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佛教名山之普陀山風景名勝區蜚聲中外,與之有關的是觀音菩薩不肯東去的故事。但在幾年前,適逢觀音菩薩生日,在海南東山一觀,繼而參看南海觀音菩薩漢白玉立像,瓊海碧波粼粼,水樣觀音垂榮,藍天白云,和暢了我的內心深處。觀音菩薩保佑,是民間的。在鷹城,這種民間的信仰根深蒂固。平頂山北,寶豐李莊,有觀音菩薩出生地,修行的白雀寺,有三皇姑墳,里面有觀音菩薩少女時代的雕塑。西望龍山,雙龍戲珠的火珠山上有香山了煙的塔、寺院,以及觀音菩薩的舍利子。地宮罕開,卻被有福人遇見,得以拜謁祭臺。恰讀古典,卻不能回避佛學經典。于是,在曼妙的時光中,找到了一種方法,一是讀佛教十三經;二是與大德高僧探究佛法。兩者結合在一起,進步尤其快。于是乎,在京城拜見班禪大師,雖經周旋,但因所見之人中有不受歡迎的,故而推辭。但是,我卻得到了他的法物和真諦。五臺山五爺廟的人潮如海,遠上青螺寺冷清對應,對于佛的理解多了幾分成熟穩重的感覺。少林寺、南少林,來來往往中諦聽佛音。湄洲島的媽祖也有觀音普渡的護海真經。九華山的肉身菩薩,以及法王寺的地宮珍寶,莫高窟的秘洞彩繪,都有菩薩圣誕氣氛。因之,妙法蓮華經正在菩薩心腸,讀經百遍,不如日行一善。于是,了凡法師在南京棲霞寺找到云谷禪師開諦,如今,我那正情重義的新聞學院同學趙猛皈依佛門,坐禪了凡法師后的開示。回看觀音,成就了鷹城的古往今來,在觀音文化研討會的間隙,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看到星月指和釋小幺,而我正手捧書卷,走在暮色蒼茫里,感悟人生的火販履一。于是,不期而遇的佛國凈土,在于普陀山佛學院傳播正能量。
普陀觀音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