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遠方在哪里 ? ?文/魯先圣
? ? 一個讀者問我:老師,您告訴我們人生要有詩和遠方??墒?,遠方在哪里?我應該怎么確立自己的目標?我對青年人說:魯迅先生在八十年前就對那個時代的青年說,青年人的目標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有敢來阻礙這三事者,無論是誰,我們都反抗他,撲滅他!”而且魯迅先生進一步強調說“所謂生存,并不是茍活;所謂溫飽,并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睍r間過去了接近一個世紀,但是,今天看來,魯迅先生的忠告并沒有過時,而且,我以為對于今天的青年人,更有人生的解惑指導意義。
? ? 青年人有這樣的發問,說明他在思考,這其實也是困擾我們很多人一生的問題。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找到方向!一輩子都在迷惘!我對青年人說:找到你自己!找到了你自己了,世界才會找到你,你才會成為世界的一道風景。
? ? 人過中年,我早已經清理掉了自己身上的戾氣、怨氣和躁氣,因為我知道,生活中其實沒有太多的意外,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自有深意。冥冥之中,始終有一種神秘而微妙的力量,緊緊掌握著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 嫉妒幾乎伴隨著所有成功的人們。其實,嫉妒不是仇恨,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苦痛。它不是因為朋友的不幸而產生,也不是因為敵人的成功,而是因為朋友的成功產生的一種對他人優勢的恐懼。當成功者明白了這一點之后,面對遭受的嫉妒,自可釋懷,不以為意。
? ? 一個明智的人,遲早會覺悟:生活是痛苦與歡樂、悲哀與幸福、成功與失敗、給予與獲得的組合體,缺一不可。那么,我們就要懂得:你的任何行為都如甩出去的飛鏢一樣還會落回來;說長道短議論他人只能使自己威信掃地;肯定和贊美他人是振奮自己心靈的最佳途徑;當你落難倒霉的時候并不是世界的末日,新的一天和機會還會來;每個人都會有煩惱,世界上完美的人和事都不存在。
? ? 讓自己快樂和幸福的方法很簡單,恪守這樣兩條原則:一是自己感覺目前的現狀就是最好的;二是不論生活中發生了什么不幸,都這樣反問自己:“事情原來可能更加糟糕,這個結果已經是萬幸了”。
? ? 有青年朋友問,假如不能成功怎么辦?我回答說:那也沒有必要沮喪,只要你努力了。不能成為山巔的青松,就做一棵溪邊的小樹。大家不可能都去當船長,必須也有人來做水手,重要的不是做哪個角色,而是做最好的你。
? ? 一個20歲的年輕人,將要離開家鄉的時候,面對云山蒼蒼,心中不免惶恐,去拜見一位智者,希望得到人生的指點。智者給了他三個字:“不要怕”。并告訴他,這三個字足夠他受益30年。還有三個字,到他50歲時再來取。30年之后,這個人取得了一些成就,也有不少的酸辛。他懷著復雜的心情又來到智者面前,智者又給他三個字“不要悔”。這個人恍然大悟,頓時明月清風,一身輕松地走了。
? ? 不論是青春勃發的青年人,還是正在同過去與未來搏斗的中年人,不論是埋首于書稿的學者,還是幽居茅舍的隱士,有了這六個字,就可以是一個智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