忙,忙啊,忙得焦頭爛額的。后來,他始終沒再回復我一條信息,我們就真的慢慢的斷了聯系。甚至有一段時間,我也處在了這樣的一種忙碌的模式。表情麻木,疲憊,心情也格外焦躁。在匆忙之間總覺得遺失了什么東西,是時間,是快樂,還是淡定與從容?

小可在和男朋友分手之后還一直保留著男朋友之前送給她的禮物。有時候小可翻出這些東西后還是百感交集,想著前任對她的溫存,心中也一直割舍不下對前塵往事的眷念。后來,他們又嘗試著藕斷絲連了一段時間,那男的又從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小王徹底的明白了留著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舔舐著往日的情感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

衣服如此,忙碌的生活如此,陳舊的感情如此,豈不知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是盡己所能,樂此不彼的積累各式各樣的東西包括知識,名譽,地位,財富,健康,親情,友情,愛情和人際關系。當然也包括了隨之而來的煩惱,抑郁,苦悶,挫折,沮喪和壓力馮負面的影響。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們不斷的索取,又怎么要不斷的斷舍離呢?而我們該怎樣索取,又該怎樣斷舍離呢?

對于生活,由于受經歷,家庭背景,教育程度,認知等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每個人都生活都有不同的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所要承載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不管是對事業的追求,財富的積累,還是兒女的教育,都在給我生活加大重量。甚至有些人為了講究“面子”和“形象”更是不斷的苛求自己,苛求家人。

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寶釵生日,賈母讓寶釵點戲。寶釵點了一出《山門》其中辭藻中有只《寄生草》這樣寫道: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其實這是一句箴言,暗藏了賈府及賈府眾人日后的命運走向。可是,當時無人能該參透其中的禪機。豈不知在花團錦簇之后茫茫一片大雪地就是人的最終宿命。

我們赤條條的來到人世間,一切本都是零。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人的潛能不斷的開發出來,我們的人生就開始做加法。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們的使命都無可厚非。但是,物質永無止境,貪念欲壑難填。為了更多更大的追求,我們不斷的變得忙碌起來,心靈也更加疲憊不堪。

其實,人生本來有很多活法,也有很多選擇。但是,我們往往過于追求完美,把原本簡單的事情搞得很復雜,把欲望延伸,把痛苦擴大。因此,我們常常被折磨的痛苦不堪,情緒也變得焦躁不安。

佛說:人生有八大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婆娑世界,一切莫非是苦。為什么很多人覺得活得很累,那是因為心情過于復雜,想要的東西太多,執念太深。

斷舍離的提出者山下英子女士曾說:人類一直在獲得和放手的循環往復中螺旋式前進。斷舍離是一種從仍東西開始的訓練,讓你覺察自己的欲望是過頭還是不足。”她從瑜伽的心靈修行法延伸成一種生活整理術,發明了一套全新的行為方法: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不買,不收,不取;舍=舍棄堆放在家里沒用的東西。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創造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間。

斷就是斷絕繁雜。而方法就是簡化生活,學會摒棄;擺脫雜亂,大道至簡;量入為出,拋卻奢華。

女人愛美,天經地義,常言道“女人的衣柜中永遠會少一件衣服”。但是多多益善未必就是好事,它也把女人愛慕虛榮的缺點暴露無遺。當生命中沖刺著多余的物質時,我們必須學會運用減法來經營人生。只有繁華褪盡,才能返璞歸真。減掉不必要的,你才能獲得你想要的輕盈。

在現在家居裝修中流行著一種簡約的家居風格。這種以簡潔的形式表現了現代人對生活環境的那種感性,理性和時尚的渴求。用最直白的裝飾語言講述對生活的憧憬,用最個性的手法描繪對生活的態度。這種“簡約”的背后體現了一種現代的消費觀:既注重生活品味,又要健康時尚,還要注重合理節約,理性消費。

在《一個人的朝圣》中,主人公哈羅德在自我救贖的路上,從不斷的添置一些東西到不斷的舍棄一切東西輕裝上路。后來,當他以地為廬以天為被時,當指甲縫塞滿泥巴的時候就是他最輕松愜意與自己內心重疊的時候。

舍就是舍棄重負,其方法就是改變陋習,崇尚健康;有張有馳,合理生活;放慢腳步,怡然自得。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你不進步就意味著退步。然而我們的靈魂始終跟不上身體的步伐。早晨還未睜開眼睛,滿腦子就是房貸啊,業務量啊。而在我們腦海中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在左右著我們。如果要享受生活,必須先要努力學習,認真工作,拼命掙錢,在這一切圓滿后幸福才會悄然而至,人生享受才能拉開帷幕,但真的就是這樣嗎?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例子。夫妻倆為了孩子的未來不斷的努力,終于買了最豪華奢侈的房子。由于忙于業務,便請了保姆照顧孩子。當這對夫妻倆在外辛苦打拼時,他們請的保姆在孩子上學后正悠閑的在他們買的房子里喝著咖啡觀望風景。而他們自己在家卻像是旅館的客人一樣,每天住一夜就匆匆離開了。

星云大師曾說:人忙心不忙。快餐式的生活無異于囫圇吞棗,將生命中本該仔細咀嚼,值得回味的東西完全忽略,跳過直接按下快進鍵便匆匆走過一生。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就經常教導我們:在忙碌時要全身心的投入,放松的時候要徹底放松。在忙碌中保持一份悠閑,學會張弛有度的生活后才能更好的趕路。

離就是要脫離執念。緣起時起,緣盡了無;癡情不重,煩惱不生;幸福如沙,愛要適度。

在感情世界里,我們經常把得不到的東西當成寶,卻把容易得到的當成理所當然。在世界著名小說《飄》中女主角斯嘉麗一直迷戀青梅竹馬的艾希禮,但是卻忽略了一直深愛她的白瑞德。后來,當她意識到自己內心的感受時最愛的那個人已經離她遠去。我們總是認為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被偏愛的有恃無恐。紅玫瑰與白玫瑰永遠都是一抹蚊子血或是胸口的朱砂痣。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魚和熊掌永遠不可兼得。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東西,我們選擇了便要用愛去細心呵護,包容。放棄了,就要干脆,利落的甩開。愛情就像那半開的花朵,還沒完全盛開,含苞待放,欲說還休。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但是我們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昨天是過期作廢的支票,明天是不能預支的支票,只有今天才是能夠使用的現金。

斷舍離與佛家所講的“看破,放下,自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整理好辦公桌上雜亂的資料,果斷丟棄柜子中不穿的衣服,甩開無謂的忙碌,摒除沖動的消費理念,埋藏心中遺憾的牽掛,刪除腦海中不切實際的想象,斷絕雜念,舍棄牽絆,脫離困擾。每一天,我們都需要斷舍離來不斷豐盈我們的生活。

生活需要斷舍離,刪繁就簡,定期整理房間,控制購買欲,不買不需之品。

知識需要斷舍離,取其精華,棄去糟粕。

名譽,地位,財富需要斷舍離。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基本物質所需,不再戚戚于名勝,濟濟于富貴,便可以從容的充實的享受與生活。

健康需要斷舍離,少吃垃圾食品,堅持鍛煉身體,享受慢節奏的生活。

親情,友情,愛情需要斷舍離。不做低質量的社交,多花時間和自己愛的人相處,學會獨處。為親情,友情,愛情留白。

大文豪家蘇軾曾說:人間有味是清歡。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從容與淡定。

當我們面對事情的紛繁雜亂,節奏的緊緊相逼,內心的焦躁不安的時候。我們要問問自己,今天,你斷舍離了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