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寫了十幾篇,我也提到過不少民間傳說中的神仙,但是在我文中出現的神仙大部分是地府機關單位的,像孟婆、閻王爺、黑白無常等等,還有就是下山入世修行的山精地靈,然而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不經常跟這些神靈有聯系,那跟我們生活關聯最大的一個神職人員是誰呢?
想必大家看了標題都知道了,那就是——財神!
今天卦師就細說一下我們常見的幾位財神爺還有財神文化的由來,也好讓做生意的朋友知曉該請什么財神,該拜什么財神和為什么要拜財神。要知道請財神爺不能隨便亂請,各行各業都要請適合自己本行的財神,請錯了會適得其反。打個比方,做KTV、夜場等風月場所的人,你請一生仁義不戀美色的關老爺?關老爺能保佑你?不一刀斷你財路就算你福德深厚了。
家里經商做生意的人大多都知道,財神爺并不是只有一位,而大多數人只知道有文、武財神兩位。但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財神,據不完全統計有30多位,也就是說財神是以群體形象出現于民間的。
財神崇拜,起初源于商民們的行俗,而后為其他市民和鄉人所仿習。財神自南宋興盛以來,經歷代繁衍,逐漸形成一個十分可觀的財神神團,種類齊全,各司其職。
細細數來,從比干起算,有子貢、范蠡、管仲、白圭、關公、趙公明、李詭祖、多聞天王、善財童子等等,還有大乘佛教的彌勒佛,藏傳佛教的財寶天王、黃財神、黑財神、白財神等等。這都是正經財神,還有一些偏財神和準財神,比如吳王劉濞、韓信、鐘離權、沈萬三、劉海蟾、五顯神;還有一些神仙,身兼招財進寶之職,比如天官、土地爺、祿星、和合二仙,林林總總得有將近三十幾位。而且中國各地因風土人情不同,也出現了很多地區性的財神,所以各地區所拜財神也就不同,像舊時揚州邗溝大王廟,供奉吳王夫差和漢代吳王劉濞。夫差開邗溝,劉濞“煮鹽東海,鑄錢銅山”,對揚州歷史開發做過貢獻,所以當地人拜他們為財神。
卦師先挑幾個常見的財神爺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先拿浙江一帶的商人來說吧,浙商大多都供文財神范蠡,范蠡為什么會被稱為財神呢?講一段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范蠡這個人就太牛了,被人稱為商道師祖,一生把士農商三個職業都做到了極致,而且他真正的做到了千金散去還復來,19年創業三次、裸捐三次。
第一次裸捐: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滅吳,慶功宴的酒還沒冷,越國十大杰出青年之首的謀士范蠡就決定轉型了,從政界轉入農界,他將家產全部充公,偷偷搞了艘游艇,逃到齊國種地,還換個ID叫鴟夷子皮。
第二次裸捐: 范蠡在齊國墾荒耕作,發展農業。一不小心就先富起來了,家產積累高達幾千萬。齊王聽說有個大能人在此地,慌忙請他出來做國相,范蠡推辭不過,又暫時回到政界。干了三年,成績斐然,卻辭職走人。走之前,他把家產全部散發給親友族人。
第三次裸捐:第二次捐完家產之后,范蠡舉家遷到山東定陶,繼續換了個ID叫陶朱公,并遵循他經濟學導師計然的市場原則,在這個居天下之中的地方經商,擋都擋不住的又成了首富。有錢后的范蠡,再一次散盡家財助人為樂,真正的做到了富而行其德!
就這樣,財神爺范蠡的故事一輩兒傳一輩兒直至現在,這就是浙商供范蠡的由來。因為范蠡足智多謀,因此也被稱為“智慧財神”。
再來說說徽商供奉的財神——管仲。
管仲也是個歷史名人,關于他的故事數不勝數,我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管仲不僅是出色的政治家,也是非常精明的商人,不過他經營的不僅僅是商品,更重要的是國家。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有上百個諸侯國,國與國之間都存在經營問題。一個并不算富裕的齊國,在管仲的經營下,區區不過十幾年就成為“春秋五霸”,而且是第一個霸主,是很不容易的。管仲沒有動用一兵一卒,而是用它的經商智謀,使并不產銅的齊國擁有春秋最大的銅儲備國;使并不產絲織品的齊國人人都能穿上絲織品;使并沒有鹿的國家市場上天天都有鹿肉可買,齊國首府臨淄成為春秋時代最大的城市。與此同時,管仲為了了解天下的市場動態,在各諸侯國安置了大量的眼線,他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下行情。如此的商業意識和能力又有幾人能比。
也有一說,管仲是安徽人,而管仲的商業能力又特別強,所以讓他作為徽商的財神,安徽經營人士尤其是要拜管子,這種說法在古徽州是比較盛行的。
河南、河北、中原大地經常供奉的是另一位文財神——比干。
比干大家都知道,商紂王的叔父,為人忠心耿耿,剛直不阿,常直諫紂王并打擊妖妃妲己,而且他生有七竅玲瓏心,妲己為鏟除異己,就謊稱需要七竅玲瓏心治病,紂王昏庸無道就下令殺了比干取心。
傳說比干死后封神,因其生前正直無私,死后又無心,真正是胸懷坦蕩,待人待事不偏不倚,讓這樣的神掌管人們的財運自然會人人敬服,所以就這樣比干成了財神爺。
也有傳說,說比干被挖心后并沒有死,但是他對商紂王灰心意冷(不對已經沒心了),就散盡家財資助窮苦百姓,而且比干辭官后就開始自己的商人生涯,他之前在朝為官人脈又多,所以掙了很多錢。但是比干賺了錢不光自己花,還舍給別人花,誰找他要錢他都給。就這樣得了一個財神爺的名號。
上述這三位常見的文財神只要不是太特殊的行業,正常的行業都可以供奉,而且畫像和神像都比較好請, 還有包括“增福財神”李詭祖,“儒商之祖”端木賜(子宮),至于那些比較不太常見的這里我先不說,像商圣白圭,沈萬三,胡光鏞這些位財神爺相對而言拜的人少一些,想請神像供養都是麻煩事,因為很少有人做這個像。
談完文的,咱再談談武的,武財神以關公和趙公明為主。
供關公又以晉商最多,已經形成了晉商供關公這一種特殊的地域文化,其實關公走上財神之路跟他的老鄉春秋時期另一位歷史名人——猗頓也有很大的關系。
春秋時期晉南的巨富猗頓依靠畜牧業、鹽池、珠寶玉石行業多種經營,終于“富甲天下”,其家產“西抵桑泉,東跨鹽池,南條北嵋,皆其所有”。猗頓之富成為財富的代名詞。《韓非子·解老》云:“雖上有天子諸侯之勢尊,而下有猗頓、陶朱、卜祝之富。”猗頓富有的同時也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國家為人民謀福祉,“或者急公奉餉,上有利于國;或者憫孤憐貧,下有濟于民”。
猗頓的成功為后世的山西人重商情懷深深地扎下了根。清代大才子紀曉嵐說:“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歲輒從人學貿易,俟蓄積有資,始歸納婦。”可見山西人是把經商作為事業來看,經商有了積蓄,才肯娶妻生子。山西人通過經商來實現其興業成家、光宗耀祖的抱負,而這是這種觀念正是使得晉商在商業上不斷進取,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而春秋巨富猗頓與關羽又是同鄉,都是晉南,山西運城人。猗頓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作為同鄉的關二爺又以忠義無雙聞名天下,隨著民間、朝廷、儒釋道教、各行各業對關公品格的推崇,關公信義卓著的形象就這樣深入人心。
古時經商路途遙遠,晉商出門做生意時常會隨身攜帶關公像,一則關公乃武將,一身殺伐之氣,經商沿途各地山精地靈都會避著他老人家走,二則晉商以此激勵自己要學習關公過五關斬六將的精神和關公忠義誠信的品格。慢慢的晉商就把一諾千金、重約守信的關公形象轉變為一種商業道德,從而推廣向全世界。就這樣關老爺從武圣又走向了財神爺的道路。
再來說說另一位武財神趙公明,趙公明的民間故事就更多了。
其中相傳最多的一個版本就來自《封神演義》,殷商滅亡后,姜子牙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簡稱“玄壇真君”,又稱“玄壇元帥”。統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四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因趙公明部下為四名與負責財富的神,其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而成為財神。不少人會將趙公明與其四位部下,合稱五路財神,希望他們可以為信徒帶來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與中央五個方位的財運。?
還有一個版本來自《典籍實錄》,這里面說趙公明乃“日之精”,就是太陽。想當年太陽十兄弟感情太深,天天一起出門辦事在天上晃悠,結果惹的生靈涂炭。人類地方政府的大當家堯就不干了,就派手下后羿把太陽搞下來幾個,后羿連射九日,就留下一個太陽。而其他九個被射下來的太陽有八個落入青城之內變身成了鬼王,每天發病害人。單有一個太陽幻化成人,騎黑虎,執銀鞭,隱居蜀中,就是我們的財神爺趙公明。趙公明在蜀中修煉結識了天師張道陵,張道陵有一次煉丹,就讓趙公明幫他護法,護法不白護,丹成后分一份給趙公明。就這么著,趙公明吃了一份仙丹法力大增,變化無窮。張天師又讓他守護玄壇,所以世人稱之為“玄壇元帥”,再后來張天師得道飛升,上天后就向天庭保舉自己的小兄弟趙公明,天庭就這樣封趙公明為天將。
明初寧波知府王琎,把這兩個故事整合了一下,在自己寫的《瑯琊金石輯注》說道:財神者,姓趙名朗,字公明,瑯琊古來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墜海為仙,海上八仙是也。余一隕于天臺,其身為石,太陽石是也,其精為人,趙公明是也。既長成,至峨眉山修煉,得神仙之術。商周交兵,遂受聞太師之邀下山助商,失利為太公所殺。太公岐山封神,郎受封玄壇真君,日精再歸天臺,遂真陽附石,神體合一。轄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專司人間迎祥納福之責。此后石下有廟供真君之位,天臺山亦易名財山焉。
不過趙公明和關公同是武財神,司職又不太一樣。
趙公明手下有四位副將招財、進寶、利市、納珍,所以各行各業也都可以請趙公明和拜趙公明,他算是民間信仰的財神集大成者。
而請關公像就有很多講究了,關公武財神為正義及正氣化身,最善制煞鎮妖除鬼魅防小人,開頭我就說過,撈偏門的請關公就不太好,關老爺最見不得煙花柳巷和不仁不義這類事情。但是家中如果有久病之人,或者家人有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經過指點也適合請一尊圣像鎮守宅中。其含義有“治病除災,驅耶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
其實正當行業拜哪位財神都可以沒有太大的毛病,因為不涉及到一些特殊原因,所以財神也樂得享受香火供奉。
但是有些撈偏門的行業就不能亂拜了,接下來我單講幾個撈偏門適合供奉的財神,雖然撈偏門的人有時會被大眾人民所不接受,但是那也是三百六十行之內的行業。
首先來講做色情行業的,色情行業的該拜誰呢?——管仲!
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妓院就是管子他老人家開的,而且還是國企!《戰國策·東周》載有這樣的文字,“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就是這段記載,表明中國最早的官妓始于此時,第一家國家妓院也就在此誕生,“老板”是齊桓公,管仲擔任“總裁”。
《堅瓠集》續集中稱,“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資,以充國用。”從這里大家就能看出來,當時這個職業是多么的偉大而神圣!
另外色情行業可以拜白眉大仙,但是這個神像很不好找。
再來說說搞賭的,這個拜的財神就更偏門了,搞賭第一可以拜五路財神,因為利市仙官姚少司主管橫財,也叫左財,第二,拜偏財神韓信!
拜韓信為偏財神也是有個野史,傳說韓信在征兵打仗的時候為了給士兵們解悶放松心態,就發明了許多賭博用具,供士兵玩樂。后來有些賭徒就開始供奉他,稱其“偏財神”,韓信的財神之位是正經被這些賭徒拜出來的,也不知道一生殺伐的韓信大將軍在天上怎么看這個事兒。
而其他撈偏門的大多都可以拜五路財神,不過幫派拜關公我覺得現在也有問題,因為以前的幫派都重義輕利,幫派中人相互扶持,而現在的幫派重利輕義嚴重的跟關公的信念不符,所以還是改拜五路財神的為好。
卦師總覺得不能戴有色眼鏡去看各行各業,要客觀對待。打個比方,都說經商好,那商人也有奸商,奸商害人于無形,就像三鹿奶粉禍害了多少嬰兒和少年,再說做官,官就都是好官了么?相比較而言一個貪官對社會的危害要遠大于偷、盜、匪這三個職業。醫生、律師、和尚、工匠等等包括我們卦師這個行業,哪個行業沒有些敗類和渣滓?所以,問題并不出在行業本身,而是出在人身上。
生活中若能懷揣一顆善心,即便人們認為的卑微行業在我看來也是神圣的,若為利益驅使,毫無道德底線,即便再高貴的行業,也是社會的蛀蟲,人民的公敵。
最后卦師與觀看《卦師日記》的各位看官結個善緣,卦師將于2017年正月初五開新年祈福納吉法壇,主旨:新年祈福,接財神,破小人,歡迎各位看官報名參加(有費用),新年祈福納吉法壇詳細資料請看祈福納吉法壇報名通道。